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一直被忽視的競爭力 健康力

http://www.xcf.cn/newfortune/fmgs/201207/t20120718_330110.htm

  財富數額繼續上行,國民健康水平卻停滯不前,中國似乎落入了「中等健康」的陷阱。「拿命換錢」的中國特色思維甚至暗示了某種可能性——GDP的高增長奇蹟,是以國民健康一定程度的犧牲和折損作為對價。期望壽命延長的同時,慢性病及心理亞健康成為社會整體的困擾,企業家及員工的健康意識缺乏將導致巨大的隱形成本。健康力,作為一種長期被忽視的競爭力,無論對於個人、企業還是國家,其作用都在日益彰顯。要構築健康國度,需要市場「無形之手」、政府「有形之手」以及理性個體的共同努力,以回歸國民健康與經濟增長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對於任何人而言,健康是1,財富、智慧、朋友是跟在後面的0,有了健康,才可能收穫成百上千,否則,後面有多少個0都毫無意義。但時下中國人流行的生活方式卻將健康和事業放在了對立面—「年輕時拿命換錢,年老後拿錢換命」。金錢至上,人心浮躁,高居不下的房價和社會保障的缺失,再結合中國人勤勞拚命的傳統,這句外國人眼中的玩笑話,恐怕勾勒的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真實的濃縮版人生。

  

  經濟奇蹟的國民健康對價

  

  從宏觀視角來看,普羅大眾「前半生拿命換錢」,或許意味著國民健康與經濟發展之間本應有的正向互動關係走向了拐點。

  

  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經濟成就為全世界所矚目,讚譽之詞不絕於耳,而如果用另一個關係國民幸福指數的重大指標來衡量,中國的相對表現則遜色了許多。

  

  來自世界銀行彙編的數據顯示,1990-2008年,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增加了5.1歲,達到73.1歲;而其他發展中國家,不管是巴西、埃及、埃塞俄比亞、印度、印尼,還是伊朗,在此期間的平均壽命都增加了更多,儘管它們的經濟增速相比中國要慢得多。即使是同發達國家相比—如澳大利亞和以色列,它們原本就有較高的平均壽命—自2000年以來,其增速也都超過了中國。2010年,聯合國開發署公佈的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位列世界第89位。中國人的期望壽命為66年,比G20集團的主要發達成員國少10年。

  

  一方面是死亡率的下降和預期壽命的提高,仍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在中國以30餘年時間追逐發達國家100餘年工業化進程中,慢性病的發病率一路井噴,呈現兇猛之勢,成為中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此外,心理亞健康更是早早形成了「云時代」,籠罩城市上空—中國的國民健康走勢堪憂。

  

  經濟增長讓幾乎任何社會問題都更易於解決,但健康問題則不一定。中國也曾經歷了受益於經濟增長、生活條件改善、國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從而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階段,但上述數據則顯示,經濟增速仍然大踏步向前之時,國民健康的改善步子落後了。「拿命換錢」的中國特色思維甚至暗示了某種可能性—GDP的高增長奇蹟,是以國民健康一定程度的犧牲和折損作為對價。

  

  國民的健康水平直接影響一國人力資本的質量,亞健康人群的持續增長,無疑為中國長期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前景埋下了陰影。

  

  已有大量的學術及實證研究證明了國民健康之於長期經濟增長的積極意義,如在Bhargave等人的研究中,基於多個國家間的固定樣本數據(Panel Data),他們發現,低收入國家的成年人生存率(即年齡達到15歲的人能夠存活到60歲的概率)對其所在國家的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影響:成人生存率上升1%,相應的GDP 增長率將提升大約0.05%;而投資佔GDP的比例上升1%,相應的GDP 增長率僅上升0.014%。東北財經大學人口研究所的蔣萍等人則發現,作為人力資本的另一重要因子,教育水平的提高不能代替健康水平提高單獨對經濟增長起作用,教育與健康作為人力資本的兩個方面是緊密結合的,共同作用於長期經濟增長。由此看,一個健康的中國,關係到中國經濟的長期健康成長。

  

   健康:集體無意識

  

  要構建健康中國,在經濟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企業家不可或缺。然而,在中國,被慢性病和心理亞健康折磨最深的,非企業家這一群體莫屬了。大國崛起、經濟活躍的路徑浸透了他們的汗水,據媒體統計,一個典型的中國企業家,每天工作長達11個小時,睡眠僅6.5個小時,一週只休息1天,每週有21個小時花費在會議桌和談判桌上,17個小時奔波於各種交際應酬,還有17小時花費在商務旅行上。

  

  身處經濟發展最急遽的國度,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業績考核的短線行為,加上應酬、忙碌造成的不良生活飲食習慣,使得企業家的身心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儘管他們成功掌控了財富,卻難以掌控自己的身體和人生。能如萬科董事長王石一般,在健康與事業之間的平衡線上遊刃有餘者並不多見,更多的時候,他們一心撲在工作上,健康則放在無足輕重的位置,等到身體亮起紅燈時已悔之晚矣。

  

  有一組慘痛的名單在網上流傳著,很多老總們正值壯年就早早撒手人寰,留下未竟的事業和家中老少:2004年11月7日,均瑤集團創始人王均瑤因勞累過度,患腸癌英年早逝,年僅38歲;2005年12月1日,身家數十億元的山東德州晶華集團董事長苗建中猝死家中,時年53歲;2006年1月21日,上海中發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南民,因患急性腦血栓在上海浦東仁濟醫院去世,年僅37歲;2007年12月27日,百度前CFO王湛生在三亞游泳時卒去,年僅40歲;2011年7月2日,鳳凰網前總編輯、百視通前COO吳征突發心梗,不幸逝世,年僅39歲。這份充滿了悲劇色彩的名單還在不停的擴張中。

  

  疾病的損耗之外,心理上的不健康也易捲走企業家疲倦的生命。心累了,或是走投無路之下,把自己交給永恆的死亡,生前種種一併帶入黑暗與沉寂之中。2011年5月22日,剛剛上市僅兩天的萬昌科技前董事長高慶昌從23層高樓一躍而下;而此前一個月,身家數十億的包頭惠龍集團董事長金利斌在奧迪車內自焚身亡;2008年4月29日,資本圈內赫赫有名的湧金系掌門人魏東同樣墜樓身亡;2003年9月7日,擁有10億元身家的前「河南首富」、河南黃河集團董事長喬金嶺,在其位於河南長葛市的別墅內自縊。

  

  在商戰中縱橫捭闔的他們本不應該如此脆弱。公開資料顯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已有1200多名企業家因自殺或非正常原因身亡。作為推動經濟發展和市場創新的核心主體,企業家群體的高風險也暴露出無情的現實:健康狀況欠佳正成為侵蝕中國企業家領導力的最大隱患。

  

  一項針對中國企業家的調查也顯示,生活無規律、工作負荷大和缺乏運動是其健康問題的三大誘因。而對自身健康狀況的不關心,則是思想源頭上的罪魁禍首。在一項調查中,有97%的企業家身體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但是仍有高達75%的人認為很快樂。這其中邏輯讓人倍覺弔詭。

  

  企業老總不關心自己的身心健康,員工的健康狀況被漠視也在情理之中了。在頻頻見諸報端的「過勞死」案例中,許多外表光鮮卻需要200%付出的行業,屢屢中招。如在被戲謔為「拿女人當男人,拿男人當牲口使」的金融、會計師等收入頗豐的行業,加班加點連軸轉的工作時長,和一杯泡麵慰人生的飲食結構,構成員工在任務密集期的人生常態。青春加速折舊,甚者更如花般凋落枝頭,過往已有不少慘痛的案例衝擊著我們的視野。普華永道25歲女碩士猝死的消息曾引起微博熱議,而富士康的13跳,更是國人至今提及仍感哀慟的黑色記憶。

  

   打造健康團隊:消除企業隱形負資產

  

  好的企業,既需要企業家的雄才偉略做指引,也需要企業員工的整體配合和有效執行。而在當下的中國,無論是對企業家,還是對員工的健康狀況,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人們也往往忽略了其中的巨大隱形成本。

  

  身體不健康的企業家,無疑是企業的一顆隱形炸彈。企業家的突然離世通常都會擾亂企業正常的發展節奏和擴張步伐,權力真空期後續的銜接問題也會引發公司治理層面的矛盾。如高慶昌突然身亡,萬昌科技的董事長先是由其女婿擔任,後又改由其兒媳擔任,顯見其匆匆離世之後,企業並未做好相應的權力傳承準備,最高決策層的頻繁更迭無疑既會影響員工士氣,也會拖累企業發展。

  員工健康狀況同樣令人憂心。衛生部對十城市上班族的調查顯示,處於亞健康狀態的員工已佔48%,尤以經濟發達地區為甚,其中北京達75.3%,上海73.49%,廣東73.41%。儘管單個員工的可替代性較強,但漠視對員工健康的投入,規模效應也將可能使企業面臨巨大的成本損失。IBM的職業保健顧問陳彤曾經算過一筆賬,僅以最普通的感冒為例,每次從得病到完全康復平均需要7天,其中至少有2-3天會影響工作,甚至嚴重到無法工作。以此推論,一位員工每年感冒5次,一家有2萬名員工的公司,每年因為員工感冒所耽誤的就是至少16萬個工作日。

  

  在關愛員工健康方面,跨國企業的視野無疑更為領先。如寶潔為其北京研發中心的每個員工配備了一種可佩帶在身上的小型能量監測儀,員工通過該設備能知曉每天運動所消耗的能量,以幫助形成按時鍛鍊的習慣。成熟的員工健康管理項目不僅降低了員工平均病假天數,還增強了團隊凝聚力,相比中國研發機構普遍超過10%的員工流失率,北京寶潔研發中心的優秀員工流失率如今只在3%左右。

  

  寶潔的實踐在跨國公司中並不鮮見。事實上,這些公司中已經流行一個新的公司治理理念—「勝任領導」(Fit to Lead),即「只有健康才能勝任領導」。這一理念的倡導者正是「有氧運動之父」庫珀博士(Dr. Kenneth Cooper)。如今,已有越來越多跨國公司接受這一理念,並尋求通過運動處方提升企業活力與效益。

  

  令人欣慰的是,國內也有不少企業逐漸認識到員工健康的重要性,開始為員工施行定期體檢、在公司內部組織長期的運動項目等,一些走在前列的企業則將員工健康問題升至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

  

  因「狼性文化」、「床墊文化」而出名的華為,曾因員工墜樓和精神失常的負面新聞飽受輿論攻擊,為扭轉這一局面,2008年,華為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首度推出首席員工健康與安全官,並由時任CFO的紀平擔任,在國內企業中開了先河。在員工體檢項目之外,華為著重對影響員工健康的加班制度和心理壓力進行管理:一方面,員工加班每天不超過2小時、特殊情形延時加班不超過3小時,每週至少休息一天。另一方面,截至2011年12月底,華為組織壓力自檢活動2200多場,有6萬多人參加,在壓力較大的部門如研發部門則全員推廣。此外,華為還在企業管理顧問的協助下,開展一系列員工協助計劃(EAP),EAP包括四項培訓:1.心理危機信號的識別與幫助;2.快樂工作,提升心理資本;3.精力管理-高效投入工作生活;4.80、90後員工管理。

  健康管理成朝陽產業

  

  健康水平不僅關乎個人幸福與企業績效,還關係國家發展大計。除傳染性疾病對經濟秩序的干擾外,慢性病、亞健康、老齡化以及精神壓力等問題的隱性危害將越來越凸顯出來。更嚴峻的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通常處於新舊公共衛生問題頻繁湧現帶來的挑戰中。例如,環境污染日益侵蝕國民健康,工作、家庭等社會壓力造成精神心理疾病的案例日見普遍,GDP增速、勞動者就業、自然生態之間的平衡藝術愈加難以掌控;疫情、新型病毒、傳染性疾病的防治之弦需要時刻緊繃,而慢性疾病、職業病的預防控制以及食品安全的監督保障也不容懈怠;龐大的人口基數使醫療保障負擔沉重,複雜的利益糾葛嚴重拖延體制改革的步伐;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佔總人口的13.26%,而且,這種老齡化進程是在「未富先老」、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的形勢下發生的。

  面對日益惡化的國民整體健康水平,政府部門已著手採取行動,各國均在抓緊制定和實施「國家健康促進」行動規劃,中國也不例外。2008年實施的「健康中國2020」戰略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全民健康水平接近中等發達國家。儘管國民健康問題已提上國家議程,但實施過程仍將面臨諸多阻礙。政府部門所推進的改革措施多集中在醫藥衛生領域,且進程緩慢;國民尚未普遍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依舊頑固。不過,機遇往往與問題形影相隨。健康水平惡化的現實,以及民眾對健康重要性的認知度提升,正為民間蓬勃生長的健康管理和服務產業帶來機遇。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在其著作《財富第五波》中,將健康產業稱為繼第四波網絡革命後的明日之星,認為目前尚未普及的保健產業將為美國下一個10年創造兆億美元的商機。實際上,美國每年在健康領域的花費已佔其年GDP的15%,加拿大、日本約佔10%,而擁有13億人口、處於健康與財富交叉點的中國,目前只佔5%-6%,其龐大的健康市場空間可想而知。由此也引來各路民營資本踏足其間,無論慈銘、美年大健康、愛康國賓等連鎖體檢機構的興起,還是一兆韋德中航健身會等康體企業的擴張,即是明證。

  

  近年,伴隨國民尤其是精英階層健康意識的覺醒,健康管理的龍頭企業更是動作頻頻。2012年3月,慈銘體檢申請在中小板上市,擬發行4000萬股,募資1.75億元。而美年健康在2011年10月與大健康合併之後,2012年又相繼收購北京綠生源體檢中心、西安康成連鎖體檢中心、廣東最大連鎖體檢機構瑞格爾。

  

  與此同時,原本門檻不高的健身行業也在走向整合,行內企業紛紛通過併購展開全國佈局。2008年起,浩沙健身在兩年時間內相繼併購了廈門都市風、福州矯健在線、成都舒華健身、北京浩泰健身等區域性龍頭,並著手籌劃資本化運作;2010年,一兆韋德收購百特健身,意在爭羹這一朝陽產業。風投資本也已佈局其中,如中航健身會獲得來自松禾資本、東方富海等PE的投資;而新加坡淡馬錫則同時在中國投資了上海威爾士及一兆韋德。

  

  從長期、樂觀的角度看,在市場「無形之手」、政府「有形之手」和理性個體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有望最終走出國民健康水平的成長陷阱,締造一個健康國度,實現國民健康與經濟發展的互促共進。■

  

   健康是一個過程

  

  健康不是終點,而是一個過程,貫穿於生命始終。

  

  —肯尼斯·庫珀(Kenneth H. Cooper)

  

  身為庫珀有氧運動中心、庫珀研究院創始人的庫珀博士,是預防醫學領域的先鋒人物,他認為,預防醫學遠比「遲來的過分關心」更為重要。1968年,庫珀博士將健美操的概念介紹給全世界,引發了一場全球性的健康革命,並因此被譽為「 健美操之父」。

  

  庫珀非常看重健康數據的作用。從庫珀研究院成立,他就開始建立保留豐富健康數據的數據庫,希望他們的工作是建立在科學性的基礎上,而不是追隨流行。目前,該數據庫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健康數據中心之一。

  

  庫珀主張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獲得意念、身體、靈魂的協調、均衡、全面發展,發掘潛力,保持健康,他稱之為Get Cooperized。為了達到這一狀態,庫珀提供了8條健康貼士:維持健康的體重;多進食健康的食物;堅持鍛鍊;根據個人情況合理進補;戒煙;控制飲酒;學會管理壓力;定期進行綜合性的身體檢查。這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正如庫珀所言,「健康不是終點,而是一個過程,貫穿於生命的整個始終」。

  

  另外,庫珀還認為,公司在保持員工健康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國的經驗證明,推行公司健康項目不僅可以減少醫療支出,降低員工病假帶來的影響,還可以提高工作業績。因此,公司健康項目在美國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