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央相繼發文部署政務公開,“互聯網+政務”以及利用雲計算技術整合改造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備受關註。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的《寧夏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80%以上的各級政府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各級公務人員在一個窗口協同辦公,全區社會公眾在一個網站和手機上享受各項公共服務,“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規劃》提出,按照一網一庫一平臺加X個雲應用系統,進行自上而下設計,自下往上匹配,一盤棋推進政務民生信息化建設。到2018年,政務網絡覆蓋90%的機關事業單位,覆蓋率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具體而言,深化政務、社保、民政、衛生等“八朵雲”的覆蓋廣度和應用深度,推進扶貧、信用、安全、工業、科技、財經、國土、環保、住建、交通、水利、農業、文化、質量、食藥、氣象、家庭、社區等N朵雲應用系統建設,搭建全區統一的政府服務門戶,集成各級部門對社會提供的信息服務。
《規劃》提到,到2018年建成30萬臺服務器規模的大數據中心,信息產業規模達450億元初步形成以雲計算、大數據為核心的信息經濟格局。到2020年,大數據中心規模達80萬臺服務器, 信息產業規模達到700億元。全區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和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分別達到75%和90%。自治區成為全國重要的信息網絡樞紐、雲服務輸出地和大數據資源集聚地。
今年9月底,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作出總體部署。上述意見提出,到2017年底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建成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全面公開政務服務事項,政務服務標準化、網絡化水平顯著提升。2020年底前,建成覆蓋全國的整體聯動、部門協同、省級統籌、一網辦理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大幅提升政務服務智慧化水平,讓政府服務更聰明,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此外,按照《規劃》,寧夏將重點打通中阿國際網絡和跨境電商兩個通道,到2018年,基本建成聯通中阿的網上信息高速公路,培育2-3家有影響力的跨境電商企業。
寧夏規劃到2020年,建成中阿技術合作、互聯網金融和網絡文化資源三個中心,推動中阿貿易、信息、科技、金融等領域的全方位交流合作,構建立足寧夏、面向阿盟、輻射全國的“寧夏樞紐”,與中國-東盟信息港等形成我國東西雙向開放,南北信息貫通的局面。寧夏自治區成為走向阿拉伯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載體。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信息化發展,統籌規劃海底光纜和跨境陸地光纜建設,提高國際互聯互通水平,打造網上絲綢之路。加快推動與周邊國家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建設中阿網上絲綢之路。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寧夏進出口總值97.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4.4%,貿易順差41億元。截至9月底,寧夏在境外投資的區內企業已超過95家,累計投資額達5.66億美元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寧夏信息產業快速發展,2015年全區信息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複合增速超過24%。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9.3%,第四代移動通信(4G)網絡基本實現城區無縫覆蓋。亞馬遜、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國內外一流數據中心相繼落戶寧夏。全區兩化融合水平指數達到53.25,處西部地區先進水平。農村電商服務體系覆蓋全區44%的行政村,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