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是經濟的晴雨表。10月20日, 國家稅務總局通過分析前三季度稅收收入等變化,來揭示正悄然發生的經濟變化。
8月重點稅源民企投資首超國企
去年底以來,民間投資增速快速下滑驚動決策層,5月國務院首次對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展開專項督查,隨後一大波促進民間投資“藥方”開出,近兩個月民間投資增速企穩回升。
稅務總局分析稱,進入8月份,重點稅源民營企業投資增速大幅加快,達到33.5%,並且今年首次超過國有企業投資增幅。其中,電力、航空、電氣機械等行業民營企業投資更是快速上揚,成為帶動民營企業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
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鄭小英表示,1-8月份,重點稅源民營企業外購用於增值稅進項可抵扣的固定資產金額同比增長10.2%。這說明國務院5月份對促進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之後,重點稅源民營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呈現止跌回升態勢。
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司長賈海近日也撰文分析稱,民間投資增速回升主要得益於兩個方面。一是經濟大環境有所改善,特別是工業企業出現生產平穩、效益持續改善。二是相關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今年國務院先後組織了兩次針對民間投資的專項督查,並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民間投資有關工作的通知》,對做好民間投資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國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進了政策落地速度,有助於解決民間投資發展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加快了民間投資的建設進度。
過剩產能成效初顯
今年以來,國務院加大去產能,煤炭產量下降。
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采礦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有色等行業稅收分別下降31.8%、2%和2.5%,降幅比上半年分別收窄7.3、4.2和7.4個百分點;煤炭行業稅收下降23.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6個百分點;鋼鐵行業稅收增長1.4%,比上半年提高10.5個百分點,扭轉了下降趨勢。
這表明,隨著淘汰落後產能和清理僵屍企業進程的推進,以及煤炭、鋼鐵價格回升,產能過剩行業出現好轉跡象。
值得註意的是,部分創新能力強的高新技術企業情況更好一些,如鋼鐵和有色重點稅源企業中的高新技術企業2016年1—8月稅收增長35.3%和20.5%,比兩行業重點稅源企業增幅分別高24.6和24.3個百分點。
另外,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稅收增速高於全國水平,反映出國家實施重大戰略取得成效。
鄭小英介紹,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區、長三角經濟帶稅收增長增速高於全國2016年上半年區域內貿易總額同比增長1.5%,占地區國內貿易總額的比重增加2.2個百分點。河北省積極承接轉移產業,商貿物流發展搶眼,倉儲、租賃行業稅收增長明顯,1—8月稅收增幅分別為43.8%和23.5%。
前8月營改增減稅2493億元
今年5月1日營業稅改增值稅(營改增)全面推開,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此次稅務總局也公布了營改增減稅情況。
據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副司長林楓介紹,截至8月31日,建築、房地產、金融和生活服務四大行業試點納稅人共計1048萬戶。5-8月份,四大行業累計實現增值稅應納稅額3127億元,與應繳納營業稅相比,減稅486億元,稅負下降13.45%。目前,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運行平穩,呈現出逐月向好的發展態勢。
稅務總局公布了詳細的減稅數據,以證明納入營改增的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稅務總局數據顯示,5-8月份,四大行業均實現減稅,金融業實現增值稅1013.19億元,與繳納營業稅相比,減稅108.35億元,稅負下降9.66%;建築業實現增值稅756.22億元,與繳納營業稅相比,減稅44.73億元,稅負下降5.58%;房地產業實現增值稅655.01億元,與繳納營業稅相比,減稅51.13億元,稅負下降7.24%;生活服務業實現增值稅702.29億元,與繳納營業稅相比,減稅282.11億元,稅負下降28.66%。
此前業內多有爭議,認為金融業稅負上升。但數據顯示,金融業的稅負下降明顯。而營改增中稅率上升幅度最大的建築業也實現了降負,而營改增減稅效應最大的屬於生活服務業。
營改增專家、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全面實施營改增引發的減稅可分為試點企業直接減稅和下遊企業間接減稅兩種情況,前者可稱為企業減稅,後者可稱為產業減稅。產業減稅效應更加明顯。
稅務總局數據顯示,營改增除了四大行業自身減稅486億元外,前期納入營改增試點的“3+7”行業減稅541億元,原增值稅行業減稅619億元。這意味著營改增試點企業之外的減稅力度更大。
全面營改增後減稅力度明顯加大。
稅務總局數據顯示,1-4月份營改增減稅847億元,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後,5-8月份合計實現減稅1646億元,幾乎是前四個月減稅數據一倍。2016年1-8月份營改增整體減稅共計2493億元。
林楓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結合前期營改增運行情況,進一步做好納稅服務工作,特別是引導試點企業加強財務管理、完善內部治理,最大程度地享受營改增政策紅利,更好促進廣大企業和經濟發展。
按照國務院今年營改增減稅超過5000億元的目標,9月~12月減稅規模或超過2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