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家能源局組織編制的十四個能源領域的專項規劃陸續推進。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介紹,可再生能源、天然氣等三個專項規劃即將發布,太陽能等五個專項規劃正在抓緊推進,有望於年底前發布實施。
12月10日,“2016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李仰哲在會上指出,“十三五”期間,清潔低碳能源將是增量的主體。目前上述十四個專項規劃中,電力、水電、風電、煤層氣、生物質等六個專項規劃已經發布實施。
李仰哲透露,能源“十三五”規劃是一部體現創新發展和轉型發展的規劃,轉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從規劃的主要目標和指標來看,“十三五”時期,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要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達10%甚至更高。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在58%以下,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增量合計約4.8億噸標準煤,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
其次,規劃的主要任務和措施方面,一方面提倡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推動能源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另一方面推進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包括擴大天然氣消費的規模等。
第一財經記者在論壇現場了解到,李仰哲重點強調了在確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天然氣的發展和應用。他指出,接下來要重點做好三方面的工作: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拓展天然氣的消費市場,保障天然氣的工業安全。
“目前天然氣終端銷售環節價格過高影響了消費市場的拓展,比如西氣東輸的天然氣,從新疆口岸輸送到各個省的門站要經歷上千公里,加價也就是在8毛左右。而從省門站到用戶往往只有幾十、幾百公里,有的地方加價一元以上,解決這個問題關鍵要調整價格機制。發達國家可再生能源比重明顯高於我國,但電力系統能夠穩定運行,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天然氣電站在調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李仰哲表示。
我國已成為世界能源的生產和消費大國,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均位列世界第一。經濟進入新常態後,能源供應相對寬松,需求較弱。基於此,李仰哲認為,“十三五”大局已定,“十四五”“十五五”乃至今後的能源結構和布局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我國的能源資源布局呈逆向分布,形成了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北煤南運的格局。李仰哲透露,考慮到目前陜北地區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問題,能源布局做了比較大的調整,主要是往東部和中部發展。
“蒙華鐵路即將在‘十三五’期間投產,所以與這條鐵路的建設相關,在中部地區布局了一系列煤電機組。新的建設和變化,會對現有的格局帶來影響。需要及時跟蹤新變化,評估新影響,研究新對策。” 李仰哲說。
據了解,蒙華鐵路是國內最大規模的運煤專線——蒙西到華中煤運鐵路,工程項目已獲國家發改委批準。蒙華鐵路北起內蒙古浩勒報吉站,終點到達江西省吉安,線路全長1837公里,規劃設計輸送能力為2億噸/年。
李仰哲總結道,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是能源改革必須堅持的目標和方向。推動能源轉型,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任務艱巨,責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