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名基金運營人的“日常”和“非常”

一只基金得以成功運轉,基金運營工作貫穿始終。“運營是疑難問題的解決中心,投資、交易、產品設計、市場營銷都離不開運營。比如投資新品種,投資前是否有投資限制?估值系統如何做支持?投資後收益如何計算?交易後的交收結算是否及時準確?創新產品設計和份額登記、估值、清算從根本上來說是緊密相連的一個整體。”銀華基金運營總監龔颯表示。

基金運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即便是基金從業人員,對基金運營的工作狀態或知之甚少。為更好展現基金運營人員的工作狀態,《第一財經日報》試圖通過揭示運營人的“日常”和“非常”,對這個崗位進行初步的窺探。

基金運營人的“日常”

每天早上8點,運營人的齒輪準時啟動,每個基金銷售數據的下發清算,每一筆投資者的申購贖回資金結算劃付、每一筆基金交易資金結算劃付,貫穿了運營人的整個白晝,數據要準,金額要對,時間要快,一分不差,一絲不茍。

每天下午16點,運營人的下半場開始,從估值數據讀取轉換為會計憑證再到估值表產生,一切都猶如行雲流水,管理人與托管人的電話走起,一串串數據讀下來,一張張估值表對下來,猛一擡頭已是明月高掛,接下來還要給基金經理提供第二天的可用頭寸數據,報送監管數據。

每天晚上8點,運營人的收場工作來了,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基金銷售數據,確認投資者的每一筆交易,跑清算、控大額、報監管數據,終於可以下班了,基本上已過淩晨。

以上便是一個運營人每個工作日的寫照,7*24小時都可以成為運營的工作時間。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運營人員也會時刻與公司前臺保持溝通,力求滿足投資者的需求,產品的創新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運營的創新。“由於從投資方向能夠突破的空間比較小,大部分創新都是基於產品運營環節的創新而實現產品的創新,如早期的分級基金、近期的場內貨幣ETF以及滬港通業務開通以來的相關基金產品創新。從上可見,基金管理人運營部門通過運營流程的創新,推動運營系統的升級改造,為公募基金近幾年創新以及快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銀華基金運營總監龔颯進一步表示。

基金運營人的“非常”

2015年註定是中國股市難忘的一年,股市出現異常波動。隨著個股流動性的短缺,一系列關乎投資者切身利益的問題出現在基金運營等部門的面前:此時的停牌股票停牌前的價格還能否反映當前的真實市場價值?應當用什麽樣的價格準確衡量停牌股票的市場價值?基金資產凈值又應當如何調整?

對此,嘉實基金的做法是,根據市場情況靈活應對,估值團隊經常連夜召開估值委員會緊急會議,評估每一只股票的合理價格、每一只基金的真實價值,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果斷決策。

遠在廣州的廣發基金也不例外。2015年7月7日晚7點,在股市行情下行、大量股票停牌的情況下,廣發基金基金會計部專戶組正在與基金經理、風控部門緊急討論是否對專戶產品的停牌股票也進行估值調整。

“以往只有公募基金涉及停牌股票估值調整,對於非公募產品的停牌股票估值調整在業內少有先例。當時將有7個專戶會開放,如果產品持有的停牌股票仍然采用停牌價格估值,當期贖回的投資者將獲得額外收益,而剩余持有者利益將蒙受損失。”廣發基金運營總監竇剛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為了保護持有人的利益,廣發基金會計部專戶組的做法是,先計算出停牌股票按現有停牌價估值會帶來的不利影響,並主動反饋給基金經理和風控部門,討論對專戶產品進行估值調整的必要性。

竇剛進一步告訴記者,由於涉及很多產品及托管行,且產品持有眾多的停牌股票,專戶組與基金經理一起驗算這些產品停牌股票估值調整對凈值的影響,測算調整前後的差異,並評估該調整對當期贖回的投資者和剩余投資者的公平性。

“根據估算結果,各部門討論決定對專戶停牌股票進行估值調整,確定了調整的範圍和價格,對每一分價格的調整都反複驗算和核對;之後,專戶組同事整理出估值調整公告,發送給各托管行,並電話溝通確認,與托管行核對計算價格。由於部分托管行對專戶產品並沒有價格調整的經驗,主辦會計們向托管行逐一電話溝通和解釋,以確保持有人利益為先,對所有的調整價格與托管行進行了再次確認和複核。”竇剛回憶道。

“中後臺簡單說來就是算算算,算凈值、算份額、算清算款、出估值表、出報表、出定期報告,在紛繁複雜的估值辦法指引下,在海量的數據中去追求證券的公允價。錙銖必較是後臺人工作的常態,花幾個小時去解決1分錢的事情早已見怪不怪。”博時基金一位運作部人員也表示。

廣發基金有詞如是描述基金運營人員的狀態:

《清平樂•基金中後臺》

晚霞夜幕,待取成交數。

份額申贖忙錄入,IT運維同步。

估值報表百張,劃款指令千行。

不見萬家燈火,惟願風雨諧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