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預計2020年啟動5G商用 最高可達20GB每秒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所長王誌勤日前在香港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目前已進入到標準制定階段,中國預計於2020年啟動5G商用,而大規模應用將會在2022年或2023年。

王誌勤表示,中國希望同其他國家一起制訂全球統一的5G國際標準。今年3月剛剛啟動標準的研究工作,預計到2018年6月完成第一個版本的5G標準。

關於國際合作,王誌勤介紹,目前推進5G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已經從政府、推進平臺、企業各個層面打造了合作框架,比如歐洲、美國、日本、韓國都建有相應的推進組平臺,中國推進組跟他們有相應的合作框架。

王誌勤一頭短發,顯得特別幹練。由於長期從事技術方面工作,她說話言簡意賅、邏輯分明。

關於5G相對於4G的突破,王誌勤表示,過去的4G體系架構主要面向移動互聯網,服務對象主要是人,而5G主要是向物聯網拓展,實現萬物互聯。

據介紹,從速率來看,4G的峰值可達到1GB每秒,而5G可達到10至20GB每秒,可以實現一平方公里上百萬傳感器的連接。

“5G是特定為物聯網設計,為了適應它的發展而應運而生的技術。”王誌勤表示,物聯網這麽多年發展並不理想,主要是由於碎片化的市場和技術標準的分化,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市場分化很難形成規模化發展。

5G的推進離不開拓展垂直行業的應用,她舉例,未來要實現真正的汽車自動駕駛,就好比給汽車裝上一只“千里眼”,不僅可以通過雲端數據來知曉前方的事故與擁堵,還能在高速行駛狀態下實現防止碰撞的自動控制,這就需要一個低於0.5毫秒的低時延才能實現。

王誌勤表示,中國預計在2020年啟動5G商用,並不是說馬上就大規模應用,可能是在四五個城市先進行試點,預計要到2022年或2023年才會逐漸大規模應用。4G還會有一個相當長的生命周期。

關於大眾普遍關心的資費問題,王誌勤坦言,從技術本身來說,頻譜效率的提升,5G每比特的成本應該會比4G更低,因此從單位流量的角度來看,5G應該要比4G更便宜。

“但是資費的最終確定還是取決於運營商,因為是一個市場行為,我們還是要客觀地來看提速降費的問題,要保證單位流量成本的適度下降和所享受的業務體驗的提升。”她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0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