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老齡化背後的機會:挖潛銀色經濟

中國正在不可逆轉地沖進老齡化的快車道。對於未富先老的中國,老齡化絕對是個巨大的挑戰。而在硬幣的另一面,是與老齡化相伴的銀色經濟,潛力巨大,等待挖掘。中國能否積極主動地面對現實,努力收割老齡化過程中蘊含的第二次人口紅利,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經濟能否持續健康發展。

危機背後的機會

和其他國家經歷的老齡化相比,中國式老齡化有其自身特點,包括未富先老、老人規模大、老化速度快、家庭規模小因而養老功能弱、老人整體健康程度差、養老保障體系待完善等。這些現狀之嚴峻使得很多人對老齡化存有憂慮。

老齡化的確正在對中國經濟產生越來越深刻的影響。從發達國家發展歷程看,老年撫養比超過17.5%後,每升高1個百分點,人均GDP就會下降0.2個百分點。而中國2015年的老年人總量為2.2億,16到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9.1億,老年撫養比已經達到24.3%。

老齡產業和服務業是銀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老齡化趨勢已經無法逆轉的背景下,冷靜面對挑戰,尋找解決之道,是理性的選擇。危機背後是發展和提升的機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認為,人口老齡化既是一個擺在面前的挑戰,也是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和新的增長來源的一個突破口。

複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王豐與夏威夷大學教授安德魯·梅森2006年合作的論文《中國經濟轉型中的人口因素》中提到,當人口紅利轉變為人口負債之後,人口老齡化有可能加速資本積累,從而加劇經濟的資本密集度,進而提高勞動者人均產出,實現第二次人口紅利。

王豐認為,老年人的積蓄數額巨大,實現第二個人口紅利,就要把因人口老齡化積累起來的資金變為能夠提高生產率的資本,這牽涉到一系列金融市場和體系的改革。人口老齡化如果沒有加速資本積累,而是加速財富轉移,比如財富以家庭資助或者政府公共養老金的方式轉移到老人,就無法實現第二次人口紅利。

他同時提醒,現收現付的養老金體制最容易實現贍養當前退休人員的短期目標,但這種策略會使中國錯過取得第二個人口紅利的機會。

跟第一次人口紅利一樣,第二次人口紅利的存在表明在老齡化的人口結構中蘊藏著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機會。然而機會不等於現實,只有努力通過各種資源配置和制度改革將積蓄轉化為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資本,才能將第二次人口紅利收割到籃子里,否則,所謂的第二次人口紅利只是一個畫餅。

銀色經濟起航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用另一個名詞——銀色經濟來指代老齡化中蘊含的發展潛力。她認為,銀色經濟就是基於健康長壽和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和約束條件來組織、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活動及供求關系的總稱。

楊燕綏特意區分銀色經濟與銀發經濟概念的不同。

“銀發經濟偏重於頭發白了之後怎麽被服務,還有局限性。銀色經濟主要是說,在人的壽命延長之後,通過全生命周期的關註和經營,註重技術進步和人民進步的並重。這個階段社會的主題就是健康長壽。”楊燕綏說。

老齡產業和服務業是銀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2014年,中國老年人人均消費支出為14764元,消費總量已經突破3萬億元,消費結構已經出現從生存型向文化休閑型的初步轉變。據預測,2014年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左右增至106萬億。

延遲退休已經成為老齡化中國無可避免的政策選擇,尤其是考慮到中國的平均退休年齡只有54歲。張車偉在10月底的一個論壇上表示,延遲退休的初衷並不像很多人認為的是解決養老金短缺問題,而是為了適應快速老齡化的趨勢和現實。

延遲退休盡管引起部分人的不滿,但社保學者普遍認為,通過延遲退休,一方面可以使老年人的養老金替代率更高,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資源。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赫克曼表示,中國政府需要提供靈活的退休制度,使得有余力的老人可以發揮余熱。

中國應對老齡化面臨的一大挑戰是老人普遍堪憂的健康狀況。根據衛計委統計,全國2.2億老年人中,1.5億患有慢性病,失能半失能老人超過4000萬人。

複旦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建議,應該盡快建立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老齡化應對策略。

“應對老齡化,光聚焦老年人是不夠的。以健康為例,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是由年輕時候的健康狀況,甚至由年輕時候的生活方式所決定的。通過對年輕人的健康投資和對年輕人、中年人,包括全人口的生活方式的轉變,就可以有效地提升老年人口的健康程度。”彭希哲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