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正式入主白宮只剩不到60天了,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考慮重要職位的人事任命之余,還提前公布了他設想中的“百日新政”。
當地時間21日,特朗普通過一段視音頻公布了他執政前100天的工作計劃,其中,自然少不了備受關註的移民、自由貿易、國防政策等內容。
特朗普表示:“無論是生產鋼鐵、建造汽車還是治療疾病,我希望美國在下一個10年中能夠有生產和創新,並為美國工人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
特朗普談了什麽?
在“百日新政”中,特朗普著重勾勒了五大政策。
首先,承諾在上任第一天就要退出正在商議中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 ,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公平的雙邊貿易協定”。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多次表示,要退出TPP,而這卻是現任總統奧巴馬極為珍視的政治遺產。
其次,特朗普要取消奧巴馬擔任總統時期,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種種安排。具體而言,特朗普主張取消對頁巖氣以及清潔煤炭在開采、使用方面的限制。他曾在競選期間就給選民留下了願做油氣行業“救世主”的形象。在美國頁巖油重鎮北達科他州的一場演講中,特朗普就宣稱,要進一步放開對石油生產的監管、提升油氣產量,並將廢除奧巴馬政府采取的限制水力壓裂技術運用的措施。特朗普的能源政策顧問、大陸資源公司首席執行官哈羅德·哈姆(Harold Hamm)說,如果特朗普當選總統,將確保美國生產更多原油和天然氣。目前,哈姆也是特朗普內閣中能源部長的熱門人選。
第三,特朗普要求他的安全團隊研究政策,確保美國國內的基建安全,防止基建受到極端分子等勢力的襲擊。一直以來,陳舊的基建設施嚴重拖累了美國經濟。為此,特朗普非常支持對基建的投資,甚至提出了“萬億美元基建計劃”,以完善美國的橋梁、鐵路、機場、水電系統等。特朗普的經濟顧問、美國下任財長候選人之一姆努欽(Steven Mnuchin)16日表示,特朗普的團隊正在考慮設立一家“基礎設施銀行”,對美國的基建項目進行投資。
第四,要求勞工部調查濫發簽證的問題。特朗普認為,這些濫發的簽證,搶走了本屬於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因此要把這些就業機會“還給”美國工人。在之前的共和黨黨內辯論中,特朗普就曾炮轟美國目前發放給外國勞工的H-1B簽證(吸引外國高技術人才到美國工作的簽證類別),認為這是對美國工人“非常不公平”的計劃,一旦當選,不排除取消該簽證類別。他的首席戰略顧問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也曾暗示,美國的科技公司雇傭了太多的外國員工,“這不是長久之計”。
第五,清除說客。特朗普在大選時承諾將“清除華盛頓淤泥”(drain the swamp),此舉意味著美國政府將面臨大規模的人事調動和重組,尤其是那些依靠嘴皮子吃飯的說客將不再受到歡迎。特朗普對說客的厭惡由來已久。在接受CBS“60分鐘”節目專訪時,他就表示,“在華盛頓,每個人都是說客”。而且,在特朗普看來,華盛頓目前的制度有問題,他將整頓政府體系,包括限制外資進入、增加任期限制等。當然,很多人並不希望看到這一現象。
特朗普沒談什麽?
值得註意的是,在上述要點中,特朗普在競選時口口聲聲提到的驅逐非法移民政策以及對奧巴馬醫改的廢除,卻沒見蹤影。“要在美墨邊境建立高墻”、“要限制穆斯林國家的移民”、“要推翻奧巴馬醫改”等,這些都是特朗普在競選時引發軒然大波的激進言論,也常被媒體拿來說事。
特朗普之所以在“百日新政”中閉口不談這些爭議頗多的政策,主要在於,並不是所有計劃都能通過總統行政命令的方式一以貫之。比如,上述五點計劃,均可通過特朗普正式就任總統後頒布的行政命令執行,無需通過國會的批準。但是,在涉及醫改、驅逐非法移民等計劃,或多或少都需要國會的批準。而一旦進入國會批準的程序,無疑耗時耗力。雖然目前國會的參眾兩院都掌握在共和黨人手中,但不是所有共和黨人都認同特朗普的這些計劃,更別提居於少數派地位的民主黨人了。
有美媒替從政經驗為零的特朗普操心,為他羅列了就任總統後,鐵定需要國會審批的議題。比如,推翻奧巴馬醫改、在美墨邊境築墻、終結共同核心教學標準、減稅等。而“遣返有犯罪記錄的非法移民”、“重新商討或退出北美自貿協定”、“對美企的海外利潤征稅”等議題,可能需要國會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