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獨家丨年末公募委外新業態:“炒”殼

臨近年末,基金公司2016年度在行業中的最終位次即將出爐。

在這樣的關鍵時點,由於新基金發行勢頭受到監管調控、往年的“沖量神器”貨幣基金大幅萎縮,出現了一張“新王牌”——存量殼資源。一些基金公司正通過獲批而未發的基金、已發的小金額委外定制基金、旗下迷你基金等多種存量殼資源,對接銀行等委外資金。

國內一家大型公募內部人士張明(化名)向《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稱,按照政策的意圖,對接委外的新基金數量將大幅下降,這使得存量殼資源成了稀缺品。“對於批而未發的基金,一般2億、3億的單子,我們已經不做了,起碼10億起。”

殼資源受追捧

在監管調控等因素作用下,12月的基金發行驟然降溫。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12月8日,本月以來僅有工銀瑞信豐益、招商招順純債等9只基金正在發行,若按照如此節奏整個12月份,基金發行數量不到40只,顯然遠低於之前一段的發行高峰。

從發行數據來看,工銀瑞信繼續發揚了銀行系基金的優勢,以工銀瑞信豐益單只基金募資175.01億元。截至三季度,工銀瑞信排名行業第二,規模領先較排名第三的華夏基金229億元。若加上這只“巨無霸”基金,工銀瑞信年末“保二”希望大增。

另外8只基金中,招商招順純債募資15億元,易方達瑞通規模4億元,而其他基金規模低至行業成立門檻2億元。如此規模在新基金供應預期大幅下降的當下,似乎另有玄機。“發2億先成立產品再說。” 張明稱,“與其發個‘巨無霸’基金成為業內關註點,還不如先低調成立產品,接著放開大額申購引機構大資金進場。”

在此之前,業內早有先例。因委外資金存在成本問題,一家機構一時間掏出巨額“真金白銀”並不容易,於是就有“先發2億產品後大資金進場”的做法。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稱,一只新基金從申報到獲批,通常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再加上前期的溝通,三個月以上的時間是必然的。由此,相關委外機構不可能提前三個多月等候相關產品獲批。“如果要等,那這個期間的時間成本如何計算?如果定制的基金無法獲批怎麽辦?”王群航如此指出。

《第一財經日報》查詢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發布的恢複申購的公告也發現了一些端倪。11月以來業內雖有95起基金恢複申購的事件發生,但實際上其中的一些名為打開申購實際則是限制申購。

11月24日-28日,廣發基金旗下三只鑫系列混合型基金——廣發鑫益、廣發鑫源、廣發鑫隆發布了基金恢複申購的公告,11月30日又有一只廣發安享混合基金發布了恢複(大額)申購的公告。但記者查詢公告內容後發現,這幾只基金只放開了1-3天的時間申購,隨後就暫停申購和轉換轉入業務。廣發鑫益成立於11月16日,規模2億元;廣發鑫源成立於11月2日,規模2億元;廣發鑫隆成立於11月7日,規模3.5億元。成立於11月22日的廣發安享混合基金規模稍大,為5.05億元,但也在放開申購一天後,就關閉了申購和轉換通道。

按照業內的標準,這幾只基金均符合委外定制基金的認定。王群航稱,委外定制基金有一大典型的特征:成立規模的頭大,尾巴小。“頭大”,指的是規模在億元位都是一個整數;“尾巴小”,指的是基金的規模數值在中間的三、四位通常是零,相當數量的一些新基金在幫兇資金幫忙之下,湊足合同生效所需戶數的情況時,成立規模里都有個幾千元的零頭。

《第一財經日報》以其中的一只鑫系列基金咨詢廣發基金內部人士。該人士回應稱,該基金是打新基金,放開申購的當日僅支持直銷櫃臺申購,之後就無法申購了。這或許也意味著,如此做法是為方便機構資金進場。

華夏基金旗下的四只新錦系列基金也發布了類似公告。本報記者從產品成立公告中發現其基本滿足委外定制基金的特點。華夏基金本次公告針對的標的更是機構持有的A份額。以其中的華夏新錦福混合A為例,公告內容稱,華夏基金決定自11月11日起恢複華夏新錦福混合A的申購業務,並自同日限制申購,即單個投資人單日累計申購金額不超過10萬元,如單個投資人單日累計申購金額超過10萬元,華夏基金有權部分或全部拒絕。然而,記者還發現在公告中顯示的辦理機構僅是華夏基金北京分公司。這極有可能也是為了方便委外資金的做法。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內部人士也向記者佐證了委外定制基金先成立後沖量的情況。他稱:“(對於)三季報基金公司的規模數據,天相投顧網是第一個統計出來的,但基金業協會公布我司數據要比天相多了將近100億。我猜是因為新基金不用發三季報,天相的樣本采集的是新基金首募數據,但協會公布的是最終數據。其實從募集到三季度末,有幾只定制基金被機構大資金大額申購了。”

政策調控效用

在多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業內人士看來,當下這種委外資金沖量基金存量殼資源的傾向較為明顯。一方面是由於監管調控使得委外新基金發行數量將大幅減少,另一方面是,年末一些重視規模指標的公司有沖規模的需求。

在基金推行註冊制,新產品發行提速,但除了牛市以外,其他時間鮮有產品井噴現象發生。而今年以來,由於委外資金的入場情況發生了明顯變化。在剛剛過去的9月份、10月份、11月份基金成立數量分別為118只、63只、181只,成為歷史上的基金發行高峰,而11月份的基金發行數量更是遠超歷史其他月份。在基金發行高潮的背後,有基金公司還囤積了一些獲批的殼資源。

“部分公司或許亂用、濫用了註冊制所給予的紅利。”王群航稱,原先一些基金公司認為他們有可能談下委外一些資金,就充分利用註冊制的便利,預先申報並獲批了一批產品。反正業內之前的“批而不發”狀況對於監管層方面而言是幾乎是沒有“違約”成本的。

這樣無序狀況也引起了監管的調控。據相關媒體報道,對於產品延期募集的情況,監管機構要求,基金管理人延期募集應該提供申請報告、法律意見書、托管行無異議函,以及產品延期募集經過公司相關部門詳細論證並履行內部程序的說明材料等。監管機構表示,為了做到科學規劃、理性申報產品,從2016年12月起,將每月向行業發布基金產品獲批後的募集設立情況及產品獲批後超期未募集情況”。

如今公募在發行委外定制基金中,必須要註明委外字樣。監管要求基金公司在申報產品額外要申報一些材料,比如獲批6個月未發產品數量以及占已批未發產品總量比例;近30天內申報產品的數量,等等。

值得註意的是,各家基金公司的迷你基金情況也要在申報新產品時做逐一介紹。在業內看來,迷你基金如果產品標的符合機構偏好,也有可能成為委外資金熱衷的殼資源。在今年前三季度,數只迷你資金體量暴增,背後的推手極有可能是委外資金。最具代表性的是西部利得穩健雙利基金去年年末規模僅673.6億元,但到了今年三季度規模上升108倍至7.34億元。金元順安豐利緊隨其後,同期規模增長了60多倍,從4300多萬變成了29.55億元。

上海一家大型基金市場部人士對本報稱,相比委外定制基金申報時流程繁瑣,存量的殼資源優勢明顯,資金公司隨時可以拿來對接機構資金。在其看來,如今債券市場調整,新股IPO賺錢效應凸顯之際,此前因新股暫停發行遭遇巨額贖回、凈值出現大幅波動的打新基金極有可能重新受到機構資金的青睞。

沖規模優勢超貨幣基金

如今在年末時點,存量殼資源或許還將代替貨幣基金成為年末沖規模的利器。

近日,本報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處了解到,在資金面趨緊的情況下,行業內貨幣基金贖回情況較為嚴重。相比9月末,國內一家貨幣基金規模在千億以上的大型基金公司,短短幾個月贖回了百億以上的貨幣基金,贖回比例接近15%。而另一家來自上海的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稱,機構占比較大的贖回到賬T+1的貨幣基金贖回比率高達25%,散戶占比較高的T+0貨幣基金贖回較少。

華南一家大型公募內部人士對本報稱,眼下已與往年不同,年末各家基金公司沖刺規模,今年的主題不是貨幣基金沖量,而是保貨幣基金的存量規模。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放開了貨幣基金的(大額)申購交易。而記者從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了解到,放開的目的是贖回比例較高,年末需要機構沖規模。在12月的首個交易日國債回購利率收盤價曾高於貨幣收益率4%的水平。當時有業內人士表示,貨幣基金沖量的成本飆升,高達“放兩周成本萬4萬5的地步”。

該北京基金公司人士則對本報稱:“當時是資金面最緊張的時候,現在降下來點,也高於往年。我司相對穩健,那些萬4、5的成本也敢接的公司,做法確實有點激進。”

作為替代,當貨幣基金沖量優勢不在,存量殼資源被業內寄予厚望,而接下來的基金公司排名戰或許也將成為存量殼資源沖量進行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6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