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股轉系統:流動性一攬子解決方案正有序系統推進

“新三板是一個年輕的市場,面臨的問題可以視為‘成長的煩惱’,要在更長的周期去看待新三板的發展。”在新三板在線主辦的2016年新三板峰會上,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股轉系統”)掛牌業務部副總監尹舒表示,未來股轉系統會加緊推進差異化制度安排、研究針對流動性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優化市場管理、強化市場監管。其中,盤後大宗交易制度、非交易過戶制度、私募基金機構參與做市業務等業務目前都在系統有序、蓄勢待發。

回顧新三板的過往發展時,尹舒概括為“有成績也有不足”。其介紹,新三板市場目前規模顯著增長、市場結構持續優化,有效提高了中小微企業的直接融資,促進去杠桿、降成本。此外,並購重組和人才激勵制度也幫助掛牌企業加快創新發展。

更為直接的影響,在部分指標上更為明晰。根據新三板2015年年報數據,掛牌企業去年平均營業收入1.64億元、平均同比增長17.46%;平均凈利潤、每股收益為1294萬元、0.3元,平均同比增長41.75%、36.36%。逾八成的掛牌企業去年實現盈利,超過六成的掛牌企業營收、凈利潤上漲。

“在市場發展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新三板的發展不可避免的面臨著挑戰。討論比較多的是流動性不足、價格發現功能不充分、監管如何適應海量需求等。”尹舒對於市場對於新三板的擔憂和顧慮直言不諱,並表示新三板目前正處於“再思考,再出發的階段。”

對於“後分層時代”新三板下一步的監管工作重點,尹舒表示,將逐步落實掛牌公司分層管理的差異化制度安排。具體而言,將在前期分層管理工作經驗和已經開展的工作的基礎上,推進差異化監管和服務。

其中,將推動創新層掛牌公司進一步規範公司治理,切實加強信息披露、發行融資和並購重組的監管,整體提升掛牌公司規範化水平。還將在此基礎上探索優先在創新層引入公募基金,落實儲架發行和授權發行等制度。與此同時,還要對基礎層掛牌公司加強服務和引導。引導基礎層掛牌公司加強公司治理,優化信息披露制度,加強公司業務培訓。

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問題已是老生常言,且依然是監管工作的重點。在此之前,針對中小微企業股權集中度高,以及新業務、新技術、新模式定價難等問題,已經推出了做市業務。截至上半年,做市交易總額為491.17億元,占全市場成交額的56.2%。

在尹舒看來,經過兩年時間,做市業務盡管還存在一定問題,但是對改善市場流動性和定價能力有相當大的正面作用。但新三板當前也同樣面臨掛牌企業質量不高、投資者結構單一、主辦券商組織交易能力亟待改善、市場研究服務不足、交易制度等待改善等問題,並有可能會成為影響市場流動性的因素。

針對仍備受爭議的新三板流動性問題,尹舒表示,股轉系統已經研究一攬子解決方案,提高市場的定價能力。其中,股轉系統將大力提高掛牌企業質量、增強做市商組織交易和定價的能力;加快改革交易制度,包括改革協議轉讓方式、優化做市轉讓方式、建立健全盤後大宗交易制度和非交易過戶制度,同時積極推動私募基金機構參與做市業務的試點,“這些工作都在系統有序的推進過程中”。

差異化制度安排和一攬子流動性解決方案蓄勢待發,另一方面,市場監管和公司治理等長期工作也全面加碼。

尹舒強調,新三板目前定位明確,但也有不適合這個市場的企業來掛牌,以及募集資金沒有投向實體經濟的現象。股轉系統下一步將制定掛牌準入的負面清單,重點支持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限制產能過剩的淘汰產業,逐漸建立分行業的差異化信息披露制度。而就在本周,股轉系統已經發布了針對金融業的信息披露指引,“分行業、差異化的信息披露已經開始實施”。

而市場監管的收緊起步更早,且已初見成效。尹舒稱,今年以來股轉系統已開展了對掛牌公司資金占用的專項清理工作,建立了年報問詢制度、加大對年報發現問題的監管力度,發布了內核指引。上半年一共對27家掛牌企業和相關主體實施了自律監管措施,對2家沒有披露年報的掛牌公司強制摘牌,對投資者采取監管措施達到了475人次。

“下一步,股轉系統會推進自律規則的全面修訂和制定工作,進一步明確各類違規行為和監管措施的對應關系,使市場主體明白什麽是紅線、觸碰紅線有什麽後果。”尹舒介紹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0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