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開通在即,A股納入MSCI指數在望,國際投資者積極備戰,海外投行也在提前準備,布局爭搶這一誘人的市場蛋糕。11月2日,瑞信在深圳宣布,將通過其合資證券公司瑞信方正,正式在中國推出國內證券經紀業務,成為首批在中國開展國內經紀業務的全球投行之一。
瑞信方正方面介紹,其經紀業務於9月30日開始營運。網站信息顯示,其前海營業部已經設立,作為中國市場最大的QFII 之一,瑞士信貸(香港)已委任瑞信方正為其上證所、深交所的的券商。
成立於2008年的瑞信方正,是瑞信集團的參股子公司,由瑞信信貸、方正證券分別持股33.%、66.7%。2015年11月,瑞信方正獲得證監會批準,可在深圳前海開展證券經紀業務,成為2007年之後成立的六家合資券商中,第一家獲得經紀業務資格的券商。
目前,深港通開通在即,對於獲得牌照的合資券商而言,經紀業務資格意義非凡。而另一方面,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可期,獲得經紀業務資格的券商,將贏得巨大機會。
“市場期待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A股,海外投資者對A股的興趣也日趨高漲。很多國際投資者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為進入A股市場積極籌備。”瑞信大中華地區副主席兼證券部主管袁淑琴說,不僅中國希望將A股納入MSCI,全球市場也需要將A股納入,目前是最好的時機,理由也很充分。
袁淑琴說,MSCI現在的提議是初始納入比例為A股流通股總市值的5%,相當於MSCI新興市場比例的成分來說只是1.1%,瑞信預測,深港通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吸引超過500億美元的內地險資流入香港市場;長期而言,A股被納入MSCI之後,吸引超過4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中國A股市場。
獲準在前海開展經紀業務,瑞信方正將由此得到大量機會。袁淑琴表示,瑞信方正將大力兔展跨境資本流入、流出業務,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主要通過深港通、滬港通、QFII和RQFII等途徑,在深港通、滬港通方面,瑞信是香港市場第一大券商,可以為國際投資者提供相關服務;QFII和RQFII方面,也可通過前海營業部提供服務。此外,國際投資者很多希望在國內設辦公室,甚至成為基金管理者,作為香港最大的券商之一,瑞信可以向其提供咨詢。同時,作為國際投行,國內投資者進入國際市場,瑞信亦可利用經驗提供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