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SDR,人民幣來了!權重10.92%

去年11月,人民幣進入SDR(特別提款權)一事便已塵埃落定,隨著相關方面的技術性準備工作相繼完成,人民幣終於在10月1日進入了SDR,權重10.92%。這標誌著人民幣正式成為“可自由使用貨幣(freely useable currency)”。

IMF執董們認為,鑒於日本和英國出口份額的相對排名隨時間推移已發生變化,將SDR籃子擴大到五種貨幣是適當的。他們還認為,增加一種籃子貨幣的管理負擔是可控的。

“這就意味著人民幣將在IMF有關交易中扮演核心角色。”IMF戰略、政策與檢查部主任蒂瓦里(Siddarth Tiwari)在上周的電話會議上表示,人民幣納入SDR是中國融入全球金融格局的重要里程碑,這既認可了中國的改革成就,強化了改革承諾,也增加了SDR的吸引力,使得SDR更加多元、更具代表性。

既然是里程碑式的事件,人民幣、中國、SDR將會發生什麽變化?

SDR代表性提升

上世紀60年代,為了解決布雷頓森林體系面臨的巨大流動性壓力,十國集團(G10)於1963年指派專家組就新的儲備貨幣問題開展研究。1965年該小組首次提出集合儲備單位(Collective Reserve Unit)這一概念。上世紀60年代末第二次美元危機爆發,促使IMF於1969年理事會正式通過儲備貨幣方案,創設了特別提款權。

創立時,SDR直接同美元掛鉤,1單位SDR等值1美元,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SDR的價值開始由一籃子貨幣決定。SDR的籃子貨幣最初有16種貨幣。1980年,IMF將SDR貨幣籃子確定為5種——美元、英鎊、日元、馬克和法郎,2001年,歐元取代馬克與法郎,其他的貨幣種類不變。IMF每五年召開一次會議,確定SDR定價貨幣籃子中各類貨幣的相對比重。

10月1日起,新的SDR貨幣籃子正式生效,人民幣將成為第三大權重貨幣,這也是SDR首次“新增”成員。屆時,五大貨幣在SDR籃子中的占比分別為——美元(41.73%)、歐元(30.93%)、人民幣(10.92%)、日元(8.33%)、英鎊(8.09%)。此外,中國國債3個月基準利率將成為SDR利率籃子中的人民幣計值工具。

有了人民幣的SDR將更穩定、更具合法性和代表性。

對於SDR和國際貨幣體系而言,人民幣加入使得SDR的代表性得到顯著增強,使得SDR的GDP代表性超過全球60%,出口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90%。同時,人民幣加入SDR將使得國際儲備體系更加穩定,目前,全球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是美元、歐元、日元與英鎊,但由於金融危機、歐債危機以及這些國家宏觀政策的局限性,其匯率的大幅波動都影響了儲備貨幣體系的穩定性。

據測算,金融危機爆發後的2008年11月到2014年9月,SDR對英鎊、歐元、美元、日元、俄羅斯盧布、印度盧布和南非蘭特的月平均波動(方差)分別是2003年6月到金融危機爆發(2008年9月)的1.45倍、1.33倍、1.08倍、1.06倍、3.57倍、1.69倍和1.07倍。而如果人民幣能夠在2010年評估時加入SDR籃子,從2011年1月1日到2014年9月30日,SDR的穩定性雖然對歐元和日元略有下降,但對人民幣、美元和英鎊的波動性可以分別減小13%、21%和7%。

人民幣匯率更趨市場化

SDR對於中國而言也意義重大。與坊間普遍議論的不同,“入籃”本身並不會過多影響匯市,關鍵在於,這將強化中國匯改的承諾,使得匯率定價機制更基於市場供求,同時也加大了主要貨幣國所要承擔的責任。

“‘入籃’後,意味著人民幣享有儲備貨幣地位,同時中國政府也有責任在貨幣政策方面保持一致和協調的溝通,這些都是成為儲備貨幣後要負起的責任。”蒂瓦里表示。這實際也在暗示,中國的匯改“開弓沒有回頭箭”。

此外,“入籃”並不意味著IMF要求中國必須開放資本賬戶。不過,IMF前副總裁朱民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IMF強調一點,既然IMF的189個成員國願意接受人民幣作為SDR的一部分,那麽中國在過去一年中對貨幣政策、利率、匯率的一系列改革必須要制度化,要經得起運營和操作的測試。”此外,他認為,“入籃”後,在岸人民幣(CNY)和離岸人民幣(CNH)之間的價差應該趨同。

當然,中國也正沿著正確的道路前行。回顧自去年8月11日以來的人民幣匯改,“最大亮點是堅持市場化的最終方向,同時考慮政府和市場的適應程度。”中銀國際宏觀經濟分析師葉丙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CNY和CNH匯差一方面反映了在中國資本項下尚未完全開放的背景下,離岸市場供求決定價格與在岸市場存在央行預期引導下價格的偏差。未來改革既要考慮提升市場供求因素在人民幣匯率決定中的作用,又要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開放,引導兩地市場價差收窄。

渣打預計,到2017年中期,兩地匯價價差可能會收窄到50個基點。

資金流入或加速

人民幣“入籃”本身不會立即引發資金流向人民幣,但未來的想象空間在不斷擴大。

當前,全球各國央行在其外匯儲備中持有約2820億美元的SDR單位。如果人民幣被納入SDR,最直接的含義是IMF成員國若決定與另一成員國交換SDR單位的話,人民幣也是可接受的貨幣。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從10月1日起,人民幣自動獲得儲備貨幣的地位,海外央行可能會進一步投資人民幣資產,使得其外匯儲備構成更為多元化。”

“我們預計,在未來五年間,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剔除中國自身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將達到和日元、英鎊同樣的水平(從1%升至5%,隱含資本凈流入3000億美元)。此外,例如海外共同基金、養老金、保險公司等也會因為尋求高收益來配置人民幣資產。”

“尤其是,我們預計海外資金將在未來五年大量增加對中國債券市場的配置,占比可達4%,這也代表了5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當前這一占比僅1.3%。”丁爽稱。

值得註意的是,中國龐大的債市及其可觀的收益率也將是吸引外資的下一個風口。

德意誌銀行最新公布該行面向固定收益投資者的一項調研。調研發現,參與者在岸人民幣債券投資配置總量在亞洲本地貨幣債券投資組合中的占比將在目前約5%的基礎上,一年內上升至近13%,並於五年內進一步上升至26%以上。調研的參與者主要為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常駐亞洲的資深投資專業人士,代表了約14.5萬億美元全球資產,以及超過5.1萬億美元固定收益資產。

特別關於新生的熊貓債市場(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近半數調研參與者表示可能在未來12個月內投資該市場,另有38%參與方預計將在未來三年內投資該市場。

據德銀估算,截至8月底,中國在岸人民幣債券市場存量達60.2萬億元,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占市場總規模的90%以上。德銀判斷,8月境外投資者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的投資占比約為1.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3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