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第一財經CEO周健工對話高瓴資本CEO張磊:新經濟大幕剛剛拉開

作為有著全球視野且管理著亞洲最大資產管理規模的基金之一,一向低調的高瓴資本卻有著非常亮麗的投資業績。恪守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原則,支持企業以同理心和企業家精神參加到長期價值創造的過程中去,是高瓴資本在投資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獨特投資邏輯。

結構性長期價值投資有何內涵?又如何根據長期價值核心要素,尋找與之相契合的企業家精神?中國經濟的下一步增長空間又在哪里?在上海2016第一財經年度峰會上,鮮少在媒體露面的高瓴資本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受邀出席,並在頂尖對話環節,對第一財經首席執行官周健工提出的問題一一作出解答。

第一財經CEO周健工對話高瓴資本CEO張磊

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

周健工:首先還是想讓大家更多地了解一下高瓴資本,怎麽理解高瓴資本是一家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公司?

張磊:首先如何理解長期,我覺得在中國這個社會,有各種各樣的急功近利、浮躁的氛圍,我們非常願意用超長期對公司采取最大化投資的方式。時間是你的朋友,還是你的敵人?大家都在跟時間賽跑,因為明年不上市了,這個公司就不行了,趕不上新三板就不行了,這樣時間不是你的朋友,我希望大家知道時間是你的朋友,是長期的投資。

為什麽講價值投資?價值投資是廣義上的價值投資,既包括我們在一級市場的風險投資,也包括二級市場的投資。反過來不做價值投資成功的很多,我們衡量標準並不是以價值投資是唯一的賺錢方式,我談的價值投資是我的信念,我認為能夠給我一個心靈的安靜,讓我能夠非常舒服做投資的方式,我認為價值投資是我投資、工作、生活的方式。

在中國很多人不是靠價值投資,是靠投機性投資,或者是靠博弈性投資也能賺到錢,武林的功夫林林總總,我們也不能說價值投資就一定是少林武當名門正宗,至少我覺得價值投資是大道,是越走越寬的道路,是時間是你朋友的道路,是心靈獲得寧靜的道路,我堅持價值投資。

我們分為兩個階段,一個叫發現價值,一個叫創造價值,我覺得發現價值是從經濟規律中找到好的商業方式,創造價值則是幫助公司一起成長,提供戰略咨詢、意見,乃至爭論,具體到公司的收購兼並、國際化,甚至運用大數據、技術團隊幫助公司一起成長,創造價值的方式都很重要,看不同的階段發展在哪里。

周健工:你剛才談到的長期結構性的價值公司,很重要的一點,你所投資的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和企業家、董事長需要有長期持續做公司的理念,你去投他,你們之間有高度的契合,長期價值很核心的要素就是你在尋找什麽樣的企業家,你認為和長期價值相對應的企業家精神是什麽?

張磊:首先我們做一個定義,企業家精神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原動力,有好的政策、資本、土壤、環境等各個方面的支持,當然這是很好的,但最終經濟的發展需要靠企業家精神來推動,這個企業家精神不只互聯網企業家,身邊很多傳統企業里面的企業家也在不斷創新。

與高瓴資本契合的企業家精神,第一“長期”,這個人是不是能夠理解長期理念,他做這個事情是為了短期目標,還是打造自己的事業和夢想,這個長期有多長?好的企業家精神能說我的長期能延續自己的生命,超越自己的生命,能打造一個偉大的企業、組織,能超越自己。

第二,真正地能夠實踐價值投資,價值投資我講了不只是我們投資人資本家,每個企業家都是價值投資的實踐者,因為他們每天都在想著創造價值,真正好的企業家精神,是非博弈性的企業家精神,是一個價值創造的企業家,每天要打造護城河,要深挖墻,廣積糧、緩稱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不用到處講你有多好。

第三,要有偉大的格局觀,真正有格局觀的企業家,對企業、員工、競爭對手,包括各個方面有很強的同理心,能夠理解別人,這樣的企業家是我們找尋的對象。這些企業家很有意思,高瓴資本為什麽堅持投資少而精,制造業我們投了美的、格力,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投了這樣的企業,花大量的時間跟它一起投資成長。

我們是全生命周期的投資,讓我們有機會參與到長期的發展,這樣的企業家就有機會能夠走得很遠,而不是階段性的投資。早期我們投資了去哪兒,後來上市,我們又做IPO投資,需要戰略性虧損的時候,我們在二級市場對它進行了可轉債投資,到最近和攜程戰略並購以後,我們又對攜程做了高達10億美元的投資。全產業投資在全生命周期里創造價值,這個路可以走得很長遠,而不是不斷尋找下一個投資機會。

周健工:長期價值投資在中國也是被爭論的問題,很多人說長期投資不適應中國,中國市場競爭環境跟美國不一樣,尤其我們現在進入了新經濟階段,你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張磊:價值投資不只是簡單地尋找一家有很高護城河的公司,這是一個靜態的觀念看價值投資,價值投資是一個動態的不斷創造價值過程的投資,我覺得這個是非常大的轉變。

從靜態看價值投資,傾向於投資有一定的品牌力,有很強護城河的公司。短短20年時間,中國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革命、互聯網經濟和城鎮化三大革命糅合在了一起,而且是在13億人口的基礎上大規模全面呈現,這是全球未有的現象,中國給全世界創造了一個新經濟增長方式新理念。

回到本質上還是價值的創造。永恒不變的只有變化本身,怎麽去擁抱這些變化,把變化和價值創造結合起來,我們也看到有很多人進行博弈性投資,或者是在不斷投資過程中尋找套利性投資,博弈性和套利性投資是可以賺錢的,但長期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來自於創造價值的長期結構性的企業家精神,我們願意做堅定的支持者。

新經濟與經濟增長

周健工:新經濟本身不是一個很新的概念,在90年代美國IT互聯網興起的時候都在談新經濟,中國現在也在談新經濟,我發現大家談新經濟喜歡談我們產生了多少市值很高的公司,且基本上都被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占據。但事實上,美國和中國的實體經濟這兩年表現並不是很好,兩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兩年都在呈下降趨勢,很多人疑問新經濟對實體經濟、對整個社會究竟是不是帶來真正的幫助,您怎麽看?

張磊:大家對新經濟的理解可以更廣闊一點,我認為新經濟代表了新的經濟發展驅動力,新生產力、新生產效率、新經濟組織方式、新生產生活業態,這些都是新經濟。新經濟不只是互聯網,也不只是簡單的互聯網+,我相信比如說生命科學,在大量的智能計算、深度學習出來之前,我們對生命科學、基因測序的理解都是很簡單,這些新經濟都在突破。

中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是工業1.0、2.0、3.0、4.0都存在,我們怎麽能夠有序地結合起來發展?我覺得新經濟與其說只是簡單的互聯網新經濟,不如說是一個新的理念,新的理念才能轉化成經濟的發展動力,是新的組織業態、組織方式,這些東西我們看到很多的積極性。

例如我們幫助所投資的制造業企業家實現經濟管理,利用大數據重整產業鏈,找到最好的效率,把供應鏈組合起來,使生產、制造跟消費者連接的距離更短,這些全是新經濟,當然我們說互聯網是主要的新經濟之一。

整個以BAT為代表的消費互聯網可以說達到頂峰,實際上真正的新經濟大幕才剛剛拉開,是用這些組織業態、互聯網精神來重整各個產業鏈,有可能最後給整個社會帶來的本質影響就是供給側改革,通過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去驅動新的經濟增長動力的出現,我覺得這些是新的經濟。

我們投資了一家企業,主要是醫院的信息化管理,用人工智能對X光進行更精準的早期診斷;我們和中科院搞人工智能,讓科學家和企業家配合起來,讓科學家把他們的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中國給了我們廣大的突破空間,讓我們有機會在各個產業鏈發展的各個階段都能去創新,所以我覺得新經濟剛剛開始,所以遊戲剛剛開始,高手剛剛入場,好玩兒的還在後面。

周健工:今年大家都說從全球來看有很多黑天鵝,黑天鵝事件的發生,增加了整個經濟和市場上的不確定性,從中國來說,其實經濟一直處於L型的底部,大家期待有一個拐點,增長能夠穩定下來,聽到您這麽樂觀,感到很高興,您最近在中國三、四線城市有些調研,也想看一下中國經濟下一步的空間在哪里?

張磊:確實是,最近一段時間大家看到在美國、歐洲出現的民粹主義影響力越來越大,也能看到在這個過程中反精英、反全球化成為一個很大的思潮,這個確實讓大家產生了很多的疑問,到底這種情況怎麽處理?從歷史的長河來看,所謂的鐘擺擺動的空間有時候擺向左邊多一點,有時候右邊多一點,很少放在正中間。

第一點還是要對自己的人文精神和人類的發展充滿信心,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夠一起找到很多好的解決方案,這是我們看待歷史長河中的一個鐘擺的擺向而已,不代表我們找不到新的發展方式。全要素生產力的下降,老齡化到來,全球總負債又很高,實際上是轉移的成本越來越高,我們留給下一代的負債越來越高,大家很悲觀,我想說大家不用很悲觀,歷史長河中要永遠相信,如果給你一塊硬幣賭的話,永遠賭人類的智慧和企業家精神。

我最近花了很多時間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也有一些思考。我覺得全世界的人大幅度地低估中國產業發展縱深和內需消費市場,為什麽大家沒有感覺到?很多企業家都悲觀,為什麽增長上不去?這個很有意思,很多時候是供給創造需求。

跟大家舉個例子,在福特汽車出來之前,大家問最好的交通工具是什麽?大家說是更快、動態的馬,只有福特說不對,我要做大眾消費的汽車。真正的企業家精神能夠在消費升級中看到未被滿足的消費者,能為三、四線提供更便宜、更好的服務,我們強調內需中的服務能夠帶領和引導下一代的消費。我相信這里面如果再結合大數據,有很多新的機遇就在這里等著大家。只不過不要固守於自己的成功,不要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

最大的危險在於我們一天天把自己活在泡沫和象牙塔里,你越成功,你周圍貧窮的朋友越少,一方面你要做公益,一方面你要保持聯系,真正地觀察尋找這些機會,才可以帶動企業的發展。

企業家精神除了長期的價值創造,還有一點好的企業家精神是善於研究打造有戰鬥力和人文精神的組織,這個組織的格局觀要大,要能把人才的生態都通過更好的組織組織起來,把大家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調動起來,同時有一個共同的理想,我覺得這個很考驗企業家能不能和90後打成一片,能不能和新時代打成一片,企業家精神再加一點21世紀新型組織的打造方式,就是超過雇傭關系的新型打造方式,能不能做到這一點,本質還是格局觀,你是不是在心里相信這個東西。

中國三、四線的空間太大了,關鍵是你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格局觀,你是不是用這個心態去想問題,你是不是價值的創造者,你是不是能夠打造一個偉大的組織,把所有人、資源都調動起來,這就是為什麽我對中國充滿信心,因為這樣的人很多都在我們身邊。

企業家精神與價值創造

周健工:張總對中國經濟如此樂觀,這種樂觀是建立在對長期的中國投資和三、四線考察的基礎上。剛才你談到人文精神,企業家看到不確定性的時候,抱有人文精神對人類智慧的信念,您的個人經歷也非常有意思,您從河南相對在中國來說比較貧困的地方,通過讀書教育改變了命運,現在您又在耶魯這樣的頂級名校,成為耶魯大學315年歷史上首位來自中國的校董,據我所知可能是唯一一個從中國內地出去獲得如此職位的人。您剛才也談到了,我們不要在金字塔頂上享受這個位置,要看到變化和機會,我想問一下您怎麽把投資和公益事業結合起來,帶來更多的地改變?

張磊:我覺得這個問得非常好,成功也好,或者是短期取得了成績也好,很容易讓大家產生成功慣性,很容易在自我實現的怪圈里,在這里面就永遠不要忘記一個詞“同理心”,我們對底層、草根、貧困人民要有很強的同理心,願意能夠幫助他人做事情,像我們在各個中學設獎學金等等,這些都在實踐的東西,實際上我希望大家有同理心,做公益,成為更好的企業家和價值的實踐者。

有很多人比我們聰明、努力、勤奮,只是可能他們生活的過程中沒有我們的運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想怎麽有更好的方式,讓他們和我們一樣,能夠有機去改變他們的命運。

我是典型的教育改變命運,河南人口最大,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後,但是它正好是中國的一個縮影,在這個縮影中我們是通過很好的教育,能夠有機會一步步考到人民大學得到實踐,在國內工作,又去美國耶魯大學讀書,在那里得到實踐。

雖然投資過程中我們會使用很多西方的工具,但我們講我們的投資理念,不管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還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本質都是來自於中國的哲學思想,中國的哲學思想長遠和豐富,能夠幫我們保持心靈的寧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如果慢慢脫離自己的民族的哲學,脫離基層的民眾,我們就慢慢會失去自己呼吸的空間和土壤,自己也會慢慢變化,越來越脫節,獲取的成功就會成為你的負擔。

所以我鼓勵大家一方面做公益,有很強的同理心幫助大家。另一方面做投資、做企業家基層實踐,這兩個方面一起做起來,不但使你能夠幫助這個社會,而且能夠不斷地自我完善、豐富,能夠把自己對自己的認知,對思想和行動的合一推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我覺得這樣的人生是比較豐富和更有意思的人生,這也是我非常有興趣跑三、四線的原因,當然也給投資者增加了很多機會,我自己很幸福,能夠看到不同的人通過教育和機會改變他們的命運,就像我一樣。我覺得這樣能夠跟大家一起帶著同理心去參加社會實踐,用企業家精神參加到價值創造的過程中去。

周健工:我自己有三個強烈的感受。第一,您的談話帶有一點點反思的味道,最近經濟和政治為什麽出現這麽多的變化,一定是整個系統和底層結構發生了變化。第二,我們對新經濟的認識,不僅僅是互聯網,它牽扯到更多更廣泛的實體經濟領域,技術對整個經濟的推動作用,在某種意義上剛剛開始。第三,當我們在大方向上搖擺的時候,還是要回歸到人文的精神,來看待這個世界發生大的變化,這樣也可以落到您長期的結構性價值投資這個理念上。最後我們希望在這樣一個冬天,2017年即將到來的時候,張總的觀察和分享給我們帶來未來的信念和樂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1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