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智能汽車重塑產業鏈將迎來井噴

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速度遠超預期,Uber 自動駕駛出租車在美上路,福特則於近期宣布計劃在2021年前開發出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的全自動駕駛汽車,汽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成為汽車界公認的發展方向。

“智能汽車產業鏈條非常長,由於現在又加了新能源、輕量化、電動,所以不再是汽車工業和IT行業兩家的事情,而是全社會的事情,全球智能駕駛的實踐近乎火爆。”在浦江創新論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表示。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

智能駕駛腦

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生態中,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是目前業界關註的焦點。在李德毅看來,智能聯網汽車的市場無限大,將來將會向以人駕為主轉到機器駕駛為主,人可幹預,機駕為主。

“汽車最終的目標是輪式機器人,發動機是性能,頭腦就是駕駛腦,弱化了駕駛員的駕駛技能,用現有的認知幫助當前的感知是很重要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認識汽車的變革和人工智能給社會帶來的實惠。”李德毅說。

特斯拉一直是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先行者,並在不斷嘗試打造基於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的系統,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特斯拉汽車一直和駕駛員進行互動,收集到的信息通過空中升級的方式推送給車輛,把智能駕駛變成更安全的交通方式。

特斯拉汽車公司中國區總裁朱曉彤稱,未來的人類交通是非常強的互聯網狀態,會實現車與車、車與人、車與基礎設施之間的互聯,打破現階段車與車之間的壁壘,形成人、車、路的互通互聯。

朱曉彤於2014年4月加入特斯拉汽車公司,先是擔任特斯拉中國超級充電項目的總監,隨後於當年12月就任特斯拉汽車中國區總裁,是公司的核心領導人之一,參與特斯拉公司的戰略規劃。

特斯拉汽車公司中國區總裁朱曉彤

據其介紹,美國每年有33000人死於交通事故,每年有55億小時的交通擁堵時間,對於生產力提高是非常大的制約,在中國2014年交通事故發生率是198000起,其中傷亡人數多達58000人。

高德公司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10個最主要的交通擁堵城市,累計的交通擁堵時間達到11000小時,有一些城市達6個小時,對於城市運轉的整體效率和個人生產效率提升產生極大制約。

在朱曉彤看來,“智能網聯汽車能夠有效降低事故率和擁堵的發生,提升交通的整體效率。”工信部在解讀《中國制造2025》時提及,裝備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汽車,會減少交通事故30%,減少傷亡10%。

據朱曉彤透露,目前特斯拉不僅在做乘用性車,也開始涉足未來小型的城市公交,未來甚至不再有公交司機的概念,而是有一個公交車隊的管理者的概念。因為那個時候車輛實現高度智能化和集成化,單人控制一個車隊,這種高效的控制減少了人為幹預,車與車之間互聯互通性,對道路的占用、對事故的處理效率大幅提升。

重塑全產業鏈

正如李德毅所言,智能汽車產業鏈條非常長,已經不再是汽車工業和IT行業兩家的事情,而是全社會的事情,因此汽車產品與技術的升級,更是帶來汽車及相關產業全業態和價值鏈體系的重塑。

現在電氣化、自動化和互聯化已經成為移動性未來的三大趨勢,汽車要想實現智能化、聯網化必然離不開傳感器等基礎聯網設備的鋪墊。車用MEMS傳感器龍頭博世也在積極布局智能網聯汽車,尤其在輔助駕駛系統和互聯泊車方面表現積極。“博世現在已經將互聯網的汽車變為私人助理。”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總監Renaud Bonhomme告訴記者。

電池也是制約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一大障礙,電動車最關鍵的就是電池,電池的價格也占據了電動汽車很大一部分成本。在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能量存儲實驗中心主管George Crabtree看來,隨著市場前景的看好,科研機構和企業都在不斷加大投入,電池技術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未來的五年內,能夠用於電動汽車的電池儲電量有望提高五倍,而成本有望降到目前的五分之一。”George Crabtree說,這對於智能汽車的普及無疑是極大的利好消息。

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能量存儲實驗中心主管George Crabtree

新考驗

但智能網聯汽車的普及仍需要長久的市場教育,Renaud Bonhomme認為,包括自動巡航技術在內,目前的輔助駕駛技術也是經過了長期的市場教育才被用戶接受,未來自動駕駛同樣離不開這一過程。

“這個行業要一步步推進,不允許犯錯,任何一個錯誤都會使名聲受損,影響整個行業的前進步伐。”Renaud Bonhomme說。

在市場上,關於自動駕駛可能帶來的事故和責任判定問題,以及由此產生的倫理問題,也一直是智能網聯汽車討論的焦點。但在李德毅看來,智能汽車帶來的倫理問題和法律問題沒有想象的那麽難。

“智能汽車不是災難而是福音,智能汽車渴望成為互聯網時代手機之後的新型端設備,包括自動駕駛汽車在內的輪式機器人產業將迎來井噴。” 李德毅呼籲相關部門盡快建立智能車測試場和智能駕駛示範區,制定智能車行駛標準,發放智能車生產許可證和智能車駕照,以促進產業的發展。

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總監Renaud Bonhomm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5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