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完成一家大型車企從簽約到正式投產的歷程。神龍汽車成都工廠創造的“成都速度”成為成都汽車城發展的一個縮影。
以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主要載體,近幾年來,成都汽車產業異軍突起,去年產能突破100萬輛,躋身全國第九。按照規劃,到2025年,成都汽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6000億元,整車制造能力超過300萬輛,成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
汽車產業在成都工業強基行動中作為突出發展的產業被寄予厚望,成都希望依托良好的產業基礎,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按照“成鏈發展、集群發展”的思路,將其打造成為科技含量高、競爭能力強、輻射帶動面廣、具有話語權的產業集群,形成產業倍增升級的中堅力量。
異軍突起
很少人會想到,十年前,成都的汽車產業還是一窮二白。但在2013年,成都實現整車(整機)產量73.2萬輛,增長95.1%。一汽客車(成都)公司高管人士也感到驚訝:成都只用了3年時間就使汽車整車產量達到了70多萬輛,而達到這一數字天津用了10年,長春用了50年。
2014年4月15日,一汽-大眾西南基地累計生產總產量達到100萬輛。一汽-大眾該基地從奠基開始到實現100萬輛的產量僅用了5年時間,而一汽-大眾的第一個100萬輛用了12年。“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誕生了一汽-大眾發展的新紀錄。”一汽-大眾董事、總經理張丕傑當時表示。
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長,今年4月,在四川省政府與一汽集團在成都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上,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平表示,一汽-大眾西南基地屢次創下行業紀錄,速騰和捷達品牌車型在這里的累計產量已經超過200萬輛。
2016年上半年,成都經開區整車產量首次半年突破50萬輛。成都經開區提出,確保全年整車產能達140萬輛,整車產量突破100萬輛,汽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00億元以上,貢獻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5個百分點,GDP增速3.5個百分點。
巨大的市場是成都汽車產業突飛猛進的重要原因。公安部交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79億輛,40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成都以366萬輛汽車保有量位居全國城市第二位,僅次於北京。
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竺延風表示,當前中國汽車市場增長重心正從東部地區向西部地區轉移,四川是中國七大乘用車戰略市場之一,成都也已經成為中國汽車發展重鎮。神龍汽車成都工廠是東風公司首家落戶西部的乘用車整車工廠,不僅是神龍公司戰略西進的橋頭堡,也是東風公司布局西部、開拓西部、發展西部的前沿陣地。
因此,汽車產業作為成都突出發展的產業,《成都制造2025規劃》要求把握未來汽車產業智能、安全、節能、環保的發展趨勢,抓住國內汽車產業10~15年發展機遇期,以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為重點,搶占我國汽車產業高地,進入全國汽車產業第一方陣。
《成都制造2025規劃》還提出,以汽車城為龍頭打造“大車城”板塊,以發展汽車、高端裝備產業為主,突出高端引領、品牌帶動和產業融合的大園區。到2025年,預計主營業務收入突破6000億元,打造國際一流的汽車新城。
成都市經信委主任施躍華表示,汽車產能突破100萬輛只是汽車城的初級門檻,2015年成都汽車產量實現100萬輛,在全國汽車城中排名第九位。目前,處於全國第二集團軍,2025年達到300萬輛,將步入第一集團軍。
大量整車企業的入駐,零配件企業也隨之而來,成都汽車城全產業鏈發展已現雛形。成都經濟開發區汽車產業投資服務局汽車電子處處長張高奮介紹,目前落戶成都經開區的整車企業已經有11家,全國各大汽車廠商都有布局。
轉型升級
不過,在成都汽車城快速發展的同時,汽車產業也正面臨著轉型升級任務,如何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呢?張高奮表示,成都汽車城主要產品方向就是SUV和新能源汽車。
9月7日,總投資123億元,設計年生產能力為36萬輛的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工廠正式建成投產,其東風標致4008也正式下線。神龍公司成都工廠首款產品東風標致4008的誕生,填補了神龍公司中高端SUV的空白。
竺延風表示,神龍公司成都工廠導入了PSA全新的EMP2生產平臺,以生產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東風三個品牌高端SUV和MPV車型為主。此次下線的東風標致4008,正是面向高端SUV市場推出的首款車型,將改善神龍公司的產品結構,使其更加契合當前SUV車型的旺盛市場需求。
像神龍一樣,2016年,成都經開區車企通過增資擴產、導入新車型等方式,調整產品線,走轉型發展之路,推動汽車產業提質擴量。
成都經開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區內主力車型繼續保持良好勢頭。一汽豐田普拉多增長98.1%,一汽-大眾速騰銷量同比增長26.7%,捷達增長15.8%,沃爾沃S60L增長12.1%。
同時,新能源車放量擴產。新能源汽車完成量2257輛,同比增長1530輛,實現了倍增發展;實現產值6.7億元,同比增長3.2億元,增幅91.4%。其中,自主品牌川汽野馬電動汽車達到歐洲標準。
實際上,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城,成都經開區在新能源汽車的改革發展,已經探索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徑。在成都經開區,一批新能源汽車企業不斷地改革創新,在新興領域打造出了獨具特色的一片天地。
比如,川汽野馬汽車於2012年開始研發並生產T70EV這款國內首個電動SUV,時速可超過120公里,續航里程超過220公里,外形借鑒自己的產品T70越野車,目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與此同時,面對汽車產業形勢以及底特律的教訓,成都經開區汽車產業投資服務局有關人士也表示,在發展汽車產業的同時必須考慮長遠,要有前瞻性,產業要有競爭力,要有自主研發的能力,要有創新能力,要進行汽車全產業鏈的發展。
目前,成都經開區以汽車產業為重點的研發機構達160家,高新技術、創新型企業139家。比如,馬爾克斯光電、哈曼多媒體等高端研發項目,孔輝底盤測試中心、四川裝備制造信息中心等公共技術平臺,瑞士SGS、德國TUV等檢測認證服務平臺。
不僅如此,在汽車產業為主導產業的情況下,成都經開區還未雨綢繆,打造除汽車產業外的新經濟增長點,航天九鼎科技、拓鑫玄武巖、陵川特工等企業,結合成都經開區產業實際,轉型與汽車產業對接,將軍品專向民品,加強與航天七院、兵裝集團、中物院合作,規劃建設軍民融合示範園,大力發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