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銀行業的苦日子走到頭了嗎?中行報告對2017年銀行業的十大預測

銀行業的苦日子走到頭了嗎?中行報告對2017年銀行業的十大預測

12月8日,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發布《2017年經濟金融展望報告》稱, 2017年,我國經濟將進一步加快推進新舊動力切換、新舊模式接續。預計經濟形勢總體趨穩,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但仍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在此大背景下,我國上市銀行將依然面臨經營環境深刻變化的考驗。報告對2017年銀行業做出十大預測:

第一,銀行業資產規模繼續保持兩位數的穩健增長水平。

貨幣供應量、社會融資規模是銀行規模增長的基礎和重要決定因素。2017年,受外匯占款下降、非金融部門貸款需求回升乏力等因素影響,貨幣供應量將平穩增長,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也存在一些促進貨幣信貸增長的有利條件,比如消費穩定較快增長帶來相關貸款需求增加、基建投資融資需求較大等。預計2017年我國M2增長11.5%左右、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長12.8%左右。此外,報告預計2017年上市銀行的資產規模和負債規模增速將分別保持在11%、10.5%左右。

第二,不良貸款率上升勢頭持續放緩,但難言“見頂”。

2017年,我國經濟依然面臨一定的風險,但整體經濟保持平穩,預計GDP增長在6.7%左右,與2016年基本持平。因此,雖然部分行業風險依然持續暴露,但社會整體信用風險水平相對於2016年保持穩定。

另一方面,上市銀行在不良貸款管理和化解上積累了更豐富的經驗,再加上資產證券化、債轉股等市場化處置方式得到不斷應用,不良貸款率上升勢頭將持續放緩。報告預計2017年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將小幅上升到1.8%左右的水平。

第三,凈息差有望到達“L”型底部,息差業務仍面臨挑戰。

2016年,上市銀行息差繼續下降,主要是受三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降息環境下存量貸款重定價;二是實體經濟需求乏力導致新增貸款收益率下行;三是營改增正式實施。相較於2016年,2017年存量貸款重定價的影響已基本不存在,實體經濟需求保持平穩,市場利率中樞也總體穩定,對銀行凈息差的壓力有所降低。

但值得註意的是,營改增是自2016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2016年前4個月依然采用的是營業稅,因此,相較於上年同期,2017年上半年營改增的影響將依然顯著存在。

總體而言,2017年,上市銀行凈息差仍將有所下降,達到2.1%左右,但趨勢明顯放緩。

第四,非息收入貢獻度站穩30%臺階。

2016年,我國上市銀行的非息收入貢獻度取得顯著提升,一躍邁上了30%的臺階,一方面得益於自身業務的快速增長(增速達到20%左右),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息差收入的下降。2017年,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受實體經濟影響增長依然乏力,投資等市場性業務空間也相對有限,而保險等其他業務收入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速,成為拉動非息業務增長的重要引擎。考慮到息差收入增長仍面臨挑戰,報告預計2017年上市銀行的非息收入貢獻度將小幅上升到32%左右。

第五,成本收入比面臨長期拐點。

近幾年來,上市銀行成本收入比不斷下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在營收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壓縮成本、保持盈利穩定;二是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改善成本效率創造了更好的條件。2016年,成本收入比下降的趨勢明顯放緩。2017年,中行方面預計,上市銀行成本收入將輕微下降到28%左右,且更多地體現在增收壓力以及信息技術蓬勃發展背景下的各項費用節約上。

但從中長期看,成本收入比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升:利率市場化向縱深推進,市場上對職業化管理人才和專業化業務人才的爭奪日益激烈,激勵機制將更趨市場化;同時,監管要求趨嚴,將迫使銀行增加戰略性費用和合規方面的投入。

第六,凈利潤增速與2016年基本持平。

2017年,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長依然面臨兩大問題:一是營收能力面臨挑戰;二是信用成本持續增加。

在營收方面,凈息差仍將小幅下降,雖然規模穩健增長可以一定程度上實現“以量補價”,但息差收入增長依然乏力;非息收入雖然增長較快,但如果扣除掉保險等其他業務收入相應帶來的“其他業務成本”,凈收入可能僅一位數增長。

在信用成本方面,上市銀行不良貸款規模將持續上升,如果維持撥備覆蓋率150%的紅線水平,需要計提的撥備也在增加,不斷侵蝕銀行利潤。綜合考慮,報告預計2017年上市銀行整體凈利潤增速將與今年基本持平。

第七,資本充足狀況面臨壓力較大。

當前,我國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3%左右,低於歐美大型銀行15%左右的平均水平,抵禦風險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2017年,我國上市銀行資產規模仍將保持2位數增長,對資本的需求將明顯提升;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合規風險持續增加,相關風險資產有所增加;凈利潤卻為個位數增長,在分紅率基本穩定的條件下,內源補充作用比較有限。

第八,國際化發展進入戰略優化階段。

總體來看,現階段我國銀行業的國際化時機和條件已逐漸成熟,有望進入“崛起”階段:一是中國雙向開放戰略推進,對外經貿投資將更加活躍;二是中國國際地位上升,在國際規則的制定和修改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堅實的基礎和保障;三是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銀行國際化具有貨幣優勢。

2017年,全球經濟金融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整體經濟複蘇緩慢,英國脫歐、主要國家大選、全球化進程受阻等風險因素增多,銀行國際化發展面臨的複雜的環境。再加上本土業務經營壓力不減、境外反洗錢等合規風險顯著增加,中行方面預計2017年上市銀行國際化步伐將進入戰略優化階段。

第九,零售銀行業務發展有望邁入新階段。

當前,我國人均GDP已突破8000美元,處於國際公認的消費結構加速升級時期。2016年,我國金融機構的零售業務發展取得歷史性跨越,1-10月新增境內本外幣住戶貸款規模達到5.16萬億元,基本與新增企業貸款規模(5.67萬億元)持平。

2017年,我國消費仍將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增速可以達到10.5%左右,顯著快於投資和凈出口的增速。因此,我們預計2017年上市銀行零售業務將繼續快速發展,有望邁入新階段。但值得註意的是,零售銀行業務發展仍應關註住房抵押貸款業務以及信用卡業務的過快發展帶來的風險。

第十,“金融科技(Fin-Tech)”穩步向傳統銀行業務滲透。

當前,上市銀行普遍高度重視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以移動互聯為重點,培育客戶電子渠道使用習慣;二是優化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和微信銀行等電子渠道服務功能;三是聚焦特色場景,搭建開放式、統一的互聯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報告預計,2017年,我國上市銀行將在進一步深化互聯網金融布局的基礎上,探索收購、投資、戰略合作等多種形式布局大數據、雲技術、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新金融科技,打造全新的核心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6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