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農業部官員:農產品生產者要學會應對價格風險

應對農產品市場風險,萬變不離其宗,穩定價格是核心。

5日,第五屆風險管理與農業發展論壇上,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稱,近年來,隨著我國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深度推進,農業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我國農產品市場風險總體呈逐步加大的態勢,對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影響是越來越明顯,迫切需要完善管理機制,構築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安全問題。

國內外因素變化挑戰臨時收儲政策

這其中有國內外的複雜因素,同時還對傳統農業市場風險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戰。

比如,國際經濟大環境拖累國內農產品價格下行。近年來,國際地緣政治,全球氣候變化、金融資本投機,農產品市場價格與宏觀經濟、石油價格、匯率升降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價格下跌與全球市場“產大於去”碰頭,對國內農產品價格產生很大的下行壓力。

另外,國內外市場融合加劇,國內農產品的價格波動,隨著我國一系列多雙邊自貿區以及“一帶一路”的推進,油料、水果等農產品進口國將從美洲、澳洲逐步拓展到東南亞和歐洲,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間價格方向聯動渠道將被打通。

最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大,隨著耕地流轉率不斷提高,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等新興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新型經營主體生產專業化程度高、產品商品率高,再加上進入和退出的門檻限制,生產經營活動對市場風險比較敏感,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尤其大。

這些變化對我國原油與價格支持為核心的政策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唐珂稱,臨時收儲政策本質是以政府幹預市場的方式來穩定農產品市場,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產品價格波動對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不利影響。但隨著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變化,這些政策也導致市場價格扭曲,財政壓力加劇,國內外價格倒掛等一系列矛盾不斷累積,而且開始面臨WTO補貼天花板的約束,政策受到越來越大的制約和挑戰。

他提到,在改革完善農產品價格和市場調控機制的同時,如果不盡快建立市場管理機制,可能會出現生產大幅滑坡。

美國的農產品風險管理經驗

不過,國外發達國家已有成熟經驗可供借鑒。

比如,註重風險管理市場化。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政府農業政策發生了重大改變,逐步減少對價格直接或間接幹預的程度,包括農產品的最低限價和生產配額,減少國家儲備量等,這催生了農產品期權、價格和收入保險等各類市場化風險管理工具的湧現和發展,從而使市場化管理工具在美國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第二,政府提供大力支持,美國是世界上市場化價格風險管理工具發展對為完善的國家,農產品價格和收入風險於1991年就開始試點運行,由於擴大農業保險承保責任,對農民同時提供了生產風險和價格風險的保障,受到了美國農場主的歡迎。

同時,美國農業部風險管理局設立專門的農業風險管理教育項目,通過開展教育培訓,提高了農民的風險管理意識,推進了農業保險各類產品的推廣應用。截至2014年,農產品價格和收入保險占美國政府保單項目的77%,保費規模比例達到80%以上。

第三,以期貨期權市場為基礎,各類遠期合約在美國農業市場管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從1993年開始,美國以政府波補貼、權利金、和其他交易費的方式,通過看跌期權進行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

唐珂稱,我國農產品風險管理實踐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從2013年以來,各地積極創新新產品風險管理模式。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訂單農業+場外期權+期貨市場”、“合作社+場外期權+期貨市場”、“價格保險+場外期權+期貨市場”三種模式。

生產者應學會應對價格風險

那麽,今後該如何應對新形勢下價格生產波動的風險呢?

唐珂提到,應該把價格保險作為重要抓手,綜合運用目標價格補貼等政策措施和期貨、期權、價格保險等市場化工具,構建我國市場風險管理新機制。值得關註的是,他提到,要處理好改革與農業穩定發展的關系。

他說,最低收購價與臨時收儲制度已經實行了十多年,政策是預期,改革過程中各環節尤其是生產者需要逐步適應市場變化,學會應對價格風險,要堅持分品種施策,把握好改革的時點和節奏,逐步釋放風險,實現平穩過渡,確保農民利益不明顯受損,農業生產不大幅滑坡。

此外,還需要做好一些基礎工作。

第一,加快期貨期權品種創新,要在總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擇機加快推出白糖、豆粕期權,及早推出棉花、玉米等場內期權,破除“保險+期貨”中的體制機制障礙;

第二,借鑒國際經驗,將保險、期貨等市場化風險管理工具應用納入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內容,特別是針對種糧大戶、農業合作社等新興經營主體和主產區各級農業幹部抓緊開展價格保險、期貨期權、信息分析預警等理論和實戰培訓,增強其風險管理意識和市場參與能力;

第三,積極擴大價格保險試點範圍,在總結近兩年世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保險+期貨”試點範圍,實現穩定農民收益,減輕財政負擔等多重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3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