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貿易夥伴地位繼續提升 在非中企仍面臨五大挑戰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8月23日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稱,中國作為非洲貿易夥伴的地位繼續提升,但很多非洲國家投資環境不理想、中國企業自身存在不足以及全球經濟下行給中國企業在非洲發展帶來主要挑戰。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當日共同發布了《非洲黃皮書:非洲發展報告(2015-2016)》。

中國作為非洲貿易夥伴地位繼續提升

2014年非洲出口增長總體弱於全球出口增長,非洲進口增長大體和全球進口增長同步。中國作為非洲貿易夥伴的地位仍在提升。

黃皮書稱,2014年,南部、西部非洲進口額的絕對規模和相對占比稍下降。利比亞、南非是非洲進口大國中僅有的進口規模下降者,利比亞進口下降主要原因是安全局勢動蕩和本幣貶值,南非則主要由於經濟弱增長導致從德國、中國等國的機電產品進口下降。

“來自中國的進口增量是埃塞俄比亞、埃及等國進口高速增長的重要原因。”黃皮書稱,歐盟是大部分非洲國家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中國已成為少數非洲國家,如埃塞俄比亞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非洲燃油礦產出口大國,如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利比亞,燃油和礦產進口占比相對較低,非燃油出口大國,如摩洛哥、南非,燃油和礦產進口占比則分別達27.7%、25.5%。大部分非洲國家制造業產品進口占比都在50%以上。

2014年,中國對非出口、從非進口總額分別為1058.4億美元、1156.6億美元,分別占非進口額、出口額的16.5%、20.8%,占比分別比上年提升1.9個百分點和1.3個百分點。

2015年,中國對非出口在中國出口總額中占比繼續升至4.7%,中國從非進口在中國進口總額中占比降至4.1%。中國對非洲出口以機電產品為主。2015年,中國對非洲出口機電產品3027.9億元,增長4.3%,占當年中國對非洲出口額的44.9%。中國自非洲的進口主要以資源類產品為主。

在非中企面臨諸多挑戰

近年來,中國企業積極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礦產合作開發和制造業發展,已形成以建築業、采礦業、金融業和制造業為主的產業投資格局;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投資領域不斷擴展,投資主體日趨多元,取得了較好發展成效。

黃皮書說,中國企業在非洲也面臨很多問題與挑戰,結構性問題和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影響,不利於中國企業在非洲實現互利共贏的可持續發展。

黃皮書分析稱,其一,非洲投資環境中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包括局部戰爭與沖突、恐怖主義威脅、政權更叠風險、行政效率低下、法律環境不盡如人意、外匯管制風險、稅賦水平高且濫、人力成本不一定低等。

其二,中國企業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缺少對投資對象國深入了解、大型項目前期投入不足、相關服務產業投資欠缺、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以及不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等。

其三,非洲經濟下行引發負面影響。包括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非洲基礎設施建設放緩、非洲國家市場需求下降等因素均會給我國能礦、基建、制造業企業在非洲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其四,西方國家企業加強競爭、制造障礙。體現較為明顯的一是在能源礦產開發領域阻止中國企業獲得權益;二是不斷炮制“中國威脅論”和“新殖民主義”,對中國企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其五,中非經貿合作區發展存在困難。一方面是非洲國家政府政策支持不足、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夠,另一方面入園企業缺乏融資機制和平臺,從而影響園區發展速度和有關企業投資意願。

黃皮書認為,非洲安全形勢對中國在非投資和人員安全造成威脅,中國應該加強與非洲國家和平與安全領域合作,並加強自身安保能力,推動安保產業走出去。

中非產業合作面臨他國競爭

黃皮書稱,中非產業合作面臨的國際競爭趨於增大,化解競爭壓力的關鍵,在於鞏固和擴大與非洲在工業化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共同利益。

近年來,中國和其他大國在非利益格局和力量結構已發生顯著變化且仍在持續演變之中。中國對非工作持續發力,一方面推動中非關系不斷充實,合作更加密切;另一方面也通過傳導、聯動和共振效應觸發了西方大國和新興大國對中非合作的特別關註,促使他們針對中國在非活動實施反制和對沖舉措,導致中非產業合作的國際競爭壓力增大。

黃皮書認為,盡管西方大國和新興經濟體在總體格局或特定領域對中非合作形成多種壓力,但中國與非洲圍繞工業制造和基礎設施等狹義範疇的產業合作卻展現出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競爭力和強抗壓力。中國呼應非洲國家迫切的工業化訴求推動開展產業合作,可期成為中國鞏固自身競爭優勢、主動應對國際壓力的主要方向。

在具體措施方面,黃皮書建議,在繼續推動對非援助、貸款、貿易的基礎上,調整政策導向,加大投資比重,鼓勵和引導中企對非工業制造和基礎設施投資,夯實中非以市場需求為主導的互利互需產業合作格局。

同時,改革政府對外投資管理體制,加強政府部門統籌。引導從屬於產業鏈、產業集群的企業“抱團出海”,統籌基礎設施、資源采掘、制造加工、金融投資配套對接和協同發展。增加在教育交流、媒體傳播、公共形象等短期速效項目上的投入,加強對文化認同、價值理念、青年培養等長期項目的關註。

黃皮書建議,加強企業監管與規範,提升中非產業合作的美譽度。完善相關法規和機制,強化對企業海外投資和經營行為的督導,促進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借重國際多邊機制,引入多方合作,減輕國際競爭帶來的摩擦和壓力。通過建立產業園區、經濟特區、自貿區等產業合作平臺,吸引多國企業入駐,實現規模優勢和集群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815

中基協:私募高管不得在非關聯私募機構兼職

中國基金業協會11月23日發布的《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相關問題解答(十二)》中明確表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在非關聯的私募機構兼職。私募機構為完成其登記備案尋找具備基金從業資格的外部人員進行“掛靠”,屬於“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基金備案及其他信息報送中提供虛假材料和信息”行為,情節嚴重的,將暫停受理其相關業務並加入黑名單。

問: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相關高管人員提出變更申請時,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法定代表人、合規/風控負責人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有哪些要求?

答:為維護投資者利益,嚴格履行“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義務,防範利益輸送及道德風險,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勤勉盡責、恪盡職守,合理分配工作精力,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相關高管人員提出變更申請時,應當遵守以下要求:

(一)不得在非關聯的私募機構兼職。

(二)在關聯私募機構兼職的,協會可以要求其說明在關聯機構兼職的合理性、勝任能力、如何公平對待服務對象等,協會將重點關註在多家關聯機構兼職的高級管理人員履職情況。

(三)對於在1年內變更2次以上任職機構的私募高級管理人員,協會將重點關註其變更原因及誠信情況。

(四)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高級管理人員應當與任職機構簽署勞動合同。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相關高管人員提出變更申請時,應上傳法定代表人、合規/風控負責人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高管任職相關決議及勞動合同。

已登記機構應當按照上述規定自查私募基金管理人相關高級管理人員的兼職情況。下一步協會將按照有關規定對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級管理人員的兼職情況進行核查,要求不符合規範的機構整改。

問:根據近期媒體報道,個別私募機構為完成其登記備案尋找具備基金從業資格的外部人員進行“掛靠”,協會如何評價?

答:私募基金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是私募基金行業的精英,也是重要的自律管理和行業服務對象。私募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應充分珍視個人誠信記錄,誠實守信,自覺加強自身誠信約束和自律約束,防範道德風險。

個別私募機構為完成其登記備案尋找具備基金從業資格的外部人員進行“掛靠”,這種行為違反了《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屬於“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基金備案及其他信息報送中提供虛假材料和信息”行為。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紀律處分實施辦法(試行)》,針對存在上述情況的個人,一經查實,協會將記入個人誠信檔案,視情節嚴重程度,采取行業內譴責、加入黑名單、取消其基金從業資格等紀律處分;針對存在上述情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一經查實,協會將公開譴責,並將虛假填報情況進行公示,情節嚴重的,將暫停受理其基金備案,撤銷其管理人登記。此外,為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法律、會計、外包業務等的中介服務機構,不得誤導、誘導私募基金管理人采取“掛靠”等方式,規避協會對私募高級管理人員從業資格管理的有關規定。若出現上述違規情形,一經查實,協會將對此類中介服務機構公開譴責,情節嚴重的,將暫停受理其相關業務並加入黑名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