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恒大的貴州實驗:幫一個縣18萬人脫貧

早晨6:30,牛場工人楊興奎準點起床,開始一天的工作。

加工草料,打掃圈舍,分發草料,看牛吃草……在工友照看牛吃草時,楊興奎要去巡查圈舍,如水箱有沒有漏水、牛有沒有跑出圍欄等。等牛吃完草,他們再把牛放到圈舍外的草地上喝水,等牛運動完後再把它們趕回圈舍。

楊興奎和工友們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的大西南純種安格斯第一育種場(下稱“第一育種場”)工作,每天需要給牛餵食兩次,上午的工作一直持續到12點,然後收工吃午飯;下午3點開始,再重複一遍上午的工作流程。

作為當地貧困戶,楊興奎來牛場前在家務農,種地是全家唯一的收入,單單家里兩個孩子上學每月開支就要2000多元,只能靠東借西湊過日子。

如今,恒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精準脫貧,在當地援建第一育種場,楊興奎成了這里的工人。楊興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每月能領到2280元工資,基本能保證家用。

在中國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東部發達省份“富可敵國”的同時,全國尤其是西部地區,貧困人群仍有5000多萬。

如今,在政府開展扶貧攻堅的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參與到扶貧中。其中,“精準扶貧”已成為扶貧工作的最重要關鍵詞,很多企業都在以自己獨特的模式實踐著。

精準扶貧 對癥下藥

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月17日發布的《中國的減貧行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還有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832個貧困縣、12.8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人口達5575萬人,相當於中等人口規模國家的總人數。

貴州地處中國西南腹地,目前仍有623萬貧困人口,扶貧攻堅是貴州“十三五”的頭等大事。在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下,吸引了一批來幫扶的企業。

世界知名的茶葉生產商聯合利華經考察,決定把貴州作為茶葉的原料基地,與雨林聯盟和當地政府合作,建立國際認證的可持續發展茶園。

目前,聯合利華已經在貴州黔東南州鎮遠縣建成了450畝的茶園,計劃以遵義市為主建立1萬畝可持續茶園,並計劃在2020年前將貴州省可持續茶園發展到10萬畝,建立全產業鏈的產品,帶動近3萬戶的茶農持續增收。

貴州省畢節市地處烏蒙山腹地,是西部貧困地區的典型。其下的大方縣屬新階段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新一輪烏蒙山連片地區特困縣。截至2015年底,大方縣還有18萬貧困人口,其中94.8%的貧困人口處於集中連片特困區,所面對的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

2015年12月1日起,恒大集團以企業幫扶的形式,結對幫扶大方縣,計劃三年內無償投入30億元,實現全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據記者了解,自與大方縣簽訂精準脫貧協議後,恒大已抽調數千人去大方縣實地參與幫扶工作,基本上被抽調的員工都要在大方工作三年,也就是要完成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任務。另一方面,畢節市也抽調部分當地人員掛職恒大集團大方扶貧公司。

恒大在大方的精準脫貧工作已成為一場攻堅戰。記者當天到達位於大方縣的恒大集團大方扶貧公司時,辦公樓前的屏幕上赫然顯示著“距離大方縣整縣脫貧還有803天”的字樣。

與傳統扶貧方式不同,恒大堅持“造血”與“輸血”並舉,引進包括香港壽光地利集團、廣東一力制藥集團、深圳天瑞匯豐農業等27家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合作扶貧,通過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貧困家庭創業扶貧、吸納就業扶貧、發展教育扶貧和特殊困難群體生活保障扶貧等一攬子綜合措施,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恒大精準脫貧之路。

目前,大方縣有175個貧困村,住在深山老林里,各類貧困群體還有2萬名之多。為此,恒大計劃三年內建設50個帶產業依托的新農村,實現這2萬名群體的易地搬遷。

記者走訪了恒大援建的“幸福二村”,這里不僅水、電、路都通,門口還有花園和廣場,室內廚房、臥室、衛生間等一應俱全,之前“隱居”大山深處的42戶貧困戶在此入住。

恒大集團還為“幸福二村”捐建了一座蔬菜大棚種植基地,每戶配套兩個24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讓搬出來的貧困群眾不愁生計。

幸福二村配套蔬菜大棚

發展教育扶貧是拔除窮根的關鍵。記者走訪大方時,見到了一座座快要完工的教學樓。恒大計劃在大方建設11所小學、13所幼兒園、1所完全中學和1所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同時,恒大設立教育獎勵基金,用於獎勵貧困家庭優秀學生和偏遠地區優秀教師,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合作幫扶大方。

恒大還推貧困家庭創業扶貧。目前,貧困家庭創業基金已扶持創業戶4200戶。

針對沒有勞動能力的特困群體,恒大推生活保障扶貧,為14140名特困群體每人購買一份固定收益的商業保險,使其達到大方縣脫貧標準。

能“造血”的產業扶貧與就業扶貧

恒大的幫扶模式中,最引人註目,也最獨特的當數能“造血”的產業扶貧與就業扶貧。

恒大計劃無償投入9億元,三年建設1000個以合作社形式運營的農牧業產業基地,並引進上下遊龍頭企業進駐大方,幫助10萬貧困人口就地脫貧。

其中,恒大計劃3年建成10萬頭安格斯優質肉牛基地。大方縣農牧局副局長、鳳山鄉人大主席、掛職恒大集團產業扶貧部副部長劉開崇告訴記者,首批從澳大利亞進口的500頭純種安格斯母牛已調入大方,經過技術員的人工速配,預計明年5月份開始就可以陸續產下400頭以上純種安格斯牛。

第一育種場不僅給當地提供少量的牛場工作崗位,它還通過向附近老百姓收集草料從而給老百姓帶來增收。

“賣給我們的話,農戶的一畝地在原來的基礎上可以增收1000元左右。”劉開崇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如果老百姓在8月底把玉米棒子賣給我們,這塊地就可以清理出來,他們在9月份又可以在上面種植蔬菜等其他農作物,這樣就又有一筆增收了。”

目前,恒大還在雨沖鄉建了一個1500畝的油用牡丹基地。據畢節市林業局林場科科長、掛職恒大集團產業扶貧部副部長洪林介紹,這1500畝牡丹基地分給67戶貧困戶種植,合作社按70元/天的酬勞發放給務工的貧困戶。同時,貧困戶憑土地入股,牡丹種植見效益後,收成將以合作社占50%、村集體占5%、貧困戶占45%的比例分成。

大方縣雨沖鄉副鄉長張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相比出去打工,在牡丹基地70元/天的收入,其性價比更高。“當地老百姓出去打工,收入不高,開銷卻大,賺的錢只夠維持日常開支。而在當地務工,既不用租房,生活開支也較小,農閑時來牡丹基地務工,春夏季節自己還可以種烤煙,在家還可以養豬養牛,能實現多渠道的增收。”

在基地務工的貧困戶在分揀油用牡丹苗

張波對記者表示,留在當地務工還可以解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社會問題。

在產業扶貧的同時,恒大還發揮自身優勢吸納就業扶貧。針對貧困家庭中有外出就業需求的青壯年勞動力,組織職業技能培訓,計劃三年吸納3萬人到恒大物業、園林、酒店等下屬企業和戰略合作企業就業。

大方縣鳳山鄉聯新村的90後女孩譚宇,之前和母親靠每月一兩百元的低保金與養老金度日,學業也因貧窮而中斷。如今譚宇進入恒大集團的貴陽新世界做樓盤接待員,每月有2700元收入,還管吃管住。譚宇的母親告訴記者,譚宇把這些錢都存起來了,以後還要繼續念書。

大方縣安樂鄉營腳村的汪維平現在進入恒大在大方的學校建築工地幹活,每月有五六千的收入,不僅解決了三個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家里蓋了十多年的毛坯房也終於能如願裝修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