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呢個世界公平咩》提過,許文彪之後高賣低買力天世紀的手段,有一位狙擊手的影子。狙擊手發現狙擊是財路後,但和拍檔在持有一隻著名公用股有不同意見。最後這位狙擊手高賣低賣下,成功令拍檔出局。
這位拍檔其實以在1973年股災後炒股起家,賺了一大筆錢。除了和狙擊手搞風扇廠外,成為後來的上市公司愛美高外,亦和另外一位朋友潘少忠,搞了一家玩具禮品廠,但他們兩位相安無事,和平過渡,在1992年成功上市,叫威發國際(765),最近更賣了殼,今天未生就來說說這次賣殼的細節和隱含的意義。
於月初,控股股東潘少忠和拍檔以每股1.815元把威發國際的201,672,630股,約佔股本權61.69%出售予Star Fly Limited 及 Fresh Choice Holdings Limited,兩者各承擔本次收購的50%的代價,並觸發全面收購。
其中Star Fly Limited 由翟雋持有,他來頭不小。綜合各項資料,他是山西人,在1987年考入北京大學,曾擔任北大學生會副主席,1990年放棄北京大學學位,就讀洲莫道克大學,獲得商學士學位,並連續兩年兩次被評為最優秀學生。其後加入香港德勤,從事國內企業核數工作,後取得會計師資格。其後認識了當時仍在投行工作,現為工商銀行(1398)副行長張紅力,認識了他後,翟先生即平步青雲,投身投資銀行行業,曾任職雷曼、德意志、高盛等,協助中國石油(857)、神華(1088)的上市公司工作,甚至成為山西政協,有一定政治影響力。
至於Fresh Choice Holdings Limited由高曉瑞及吳振龍分別持有90%及10%股權。前者具金融經驗,同名同姓人士曾入股中國資源交通(269),這公司大股東是前首鋼掌舵人曹忠。後者也具有土木工程學位,但相同的是,兩者都在北京讀大學。
這三個國內人深具財經及投行經驗及北京背景,懂財技,也未必是懂得做生意,但卻有財力買下一間上市公司,看來實力不簡單,但這不是孤例。以近期賣殼案例如譽宴(1483)等,股東亦有相若背景。
據未生認識的高人稱,這可能是國企的一種買殼法,由中間人先入主,從中取利後,再利用財技運作把股票轉予國企。這種賣殼方法,一來可避免大額注入資產觸發重大收購下,產生要重新進行上市審批的過程,加快炒作的運作速度外,二來朝廷不使餓兵,消息人士在已預知的情況下,股價變化亦能洞悉,可以從中取利,三來證監會對國內人財技運作上,有很多難以監管的地方。故未生相信,這種賣殼方式仍然會繼續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