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新地郭三少睇兒童書悟大道理 李華華

2010-7-15  AD





 

由細聽到大,「書中自有黃金屋」,阿媽成日都叫你睇多啲書,話開卷有益。估唔到近年嚟,大家只記得「書中自有顏如『肉』」!呢幾年嘅書展,大家都將焦點放響一班o靚模嘅寫真度,對於真正嘅主角──好書,已經冇咁留意嘞!

好 在,香港仲有人真係認真睇書,仲會認真推廣o忝,新地(016)副主席郭炳聯就係其中之一。郭三少近日就喺新地贊助嘅《讀書好》雜誌中,推介咗6本書畀大 家睇(見表)。作為生意人,華華以為郭三少只會睇啲管理呀、金融類嘅書啦,估唔到佢推介嘅6本好書當中,亦有勵志書同哲理書喎!

郭三少仲話 要買番套《丁丁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intin)嚟睇,唔通佢想仿效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咁,放一套喺床頭?原來……郭三少童心未泯睇細路仔書係有原因o架,佢喺訪問入面話,唔少兒童書都會包 含一啲人生道理同價值,大人睇可以開解自己,重新記起人生大道理,屬於心靈雞湯嘅一種。唔知郭三少睇《丁丁歷險記》,又會領悟到咩大道理呢?

郭炳聯好書推介

A Demon of Our Own Design

作者:Richard Bookstaber

 

Love and Respect

作者:Emerson Eggerichs

 

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作者:Harold S. Kushner

When All You've Ever Wanted Isn't Enough - The Search for a Life That Matters

作者:Harold S. Kushner

 

Good to Great

作者:Jim Collins

 

How the Mighty Fall

作者:Jim Collins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78

2011年最狂熱的網路傳教士 社群新秀林之晨為創業者鋪設星光大道

2011-2-28  TWM




獲︽紅鯡魚︾肯定

鼓 舞之初創投擴大投資規模對於台灣發展網路的速度及想法,林之晨也一直抱著批判的態度。例如,對首都台北市在網路的開放速度,他就非常不以為然。林之晨舉 例,最近紐約市推動第二屆的網路創意大賽︵BigApps 2.0︶,由於政府有很多公共的資料,但不見得有人力可以開發這些資料的用途,因此,紐約市長便開放這些資料,並舉辦一個創意比賽,讓大家把這些資料做成 各種有用的服務。這個活動獲得網友的熱烈參與,並讓紐約市近兩年的網路創業投資案件大幅增加,﹁紐約市辦這個活動,花不到幾萬美元,但引起的效果卻是數 千、數萬倍!﹂﹁想想看,政府資訊公開後,會有多少好處。﹂林之晨舉例,若公布每輛計程車的車牌號碼與駕駛人的名字,每位乘客上車時就能透過手機上網,輕 易查到名字與車號是否相符,乘車的安全性就增加了;乘客也可留言對此次搭車服務的滿意程度,車隊也可以立即取得顧客回饋的意見。

此外,台北市每家餐廳的衛生資料、每家電影院的安全資料,若都可以公布,不僅可以讓民眾有選擇,更可以讓全民來監督,政府不就可以大幅減少人力浪費?

不 信邪的林之晨,也曾寫一篇文章寄給馬英九總統,文章題目為﹁馬總統,我們需要一個CIO︵資訊長︶﹂,內容是談到台灣在網路資訊的觀念,都還停留在十幾年 前,希望馬總統可以設一位CIO。結果,總統府給他一個email的回信,簡單地寫了兩句話:﹁謝謝你轉貼網路文章,我們會參考。﹂林之晨說,收到這封回 信,讓他心裡覺得很不舒服。﹁文章就文章,為何要用﹃網路文章﹄這個字眼,好像網路文章品質比較差,我覺得他們很明顯流露出貶低網路的想法。﹂近來,之初 創投聲名大噪,因為獲得︽紅鯡魚︾選為亞洲網路百強的里斯特︵Richtor︶,正是之初創投輔導創業的團隊,市場目光開始注意到Mr. Jamie,也開始有人願意注意聽他在說什麼。這對林之晨是很大的鼓舞,未來他計畫將之初創投管理的資金,從一億元增到二億元,擴大投資規模。

身 高一八一公分的林之晨,在台大就參加籃球校隊,如今每周還會找幾位合夥人及網路業好友,一起到師大附中打籃球。在場中,他永遠是那位滿場飛的拚命三郎;在 場外,他就扮演拚命帶著網路創業好友往前衝的角色。﹁我永遠都是主張liberal︵自由開放︶的人,在網路創業裡,更應該如此!﹂

林之晨

出生:1978年

現職:之初創投創辦人及合夥人經歷:碩網資訊(Intumit)、Sosauce.com網站創辦人學歷:紐約大學史騰商學院MBA

成功三祕訣

一、顛覆傳統創投業作法,用育成與創投培育網路新生代。

二、認真經營網誌,提供網路發展的批判與建言。

三、回答每位網友留言,並將流量導引給友好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8

2.大道至簡 心悅向日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4b5010102dymx.html

 

=====整理了與最好的朋友之前探討的一些關於企業、價值、人生、為人、處世的觀點。一共49個觀點,有時候我的觀點僅限於一句話。說來很奇怪,探討僅限於他簡短博文所涉及的問題,而我只是負責評論。沒有說明朋友的名字,是因為他很謹慎,今日起,拿出來一起分享。=====


2.大道至简    投資視為「道」。所謂「為學日增,為道日減」,當我們意識到「少而精」,可能才能真正做到——大道至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43

Free:「黑客文化」下的「生存大道」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9/05/232097.html

你想過這樣的手機資費套餐嗎:無限通話、無限短信、無限彩信、無漫遊、無限流量(超過3GB之後降速)……一般來說,這種套餐在美國要100美元/月以上,還要和運營商簽訂2年的合約。在中國,起碼要888塊一個月才能享受這樣的待遇。在法國,移動運營商Free只要25美元(即19.99歐元),而且沒有合約期限!

在法國,普通手機用於每個月智能手機資費套餐都在57-82美元左右(即45-65歐元),而且免費通話時間也比較少。為什麼Free敢提供如此低價的移動服務?其實,Free公司在技術、營銷手段、財務方面耍了些「小花招」。Free的企業文化是「黑客文化」,Free在大運營商之間生存並走出一條大路的例子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事實上Free並不是近幾年才興起的公司,在成為移動運營商之前,Free就是一家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它用技術在市場上和競爭對手抗衡。2002年,Free成為法國第一家向用戶提供三網融合的服務提供商,還向法國人提供不限時間的VoIP電話服務,每月只收取29.99歐元。

Free對自己的業務非常有信心,光VoIP和三網融合就讓它賺足了資本。然而競爭對手依靠大量的營銷人員和廣告來競爭,沒辦法,Free只好提供超低價資費來吸引用戶。消費者無法阻擋低價的誘惑,紛紛轉向Free,競爭對手無力招架只得降低資費價格,但是造成利潤下降,基礎設施投資也放緩。

當競爭逐漸趨穩之後,市場上就只剩下為數不多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然而市場最大的三家運營商Orange、SFR、Bouygues實力雄厚,能夠輕輕鬆鬆地靠手機資費來綁定用戶。這是Free急需克服的問題。

2009年,法國管理機構ARCEP認為三大移動運營商的存在不利於競爭,於是將第4個3G信號波段以3億美元(2.4億歐元)的價格賣給了Free。Free公司的首席執行官Xavier Niel當即開始向法國消費者宣傳Free將用超低價無限電話短信流量資費來「血洗」整個法國移動市場。

在向法國消費者提供19.99歐元的手機資費套餐之前,Free採取了至關重要的兩步。第一,Free向自己的互聯網用戶捆綁提供無限量撥打電話業務。此舉不僅是Free進軍通訊領域的信號也讓它賺到不少錢。Free順理成章地把資費提高到了35.99歐元,上百萬法國消費者帶來了巨額利潤。手中有了錢,Free就開始投資移動基礎設施。

第二步,Free與Orange簽訂了為期六年價格昂貴的漫遊合作協議。此舉大大地減少了Free在基礎設備領域的投資,可以快速地想用戶提供移動服務,而且也符合了ARCEP訂下的規則「移動業務啟用時必須覆蓋法國30%的人口」。Free還在偏遠地區假設了不少信號塔,加大了信號覆蓋範圍,雖然此舉並不划算。

Free還具有一個其他運營商意想不到的優勢,那就是它擁有「全球最大的無線熱點網絡」。Free公司提供的三網融合方案中的Modem「貓」就是一個熱點,這麼算下來,幾乎覆蓋法國全境。Free用戶的智能手機都可以免費使用這些熱點。

2012年1月,Free推出了19.99歐元的資費套餐。CEO Niel言語激進地說,法國的移動運營商幾乎把消費者像擠牛奶一樣擠幹了。

最後,Free在營銷方面的小花招就是「全額購機」。其他運營商都會推出合約手機、0元手機,但是資費套餐通常都比較貴。而全額購機+超低資費的成本低於0元購機或者合約手機,消費者非常喜歡,所以Free的這一做法逼得其他競爭對手也推出同樣的資費套餐。

開啟移動業務僅僅6個月之後,Free就佔據了法國5.4%的市場份額,也就是擁有了360萬用戶。正如市場預測的那樣,這些客戶全部都是從其他運營商手裡「挖角」挖來的。

然而能否保持客戶數量穩固增長是Free遇到的一大難題。如果想保持技術領先,Free還需要進一步對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尤其是在4G LTE領域。然而超低資費帶來的低收益讓Free心有餘而力不足,錢不夠,LET計劃可能要比其他運營商慢很多。

Free想徹底打破法國移動運營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多虧了「黑客文化」和出眾的服務,Free已經完成了幾年前設定的目標,正在向未來的目標大步邁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014

學習巴菲特2:我們不喜歡熊市,但喜歡熊市帶來的低價格 大道至簡-榮令睿

http://xueqiu.com/1471745203/22279625
巴菲特說,我們不喜歡熊市,但喜歡熊市帶來的低價格。或者大概意思是如此。

很多人認為價值投資者都喜歡熊市,說「熊市,價值投資者的春天」,也往往是以偏概全了。如果一個價值投資者已經是滿倉或者是絕大部分倉位,股市的進一步下跌,也並不會讓他們很開心,甚至也會惋惜自己買的太早了。只是他們深刻理解投資的不完美性,並完全接受它。巴菲特也並不是都買入在最低點附近,往往還是買了後股票繼續大幅下跌,並不是每次都能「抄底」。

人的理性有有限的,投資者重要的是瞭解到自己的有限性,我們有很多心理因素、思考問題的方式讓我們排除熊市,就算一次次證明:在大熊市買入優秀的公司,並長期持有,才能獲得超額的收益。

一是重視短期利益的傾向。我們人類在各種決策中,很多都關注短期利益,比如對於一個2、3歲的孩子,你給他兩顆糖,讓他今天吃一個、明天吃一個,實驗的結果往往是絕大部分孩子今天就把兩顆糖都吃了。對於很多投機者,你跟他講長期投資,他往往說「長期人都死了」、「人生苦短」等這樣的理由來反駁你,短期享樂是人的天性。目光長遠,不愛享樂的人,成就一番事業的概率更大。在投資領域,也是一樣。

二是重視理由的傾向。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自然現象,也往往會尋找理由,要不這樣就會迷茫,不知所措。這樣我們很容易理解會有那麼多的宗教、傳說、迷信、圖騰崇拜等。我們要讓自己過得舒服,往往非得找個理由。在投資領域,我們不得不跟不確定性打交道,重視理由的傾向也明顯的存在。比如股市的下跌,很多人更關注為什麼下跌,而不是去關注所投資或者想投資的公司是否被低估,就算明顯低估了也視而不見,因為他們找到了很多理由還支撐股市進一步下跌,比如宏觀經濟、資金量、交易量、戰爭、傳染病等,並會把這些理由造成的影響放大。

巴菲特說,我們不喜歡熊市,但喜歡熊市帶來的低價格。

一方面的意思是更強調低價格對投資者的意義,也是他關注的重點。因為對於想買入的公司,他很早就關注了,只是價格太高,沒有買入的機會,當熊市來臨時,不高興的買入還能做什麼?

另外,巴菲特對股市下跌的原因不會非得要一個理由,這不是他關注的重點。股市下跌和上升的原因,往往很複雜,沒有人能長期的、持續的判斷準確。人要變得有智慧,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性是必須的,我們不會什麼都能做的很好,不管你有多聰明。對於巴菲特來說,把握企業價值的是否低估的能力要比他預測宏觀經濟、股市漲跌的能力強大的多,聰明人在留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

對於個人投資者,其實可能比機構投資者更容易進行價值投資,更應該喜歡熊市的低價格。因為個人投資者往往還有其他的收入來源,企業及其低估時,還有買入的能力。而像公募基金由於在牛市容易發基金、倉位有要求等原因,做價值投資更難。
榮令睿  2012年5月發於上證·巴菲特研究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55

黃祖斌:股市康莊大道不如指南針和手電筒 黃祖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e1c3e0102ef8e.html

2012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前後,不少個人投資者公佈了自己2012的股票投資業績。去年雖然自己靠著重倉的銀行股、保險股和券商股,略有些收益,但和不少開博客的個人投資者相比,實在是慚愧不已。

 

2012年年底開始,我將極大地改變自己的投資策略。對於股票投資,就像夢境一樣,什麼樣的情況都有可能出現,而且持續的美夢,並不表示未來不會有惡夢。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即使一個人在思維上、心境上具備很好的做美夢的主觀條件,如果睡夢中被子被別人拉走了(對於股市就是碰上了熊市),恐怕也不好做美夢。所以在股市中,能準確判斷大盤的大方向,或是準確地抓住一些行業持續景氣的起點的投資機會,當然可以輕鬆賺錢。不過對股市的走向是比較難以判斷的,我個人對熊市結束時點的判斷,早了一年多。對於行業和個股的機會,抓住的概率,未必比梅西在足球比賽中對射門機會的把握概率。所以,我未來A股投資的主要方向,就是根據一些歷史數據顯示有效的投資策略,而較少地減小自己的主觀判斷。雖然我對自己的判斷力,還是自我感覺良好,不過顯然入股市是為了賺錢,而不是任何其他的東西。

 

前期通過歷史數據,驗證了一些以往瞭解的投資策略,正好2012年結束,最近10年的測試結果也浮出水面:

 

以下策略投資週期不同,收益率也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半年換一次股票,要比一年換一次股票收益率要高,但4個月換一次,一般也不如半年換一次,唯獨第三種策略除外。

1、第一種策略

每年1231日和630日,根據最新的數據,滿倉買進50只股票,每隻倉位是2%。從2003-2012年,復合收益率超過上證指數16個百分點以上。

 

上證指數

組合

跑贏

2003上半年

9.51%

13.53%

4.02%

2003下半年

0.74%

6.65%

5.91%

2004上半年

-6.55%

-6.72%

-0.17%

2004下半年

-9.51%

-9.07%

0.44%

2005上半年

-14.65%

-16.68%

-2.03%

2005下半年

7.41%

6.09%

-1.32%

2006上半年

44.01%

51.47%

7.46%

2006下半年

59.99%

37.27%

-22.72%

2007上半年

42.80%

114.03%

71.23%

2007下半年

37.72%

53.44%

15.72%

2008上半年

-47.99%

-22.34%

25.65%

2008下半年

-33.48%

-37.01%

-3.53%

2009上半年

62.58%

109.81%

47.23%

2009下半年

10.75%

30.55%

19.80%

2010上半年

-26.82%

-26.94%

-0.12%

2010下半年

17.10%

29.34%

12.24%

2011上半年

-1.64%

1.59%

3.23%

2011下半年

-20.38%

-19.81%

0.57%

2012上半年

1.18%

5.92%

4.74%

2012下半年

1.96%

7.95%

5.16%

年復合收益

5.24%

22.01%

16.77%

 

2、第二種策略

換股時間和策略同上。年復合收益率超過上證指數近19個百分點。

 

上證指數

組合

跑贏

2003上半年

9.51%

15.68

6.17%

2003下半年

0.74%

7.63%

6.89%

2004上半年

-6.55%

-4.05%

2.50%

2004下半年

-9.51%

1.21%

10.72%

2005上半年

-14.65%

-10.18%

4.47%

2005下半年

7.41%

13.88%

6.47%

2006上半年

44.01%

64.97%

20.96%

2006下半年

59.99%

34.15%

-25.84%

2007上半年

42.80%

122.11%

79.31%

2007下半年

37.72%

60.98%

23.76%

2008上半年

-47.99%

-46.93%

1.06%

2008下半年

-33.48%

-27.90%

5.58%

2009上半年

62.58%

105.77%

43.19%

2009下半年

10.75%

30.50%

19.75%

2010上半年

-26.82%

-22.70%

4.12%

2010下半年

17.10%

44.47%

27.37%

2011上半年

-1.64%

-2.68%

-1.04%

2011下半年

-20.38%

-28.25%

-7.87%

2012上半年

1.18%

9.27%

8.09%

2012年下半年

1.96%

1.95%

-0.02%

年復合收益

5.24%

24.20%

18.96%

 

 

3、第三種策略。選取符合條件的個股(數量不限),4月底(一季報公佈完畢),8月底(中報公佈完畢),和年末三次換股。年復合收益率超過上證指數近22個百分點。

 

上證指數

組合

跑贏

20031-4

12.06%

14.14%

2.08%

20035-8

-6.54%

-1.56%

4.98%

20039-12

5.28%

12.08%

6.80%

20041-4

6.58%

6.40%

-0.18%

20045-8

-15.89%

-3.53%

12.36%

20049-12

-5.63%

-3.53%

2.10%

20051-4

-8.48%

-6.91%

1.57%

20055-8

0.21%

-1.98%

-2.19%

20059-12

0.15%

2.51%

2.36%

20061-4

24.04%

32.99%

8.95%

20065-8

15.17%

30.33%

15.16%

20069-12

61.31%

38.97%

-22.34%

20071-4

79.65%

112.93%

33.28%

20075-8

35.86%

60.75%

24.89%

20079-12

0.82%

11.40%

10.58%

20081-4

-29.81%

-18.03%

11.78%

20085-8

-35.09%

-42.12%

-7.03%

20089-12

-24.05%

-18.03%

6.02%

20091-4

36.07%

60.22%

24.15%

20095-8

7.68%

11.28%

3.60%

20099-12

22.84%

49.29%

26.45%

20101-4

-12.41%

-8.21%

4.20%

20105-8

-8.08%

-2.06%

6.02%

20109-12

6.42%

8.64%

2.22%

20111-4

3.68%

8.18%

4.50%

20115-8

-11.82%

-10.22%

1.60%

20119-12

-14.33%

-16.67%

-2.34%

20121-4

14.10%

13.26%

-0.84%

2012年年5-8

-14.56%

-8.75%

5.81%

20129-12

10.82%

22.03%

11.21%

年復合收益

5.24%

27.16%

21.92%

 

   這就是股市中奮鬥的指南針和手電筒,這比走在股市中的康莊大道上還要好,因為顯然牛市總是比較少見的,而且以上三大策略,在股市上漲期間,漲幅普遍明顯高於指數。未來我需要做的,就是堅持按以上策略選股,中期持股並換股即可。

 

   其實以上策略我知道好幾年了。以第一個策略為例,網上發現有網友公佈這個策略後,興奮不已地對老婆講這個,但並沒有進一步關注。所以我估計多數人就是知道這些策略,離真正掌握也差得很遠。否則以上策略收益率高於巴菲特,但為什麼只有很少的人在股市中能持續地賺錢?我看未來我有了子女,不上學都是可以考慮的。多數人上學無非就是為了謀生。當然,這點小錢不值一提。未來有條件後,我還是要通過私募基金來實踐這些策略,並不斷髮展之,在我有生之年,完全有可能掌管規模100億元以上的私募或公募基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401

價值投資的「大道理」之作——《投資最重要的事》書評 江怡曼

http://xueqiu.com/3423164541/23092046
在我看來,巴菲特的粉絲總是有很多共同點——比如,將巴菲特親切地稱呼為「老巴」、對巴菲特的經典投資案例熟悉得滾瓜爛熟、言銀行股必提巴菲特買富國銀行的「傳奇」故事等。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將價值投資奉為「名門正派」,而把「技術」、「投機」、「短線」之類堅定地歸為「旁門左道」。

鑑於資本市場上自稱為價值投資者的人數量眾多,出版社也懂得投其所好,《投資最重要的事》就是此類著作,作者是橡樹資本的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

至於書的內容,我覺得更像是作者的心得手記,就是工作了一段時間將自己的感悟總結起來,上升到一個高度,形成了理論。所以,這本書讀起來似乎都是「大道理」,而鮮有看到真刀實槍的鮮明案例和詳細細節。

比如,「記住,你的投資目標不是達到平均水平;你想要的是超越平均水平。因此,你的反應與行為必須與眾不同。簡而言之,保持正確可能是投資成功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你必須比其他人做得更加正確……其中的含義是,你的思維方式必須與眾不同。」

作者把這種思維稱為是「第二層思維」,「第一層次思維單純而膚淺,幾乎人人都能做到,第二層思維深邃、複雜而迂迴。」

還有該書中非常有名的「鐘擺理論」——「證券市場的情緒波動類似於鐘擺的運動,雖然弧線的中點最能說明鐘擺的『平均』位置,但實際上鐘擺停留在那裡的時間非常短暫。」這個比喻相當生動,但它想說的無非是我們在中學政治課上學到的「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對於此類「大道理」,我想也有幾個特點——首先,它肯定不會是錯的;其次,看得到的是結果,看不到的是過程和細節,而對一位想學習的人來說,細節才是最重要的;再次,你就算知道了、明白了、領悟了,基本上也派不上用場。

就像一位年輕人初出茅廬去向一位名師學劍,名師告訴他「手中無劍勝有劍」這樣高度凝結的智慧,可是年輕人會知道接下來到底該怎麼練劍嗎?

說到價值投資,我之前也躍躍欲試了一次,大概是兩年之前。我選中的標的是交通運輸板塊,當時想這些公司的資產多豐厚啊,估值多低啊,現金流多充沛啊,關鍵是多有價值投資的范啊,於是人舍我取,人走我進,並為自己的「逆向投資」操作深感自豪。

後來,這只股票沒什麼動靜,我就賣了它。現在,兩年過去了,我去看了下那隻股票的價格——5元左右,居然還是5元左右,和兩年前相比,幾乎是一模一樣,紋絲不動!如果持有這只股票兩年,它不會給投資者帶來撕心裂肺的下跌之痛,但卻會帶來秋至落葉滿地的無限惆悵和鬱悶之感。

而我近期做得比較好的股票還是煤炭股,它的上漲是那麼幹淨、利落、理所當然,當然很重要一點是乘了大盤上漲的「東風」。這讓我想到曹仁超在《論勢》中提到的核心思想——投資,就應當「順勢而為」。

順勢而為和《投資最重要的事》裡提到的逆向投資差距似乎有點遠,但對大部分投資者而言,逆向投資畢竟太難把握,順勢而為相對來說就更容易把握一些。

當然,說了這麼多,我的意思也並非此書無價值。看書的標題,我認為作者既然取名「The most important thing」,中文名既然也叫做「最」重要的事情,作者只需要告訴讀者「一件」事情就可以。而其實作者很有誠意地寫了幾十條投資中「最」重要的事情,答案就在第240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0393

查理.芒格人類誤判心理學之十四: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大道至簡-榮令睿

http://xueqiu.com/1471745203/23286984
芒格夫婦曾經養過一條溫順而善良的狗,這條狗會表現出犬類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只有一種辦法能讓這條狗咬人,那就是在給它喂食的時候,把食物從它嘴裡奪走。如果你那麼做的話,這條友善的狗會自動地咬你。它忍不住。對於狗來說,沒有什麼比咬主人更愚蠢的事情。但這條狗沒辦法不愚蠢,它天生就有一種自動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不知各位什麼反應,我覺得這是一個讓人震撼的案例或故事。

人類最典型的關於被剝奪的超級反應,莫過於失戀。有人說愛情是盲目的,其實很多人失戀後往往做的事情更盲目,我們可以回頭想想,誰沒有年輕過。經常聽到戀人分手後,由愛變恨,一方把另外一方致傷、致殘甚至致死,甚至還經常看到失戀後殺了對方的愚蠢事件報導。這裡面有三分的愛恨情仇都抬舉事件當事者,更多的可能就是他被剝奪的超級反應傾向——失去了自己好像曾經擁有的美好的東西,哪怕他們根本沒有經過的所謂的美好,甚至就算繼續相戀是否真的美好都不知道。讓一方做出愚蠢事件的原因,不是真實的失去愛人,而是被剝奪的超級反應,是人自私、嫉妒等心理的暴露。因為失去愛人只會讓人痛苦,不會反目成仇甚至殺人。在被剝奪的超級反應方面,人往往跟芒格家的狗沒有本質的區別。

再說跟錢有關的超級剝奪傾向。《金錢遊戲》有一個案例:

路人甲在A電影院買票,剛好是第1000名購票者,根據相關活動安排獲得獎勵100美元。

路人乙在B電影院買票,剛好是第10001名購票者,根據相關活動安排獲得獎勵200美元。

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出,路人乙要比路人甲更開心,如果是兩個性情差不多的人,實際上可能也是這樣。可路人乙開心了不到10分鐘,當他知道自己前面的第10000名購票者獲得10000美元獎勵時候,他的開心可能迅速無影無蹤,可能後悔自己為什麼不快走幾步,後悔自己曾在路上蹲下來繫鞋帶等等,甚至比自己什麼獎勵都沒有得到還難過。這也是一種被剝奪帶來的超級反應傾向行為。

我們人類往往有一種「反現實思維」,就是當事情發生後回過頭來看,一切事件的發生都是確定的,概率是100%。而這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問題在於事後我們很容易忘記當時決策面臨的窘境以及眾多的不確定性,所以會出現那麼多的「事後諸葛亮」。比如路人乙根本不知道自己可能是第幾個購票者,甚至連電影院當時是否有獎勵活動等都不清楚,所以沒有理由因為是否獲獎而做路上做「要否快走幾步」、「是否要蹲下來繫鞋帶」這樣的決策。這種差一點就獲獎、差一點就能贏的感覺,能害死人,是典型的剝奪帶來的超級反應,賭博相關的場所往往利用人性的這個弱點,來引誘賭徒上鉤並連續押注,查理舉了老虎*機的例子,比如還有很多民工最樂於購買的彩票,8個數字相同的概率要遠遠低於7個數字相同的概率,但很多買到7個數字相同的彩票,往往認為自己離中獎僅僅只有一步之遙,遺憾之情難以言表。

在股市中,很多人因為錯失了漲停板而大發脾氣,好像這些漲停板本來就是他們囊中之物,特別是他們曾經關注過這個公司,更讓他們有一種已經失去的錯覺。另外,很多人會因為自己在股市的低點沒有買入或者買入的倉位過低而後悔不已。這也是「反現實思維」,回過頭來看,當時抄底成功的概率100%,肯定會成功,而往往忘了當時面臨眾多的不確定性、股市悲觀的預期甚至自己心理的糾結和猶豫不決等。其實就算再下跌到悲慘的程度,給你個抄底的機會,你也很可能不會成功抄底,那目前又有什麼好後悔的?所以我說,給你在低點買入信心的是對公司和價值的理解,而不是對短期漲跌的判斷;承認不確定性,拋棄這種不切實際的「反現實思維」,才能讓人更理性些、更從容些。
                                                                             榮令睿  20130315
=====================================================

查理.芒格

一個人從10美元中得到的快樂的份量,並不正好等於失去10美元給他帶來的痛苦的份量。也就是說,失去造成的傷害比得到帶來的快樂多得多。除此之外,如果有個人即將得到某樣他非常渴望的東西,而這樣東西卻在最後一刻飛走了,那麼他的反應就會像這件東西他已經擁有了很久卻突然被奪走一樣。我用一個名詞來涵括人類對這兩種損失經驗(損失已有的好處和損失即將擁有的好處)的自然反應,那就是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人們在表現出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小題大做而惹來麻煩。他往往會對眼前的損失斤斤計較,而不會想到那損失也許是無關緊要的。例如,一個股票賬戶裡有1000萬美元的人,通常會因為他錢包裡的300美元不小心損失了100美元而感到極端的不快。

芒格夫婦曾經養過一條溫順而善良的狗,這條狗會表現出犬類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只有一種辦法能讓這條狗咬人,那就是在給它喂食的時候,把食物從它嘴裡奪走。如果你那麼做的話,這條友善的狗會自動地咬你。它忍不住。對於狗來說,沒有什麼比咬主人更愚蠢的事情。但這條狗沒辦法不愚蠢,它天生就有一種自動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人類和芒格家的狗差不多。人們在失去——或者有可能失去——財產、愛情、友誼、勢力範圍、機會、身份或者其他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時,通常會做出不理性的激烈反應,哪怕只失去一點點時也是如此。因此,因為勢力範圍受到威脅而發生的內耗往往會給整個組織造成極大的破壞。正是由於這個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存在,傑克·韋爾奇長期致力於掃蕩通用電氣中的官僚作風是很明智的行為。很少企業領袖在這方面做得比傑克·韋爾奇更好。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通常能夠保護意識形態觀點或者宗教觀點,因為它能夠激發直接針對那些公開質疑者的討厭/憎恨心理傾向。這種情況會發生,部分原因在於,這些觀點現在高枕無憂,並擁有強大的信念維護體系,而質疑者的思想若是得到擴散,將會削弱它們的影響力。大學的人文社科院系、法學院和各種商業組織都表現出這種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團體意識,他們拒絕幾乎所有和它們自身的知識有矛盾的外來知識。當公開批評者是一位從前的信徒,那麼敵意會更加強烈,原因有兩個:(1)遭到背叛會激發額外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因為失去了一名同志;(2)擔心那些矛盾的觀點會特別有說服力,因為它們來自一個先前的同志。前面提到的這些因素有助於我們理解古代人對異教徒的看法。數百年來,正統教會基於這樣的理由殺害了許許多多異教徒,而且在殺死他們之前通常還會施以酷刑,或者乾脆就將他們活活燒死。

極端的意識形態是通過強烈的方式和對非信徒的極大敵意得到維護的,這造成了極端的認知功能障礙。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我認為這種可悲的結果往往是由兩種心理傾向引起的:(1)避免不一致性傾向;(2)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有一種辦法能夠化解這種受到刻意維護的團體意識,那就是建設一種極端講禮貌的文化,哪怕雙方的意識形態並不相同,但彼此之間要保持彬彬有禮,就像現在美國最高法院的行為那樣。另外一種方法是刻意引進一些對現在的團體意識抱懷疑態度而又能力突出、能言善辯的人。德雷克·伯克(註:德雷克·伯克,1930—,美國律師和教育家,哈佛大學前校長)曾經成功地改變了一種造成糟糕後果的團體思維。他在擔任哈佛大學校長期間,否決了不少由哈佛法學院那些意識形態很強的教授所推薦的終身教職人選。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景觀哪怕損失了一度,有時候也足夠引起讓鄰居反目成仇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我買過一座房子,原來的房東和他的鄰居因為他們之中一人新種了一顆小樹苗而結下深仇大恨。

正如這兩個鄰居的事例所展現的,在某些規劃聽證會上,有些鄰居為了某些細枝末節的事情而吵得不可開交,表現出非理性的、極端的被剝奪超級反應,看到這樣的事情可不會令人愉快。這種糟糕的行為促使有些人離開了政府規劃部門。我曾經向一位工匠買過高爾夫球杆,他原本是個律師。當我問他以前從事哪方面的法律工作時,我以為我會聽到他說「婚姻法」,但他的答案是「規劃法」。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對勞資關係的影響是巨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發生的勞資糾紛中的死亡事件,絕大多數是在僱主試圖削減工資時造成的。現在出人命的情況比較少見,但更多的公司消失了,因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提供兩種選擇,要麼工資降低——而這是不會得到同意的——要麼企業死掉。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促使許多工人抵制降薪計劃,而往往工人接受降薪對他們本身更有好處。

在勞資關係以外的地方,剝奪人們原本擁有的好處也是很難的。因此,若是人們能夠更加理性地思考,在潛意識層面上更少受到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驅使,許多已經發生的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也是導致某些賭徒傾家蕩產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它使得賭徒輸錢之後急於扳平,輸得越多,這種不服輸的心理就越嚴重。其次,最容易讓人上癮的賭博形式就是設計出許多差點就贏的情況,而這些情況會激發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有些老虎*機程序設計者惡毒地利用了這個人性弱點。電子技術允許這些設計者製造出大量無意義的「BARBAR-檸檬」結果,這些結果會促使那些以為自己差點贏得大獎的蠢貨拚命地繼續加注。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常常給那些參加公開競拍的人帶來很多損失。我們下面就要討論到的「社會認可」傾向促使競買者相信其他競買者的最新報價是合理的,然後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就會強烈地驅使他去報一個更高的價格。要避免因此而在公開報價拍賣會上付出愚蠢的價格,最佳的辦法是巴菲特的簡單做法:別去參加這些拍賣會。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和避免不一致性傾向通常會聯合造成一種形式的經營失敗。在這種形式的失敗中,一個人會耗盡他所有的優質資產,只為徒勞地試圖去挽救一個變得很糟糕的投資項目。要避免這種蠢事,最佳的辦法之一是趁年輕的時候好好掌握打撲克牌的技巧。撲克牌的教育意義在於,並非全部有效的知識都來自正規的學校教育。

在這裡,我本人的教訓可能很有示範意義。幾十年前,我曾犯過一個大錯誤,而犯錯的部分原因就是我在潛意識中受到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影響。當時我有個股票經紀人朋友給我打電話,說要以低得離譜的價格賣給我300股交易率極低的貝爾裡奇石油(Belridge)公司的股票,每股只要115美元。我用手頭的現金買下了這些股票。第二天,他又想以同樣的價格再賣給我1500股。這次我謝絕了,部分原因是我沒那麼多現金,只能賣掉某些東西或者舉債才能籌到所需的173000美元。這是個非常不理性的決定。當年我生活很好,也不欠債,買這只股票沒有賠本的風險,而同樣沒有風險的機會並不是經常有的。不到兩年之後,殼牌收購了貝爾裡奇石油公司,價格是大約每股3700美元。如果我當時懂得更多心理學知識買下那些股票,我就能多賺540萬美元。正如這個故事所展示的,人們可能會由於對心理學的無知而付出昂貴的代價。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對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定義太寬泛,把人們失去即將得到的好處的反應也包括在內,比如說那些老虎*機玩家的反應。然而,我認為我對這個傾向的定義還應該更加寬泛一些。我提議為這種傾向下更寬泛定義的理由是,我知道有許多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在公司市值獲得巨大增長之後從來不賣掉或者送掉哪怕一股股票。這種反應有些是由理性的計算引起的,而有些肯定是由如下幾種因素引起的:(1)獎勵超級反應;(2)避免不一致性傾向造成的「維持現狀偏見」;(3)自視過高傾向造成的「稟賦效應」。但我相信他們這麼做最主要的非理性原因是受到某種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驅使。這些股東之中有許多人無法忍受減持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的想法。部分原因在於,他們認為這只股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減持它無異於自貶身份;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擔心把股票賣掉或者送掉之後,他們就無法分享未來的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57

上市夢終不還,第七大道董事長清退出局,頁游路在何方?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9571.html
今日,第七大道董事會向全體員工發送郵件稱,暢遊已與公司原管理層股東簽署協議,收回全部28.074%的股權,加上此前暢遊所持有第七大道71.926%股份,至此第七大道已成為暢遊的全資子公司,伴隨的則是第七大道董事長曹凱「因個人原因」提出辭職,接替該職位的則是搜狐暢遊總裁陳德文,同時他還兼任第七大道代理CEO一職。

上市夢,終不還?

早在2011年,搜狐暢遊已併購第七大道68.258%的股權,據公開資料,此次交易對價包括6,826萬美元現金及最高不超過3,276萬美元的額外浮動。

該協議中還表明如果第七大道的業績表現達到約定的標準,並且第七大道在2014年之前在納斯達克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或者香港交易所完成首次公開募股,其非控制性股東有權將持有的股票以提前約定的價格出售給暢遊,認沽期權將於2014年到期。

第七大道

而就在去年搜狐二季度財報發佈後,搜狐和暢遊公司聯合宣佈,暢遊控股的網頁遊戲子公司第七大道計劃以保密提交的方式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草案。大背景,則是在2012年上半年,「頁游」整體規模在收入貢獻高達38.2億元,增速達到46.7%,同期用戶也增長了27.7%。

遺憾的是,不僅網遊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地位已今非昔比,市盈率普遍不高,如今隨著手游聲音的日益高漲,頁游那種「今日圈錢,明日散」的風範也使得玩家正在主逐步轉移,儘管業內普遍預測「頁游」市場在2013年規模將破100億元,但資本市場通常只認前景,不認錢,否則也不會出現九城那現金流高於市值的笑話了。

此前對於第七大道上市的具體目的,搜狐暢遊的首席財務官何捷曾表示「主要是為第七大道的股票創造一個公開市場以及通過提供股權激勵來吸引和挽留優秀員工。」

如今在管理層股東股票清盤後,這一目的恐怕也不在站得住腳,而認沽期權的行權,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第七大道上市的破產,或者說即便上市也很難達到當初的行權價格。

 

下一步怎麼走

 

上市的路在變窄,但不意味著,頁游便沒了出路,畢竟頁游的現金流就在那裡,有增無減,那踢好了上半場的頁游,該如何演繹好下半場的精彩呢?

首先,借殼國內。37wan投奔了大唐,掌趣科技也在收購頁游公司「動網先鋒」後股價近乎翻番,考慮到國內二級市場對於互聯網概念的無限追捧,且概念股較為稀缺,在前輩們帶了個好頭的前提下,後來者恐怕將蜂擁而至。

其次,向平台發展。走向平台總是沒錯的,特別使擁有研發能力的平台更為稀缺,隨著大平台商、力量入口的步步強勢,話語權的爭奪,成為了頁游研發商所關注的問題。

最後,借雞生蛋。雖然遊戲一直是廠商最好的現金牛業務,但除了幾家已經上市的企業外,多還是用來當主業務的輸血機器。那頁游公司是否可以在內部鼓勵創新呢,這相比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46

每月2萬元 也能走出致富康莊大道 平凡會計姊靠基金賺1000萬

2013-05-27  TWM
 
 

 

一個月薪三萬多元的小會計,靠著每月定期定額二萬元買基金,卻能在49歲時,賺進一千萬元,其中一檔基金獲利更高達600%!

高職畢業的廖秋美投資基金致富的故事,值得廣大的基金小資族品味再三。

許多人抱著不求甚解的態度投資基金,錯把高風險基金當保本資產,卻把保本的債券基金當短線進出標的。

這次報導,不僅徹底解構目前最讓台灣投資人趨之若鶩的高收債基金,《今周刊》也邀集基金達人嚴選15檔標的,滿足人生五階段的理財需求。

撰文.謝富旭 研究員.楊寶楨在台中市一家小型生物化學公司擔任會計的廖秋美(化名),今年四十九歲,月薪三萬多元;她的先生也是收入普通的上班族。樸實的她,就像一般會計小姐,給人細心踏實卻又平凡無奇的印象。然而,如果深入了解她的話,你會驚訝,這位會計姊,竟然擁有讓絕大部分小資階級豔羨不已的財富水準。

「你問我在基金的獲利??,總的概算下來,應可在台中市不錯地段買到一間房子吧!」記者詢問廖秋美的投資成果時,她這麼回答。而根據廖秋美提供的資料,她的基金投資規模目前約一千五百萬元,累計十幾年來,獲利有一千萬元的水準。

廖秋美投資基金這十幾年來最大的戰果,是在首域中國增長這檔基金上。二○○一年中國上證指數剛剛突破二千點大關時,她帶著一百萬元新台幣赴香港開戶,一口氣單筆買進霸菱中國與首域中國增長這兩檔基金。單筆一次後,廖秋美旋即每月定期定額扣款二萬元,一直持續到○七年上證指數漲到六千點以上,贖回三分之二出場。這一次,讓她嘗到大賺六○○%以上的滋味。

月薪三萬會計變精品店貴婦運用四個理財常識 大賺六○○%贖回三分之二中國基金後,廖秋美轉戰摩根東協與Ciptadana印尼增長,每月各扣款五千元,五年下來,又讓她嘗到大賺二○○%以上的獲利(帳面獲利,仍未贖回)。

「拜基金獲利之賜,我和我先生薪水收入雖普通,卻能每年出國旅行一至二次,迄今去過三十個國家。」她臉上帶著幸福的笑容說,「我喜歡亮晶晶的東西,我們也是法藍瓷、琉園、施華洛士奇水晶店的VIP客戶。」眼前,這位平凡無奇的會計姊,在旅遊與精品上的消費能力,已直逼貴婦級水準。這不是因為廖秋美有個富爸爸(她父親是退伍職業軍人),也不是她擁有超凡入聖的投資密技,竟然只是因為她把四個再簡單不過的基金理財常識,擇善固執地徹底執行,內化成自己的投資心法。

廖秋美畢業於台中家商綜合商業科,三十一年前從學校畢業時,第一份工作是在台中一家機械公司擔任會計。「當年我的月薪是七千元,至少每月拿三千元做零存整付,那時候利息還有八到九%的水準喔!」每當零存整付滿期領回後,廖秋美還透過跟會來加快存錢的速度。「回頭看那段經驗,發覺人生要存第一個一百萬元真的很困難,我大概花了十年才存到自己的第一個一百萬元!如今我深深體會,人生第一個一百萬元最重要意義不在於金額,而是累積過程中所形塑的態度與習慣。」她強調:「一百萬元不會讓你變有錢人,是那種態度與習慣才能讓你變有錢人。」態度養成:把存錢當習慣,就不會亂花錢曾經有月光族的年輕同事向廖秋美抱怨,每個月才賺三萬元出頭,要存二萬元真的很困難。廖秋美說:「當你每個月花二萬多元,變成習慣了,當然很困難;但是,當你每個月存二萬元,把它變成一種習慣,要亂花錢就變成很困難了!」運用零存整付與跟會,讓廖秋美親身體認,存小錢加上複利的力量,就能產生聚沙成塔的財富累積效果。這個小小的好習慣如同一粒種籽般,落入這位平凡會計的生命中,日後終於茁壯成一棵茂盛的財富大樹。

一九九六年,廖秋美進行了人生第一次共同基金投資——買進元富金滿意(後改名為保德信金滿意)與中信全球科技基金(後改名為景順全球科技基金)。當時,高科技是新崛起的產業,台灣電子股正蓄勢待發。

「我那時候會買科技基金的理由很單純,就是感覺很多工作都已經在電腦上執行,筆記型電腦雖不普及,但發覺周遭購買的人愈來愈多。」「簡單來說,我只有一種想法:科技將全面改變人類的生活,這是一股長期的趨勢,不管媒體、還是我去聽的投資講座,都這麼告訴我。」廖秋美先以五十萬元單筆投資兩檔科技基金,然後每個月再扣款一萬元。她說:「運氣不是很好,投資半年多就遇到亞洲金融風暴,我對周遭親友說我投資科技基金被套牢,數度被質疑怎麼傻到投資這種冷門又高風險的產業,還虧損,真的太不小心了!」擇善固執:不求買在低點,只求買對趨勢但即使一買進就套牢,廖秋美認為科技改變人類未來生活是長期趨勢,仍不改其志,持續每月一萬元的扣款不中輟。一直到二○○○年網路股泡沫,科技股不分青紅皂白一路飆漲,她才獲利了結。投資中信全球科技基金四年多下來,獲利超過一百萬元。

這檔科技基金的投資經驗,更讓廖秋美深信一件事:即使是投資的傻瓜,只要跟對趨勢,到後來的獲利也會讓天才嫉妒。於是,贖回後,她積極尋找下一個值得投資的長期趨勢。

○一年廖秋美赴上海旅遊,被當地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嚇了一跳!「開放探親的隔一年,即一九八八年,我就去過大陸一趟了,那時候大陸還很落後。才隔十三年,上海竟發展得比我住的台中市更摩登,我心裡就覺得,上海是個指標,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是一股值得投資的長期趨勢。」她進一步說,「因為台股曾經不到五年就漲十倍,當時已經在一千點上下來來回回長達十幾年的上證指數,起碼也能在未來五到十年漲五倍。」然而,礙於當時的法令,人在台灣的廖秋美想投資中國基金並不方便。為此,她向銀行打聽,可經由香港開戶投資中國基金。於是,○一年她帶著一百萬元在香港銀行開戶,單筆買進霸菱中國與首域中國增長兩檔基金。回台後,每月定期匯二萬元扣款。

剛開始投資中國基金經驗,如同投資科技基金,就遭遇重大利空。「一買進,網路泡沫破滅,沒多久又碰上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我又住進『套房』了。」廖秋美回憶說。

不過,中信全球科技基金的成功經驗告訴她,只要是對的趨勢,堅持下去就會有美好的結果。「開始投資中國基金的前二至三年,看到基金對帳單都是負的,為了不讓情緒受影響,我索性每月對帳單也不看了,每半年只看一、二次!」這一次投資中國基金,讓廖秋美總計前前後後「忍耐」了六年。○六年,中國股市開始發動漲勢,短短不到二年,上證綜合指數大漲六倍之多。

逆向操作:不隨散戶起舞,往往賣在高點看到自己投資六年之久的中國基金獲利六○○%,廖秋美決定先贖回三分之二部位,並聽從香港理專的建議,以三十萬美元,分別投資三檔保本型商品:Brandeaus英國學生宿舍基金、長江實業公司債,以及AXA(安盛人壽)公司債。由於當時買進這三檔保本型商品的殖利率高達七%,奠定廖秋美如今每年可坐收至少五十萬元孳息的另類包租婆財富基礎。

科技基金賣在網路泡沫最高點!中國基金也賣在○七年上證指數突破六千點時最高點!怎麼那麼神?廖秋美是靠什麼方法辦到的?她笑笑說:「我心中有一個由周遭親朋好友團所組的『散戶指標』,這個指標是我買賣基金最主要的依據!」廖秋美喜歡與親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投資理財經驗,也喜歡聽別人的經驗。投資基金過程中,她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她所投資的基金,如果親友間大多表示沒聽過、甚至嗤之以鼻,往往代表潛力十足。如果有親友跟著她買同一檔基金,受不了帳面虧損,向她抱怨要認賠贖回,往往代表這檔基金離底部不遠。如果有一天,平常不太熱中投資的親友,向她表示也要投資同一檔基金,就代表獲利出場的時機成熟了。

「我買中信全球科技基金是如此,中國基金更是如此!」她回想,「剛買霸菱與首域兩檔中國基金時還被別人笑,怎麼會買落後共產國家的基金?套牢時,不少人還勸我贖回。大漲時,就突然冒出一堆朋友說要買中國基金。遇到這種時候,當然先贖回一部分,獲利了結!」集中火力:重押模範生,長抱績效亮眼○七年,廖秋美的先生看到妻子的基金獲利如此亮眼,在股市投資一直沒賺錢的他,決定每月拿出二萬元請她代為操作,於是原本每月扣款二萬元增為四萬元。

廖秋美續扣中國外,也投資印尼、東協、農業、俄羅斯與原物料。「我認為東南亞是中國的下一個翻版,具有長期投資價值;農業則是因為氣候變遷,農產品價格居高不下,我也認為是長期趨勢。俄羅斯產油,又有一定內需潛力,原油供不應求,我也認為是一股長期趨勢。」廖秋美說,她並不是用功的投資人,平時做功課也僅止於翻翻財經雜誌,所以才會投資基金,委託比她聰明許多、又可以很專注的專業人士代為管理資產。「挑基金,如同學校選模範生一樣,找績效最好的就對了。」比如,剛投資科技基金時,事實上廖秋美選了元富金滿意與中信全球科技,投資兩年後,覺得後者表現比前者好,就贖回金滿意轉至中信全球科技,集中火力扣款。投資中國基金時,也在投資近三年後,發現首域中國增長三年、五年期績效比霸菱中國好,就集中火力投資一檔。

○七年,廖秋美贖回部分中國基金後,也對於要投資印度還是東南亞舉棋不定,因為兩個地區題材類似,她覺得都有長期投資價值。後來她決定兩種都投,直到去年發現東南亞表現遠比印度優,就贖回後者,集中火力扣東協與印尼。「模範生或許未必每次都考第一名,但長期下來,模範生總是能名列前茅。基金投資也是這個道理。」廖秋美說。

雖然廖秋美近年來在摩根俄羅斯與貝萊德世礦出現虧損並認賠(認賠的理由是覺得原物料是一種景氣循環,而不是長期趨勢),但仍掩不住她在中國大賺六○○%以上及東協大賺二○○%以上的耀眼光芒。廖秋美總結自己基金投資成功十二字箴言:只要能「捉對趨勢、耐心投資、歡喜收割」,懂得賺錢並懂得花錢,才不失作為一位快樂基金投資人的真諦。

自創「六大穴道」必殺技

掌握關鍵指標,十分鐘算出投資價值相較廖秋美「大而化之」的風格,三十五歲的南山人壽保險專員張嘉森,則是靠著無數個熬夜日子、透過苦思與精算,絞盡腦汁自行研發出「六大穴道」基金投資法。

身處競爭激烈的金融保險業,張嘉森很清楚地意識到,脫穎而出的唯一之道,就是要能提供大部分理專所無法提供的服務。「我有許多客戶會透過投資型保單投資基金,他們最常提出的問題是,為何定期定額投資的基金,與基金所揭露的報酬率總是存在頗大的落差?」為了解決客戶的疑問,張嘉森四年多前開始潛心研究共同基金。「我發現,基金公司揭露的資訊無法滿足客戶所需。比如說,歐盟就規定每一檔基金必須至少揭露過去十年的報酬率,而國內核准販售的基金往往僅揭露五年。而客戶最迫切需要知道的定期定額投資年化報酬率,境內與境外基金卻付之闕如。」雖然不少投信或銀行在網站上提供自家基金的定期定額試算,但張嘉森認為,仍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因為,往往不是最多僅能試算過去十年的結果,要不就是僅能算出總報酬率,卻無法計算年化報酬率。

為了讓客戶投資基金能一目了然,在短短數分鐘之內,就判斷出這檔基金到底適不適合投資?該用單筆?還是定期定額?該當核心基金穩穩賺?還是當衛星基金做套利投機?張嘉森歸納出六個指標,他形容,這六個指標宛如人體的六大死穴一樣,掌握這六大穴道,就能掌握一個人的生死。相同地,掌握這六大指標,就能在短短數分鐘內判斷這檔基金值不值得投資?而且該如何投資?

成立十年以上基金 總報酬率應翻倍六大指標中的第一個指標是:「基金成立以來的總報酬率」。張嘉森指出,對於穩建的投資人而言,最好是投資成立至少十年以上的基金。總報酬率就是基金的總成績單,以及決定基金值不值得投資的最直接指標。

「如果一檔基金成立十年之久,總報酬率是負的,意味著不是基金管理者有問題,就是投資的標的趨勢完全不對。」張嘉森認為,成立十年以上的基金,總報酬率至少要一○○%以上,代表投資十年至少可以翻倍。「投資一百萬元,十年後要求增值成二百萬元,即使對保守的投資人而言,也不過分。」第二個指標,是「單筆投資的年化報酬率」,張嘉森指出,如果希望資產在十年翻倍,單筆投資年化報酬率至少也得達到七%水準。

第三個指標,是「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如果所投資的債券型基金是長期趨勢向上的圖形,用這個指標算出來的獲利會低於單筆投資年化報酬率的獲利,「假設每年報酬率一○%,定期定額投資債券型基金十年的獲利金額,大約是單筆投資的七成,投資二十年,則大約是五成。所以這類型的基金以單筆投資為佳(以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為例)。

但如果所投資的股票型基金是經過多空洗禮、長期趨勢向上的圖形,而且波動度又很大,則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和獲利通常會比單筆投資還要多。所以這類型的基金以定期定額為佳(以富達新興市場基金為例)。

檢視單年最大跌幅 波動度一目了然第四個指標,是「基金成立以來單年最大跌幅」。這個指標決定你要把這檔基金當作核心資產長期投資,還是當衛星資產做波段套利,有著關鍵作用。

張嘉森指出:「巴菲特曾說,退潮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在最嚴峻空頭的一年,檢視基金跌幅是最直截了當衡量基金波動度的方法。核心基金最好低於一五%,要做波段套利的衛星基金,這個指標則愈大愈好!」第五及第六個指標,分別是「單筆投資本利和」與「定期定額投資本利和」。這兩個指標除了能讓你一眼就了解你投資基金到底最後能拿回多少錢外,在挑選「飆馬」基金上獨具功效。

「拿一百萬元投資十年,如果這檔基金的總報酬是正的,單筆投資通常比把資金拆成十次投入的定期定額投資要好;但如果出現定期定額本利和竟高於單筆投資本利和,通常意味著,這是一檔極適合定期定額賺波動財的飆馬基金。」張嘉森如是說。

經過無數個熬夜夜晚,以及無數個加班日子,張嘉森把南山人壽投資型保單連結的八十幾檔基金一一整理出「六大穴道」。他發現,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與MFS全盛新興市場債(詳見圖表)是最值得當核心資產的基金。他不但建議客戶買進,自己也投資這兩檔,二年多來的獲利已高達十幾%。

至於挑選衛星基金的標準,「第一,該檔基金最好能夠長期趨勢向上。第二,在長期趨勢向上的前提下,該檔基金的波動度愈大愈好。最後,投資人還要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度。以貝萊德世礦為例,金融海嘯期間跌幅超過六○%,但是很多投資人在這段期間停止扣款,等到○九年趨勢反轉向上,漲幅超過一○○%的時候,投資成本還是回不來,這就是未考慮自己能承受多少波動度的結果。」張嘉森如是說。

廖秋美的故事告訴我們,投資基金該具備怎樣的心理建設與精神武裝,才能掌握到基金的大波段獲利;張嘉森苦心研究出的方法,則讓我們有更充分的知識與理性準備,有助於我們在琳琅滿目的基金中挑到對的基金,制定出對的投資策略。學習這兩位基金達人的智慧,即使你只是每月只能拿一萬元投資的小資,也能走出致富康莊大道。

廖秋美(化名)

出生:1964年

現職:台中某生物科技公司會計學歷:台中家商綜合商業科會計姊的基金投資致富歷程

靠零存整付存第一桶金

1983年進入職場,從月薪7千元機械公司小會計做起,靠零存整付與跟會存錢。

押寶高科技基金

1996年單筆50萬元投資富金滿意與中信全球科技,每月再持續扣款1萬元。

買進即套牢, 仍加碼

1997~1998年

亞洲金融風暴,基金帳面虧損期間,每月仍維持扣款1萬元。

從基金賺到第一個100萬元2000年網路泡沫,元富金滿意與中信全球科技基金獲利逾100萬元,贖回。

押寶中國

2001年赴香港開戶買入霸菱中國與首域中國增長基金,先單筆各投資50萬元,旋即每月定期定額扣2萬元。

買進又套牢

2001~2004年美國911恐怖攻擊、SARS,基金獲利無多,仍堅持定期定額扣款,但把霸菱中國轉換至首域中國增長,集中火力扣款。

大賺600%,基金規模破千萬元2007 年首域中國增長帳面獲利600%,平日不買基金的親友也趨之若鶩,贖回三分之二。聽香港理專建議,單筆投入長江實業公司債、AXA保險公司債及Brandeaus英國學生宿舍基金,總計投入30萬美元,持續至今。

轉投東協

2012 年

將虧損的JF俄羅斯轉至百利達巴西;JF印度獲利近60%贖回,集中火力扣東協與印尼。

基金部位達1500萬元

2013 年

至今JF東協、Ciptadana印尼成長帳面獲利逾200%,基金投資總部位超過1500萬元,基金總獲利逾1000萬元。

廖秋美的私房基金及看好理由基金名稱投資方法理由投資時間帳面盈虧

首域中國

增長每月2萬元中產階級崛起是長期趨勢2001年迄今,2007年贖回3分之2﹢250%*

Ciptadana

印尼成長每月5千元國民所得低、經濟成長快、正向發展是長期趨勢2007年迄今﹢200% JF東協每月5千元2007年迄今﹢200%

DWS環球

神農每月5千元氣候變遷導致糧食價格居高不下是長期趨勢2008年迄今﹢約10%

百利達

巴西每月5千元未來幾年將舉辦奧運與世足賽2012年迄今- 6 %

註:*表未贖回部分

廖秋美基金投資4心法

心法1視為零存整付的儲蓄基金投資金額低、彈性大、又可隨時贖回。投資到好基金,宛如是在存高利息的零存整付儲蓄。

心法2不是買在低點,也能大賺用常識找出長期趨勢,雖然常常買進就套牢,不要常看對帳單,以免投資信心受影響。有紀律地扣款如同澆水施肥,小樹苗就能長成大樹。

心法3挑中、長期績效最強的基金下手先挑最喜歡的兩檔基金投資,2年後,看誰績效較佳,再集中火力投資一檔。從3年期或5年期的中長期績效挑出模範生基金。

心法4把親友團視為「散戶指標」當周遭的人對你投資的基金嗤之以鼻,往往是進場好時機;反之,當平常不熱中投資的親友竟開始投資基金,就是獲利出場時機。

張嘉森

出生:1977年

現職:南山人壽保險業務員

學歷:東吳大學經濟系

張嘉森基金投資3心法

心法1找出六大穴道

找出最關鍵的6個指標:單筆投資本利和、定期定額投資本利和、基金成立以來總報酬率、單筆投資年化報酬率、定期定額投資年化報酬率,以及基金成立以來單年最大跌幅。

心法2核心基金遵循3法則:1.基金成立10年以上。

2.單筆或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大於10%。

3.基金成立以來單年最大跌幅不超過15%。

心法3衛星基金掌握3重點:1.10年期累計報酬率至少大於200%。

2.基金成立以來曾經大跌,也曾經大漲過,波動度愈大愈好。

3.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至少要與單筆投資年化報酬率相當。

運用張嘉森「6大穴道」,檢視台灣投資人最愛的8檔基金

第一類、4檔債券型基金

1.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成立21年,假設單筆投資100萬元,定期定額每年投資4.76萬元)6大「穴道」1.單筆本利和:445萬元2.定期定額本利和:251萬元3.成立以來總報酬率:345%4.單筆年化報酬率:7.75%5.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8.54%6.單年最大跌幅:-6.48%(1999年)建議策略波動小、報酬穩定,極適合當核心基金。單筆與定期定額皆可。

2.聯博全球高收益債

(成立10年,假設單筆投資100萬元,定期定額每年投資10萬元)6大「穴道」1.單筆本利和:287萬元2.定期定額本利和:177萬元3.成立以來總報酬率:187%4.單筆年化報酬率:11.1%5.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9.94%6.單年最大跌幅:-32.4%(2008年)建議策略波動大、不適合保守投資人。單筆投資優於定期定額。

3.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成立21年,假設單筆投資100萬元,定期定額每年投資4.76萬元)6大「穴道」1.單筆本利和:671萬元2.定期定額本利和:303萬元3.成立以來總報酬率:571%4.單筆年化報酬率:9.99%5.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10.1%6.單年最大跌幅:-18.4%(2008年)建議策略總報酬率高、趨勢明確。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略優單筆,惟波動率略大,適合當次核心基金。

4.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券基金(成立16年,假設單筆投資100萬元,定期定額每年投資6.25萬元)6大「穴道」1.單筆本利和:224萬元2.定期定額本利和:172萬元3.成立以來總報酬率:124%4.單筆年化報酬率:5.1%5.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6.2%6.單年最大跌幅:-26.4%(2008年)建議策略報酬率低且無法打敗對比指數(巴克萊美國高收益債同期單筆年化報酬7.4%),波動率也大。核心與衛星均不適合。

第二類、4檔股票型基金

1.貝萊德世界礦業

(成立15年,假設單筆投資100萬元,定期定額每年投資6.66萬元)6大「穴道」1.單筆本利和:812萬元2.定期定額本利和:334萬元3.成立以來總報酬率:712%4.單筆年化報酬率:14.9%5.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14.1%6.單年最大跌幅:-64%(2008年)建議策略波動極大,但長期績效頗佳。適合定期定額當衛星基金。

2.富達新興市場基金

(成立20年,假設單筆投資100萬元,定期定額每年投資5萬元)6大「穴道」1單筆本利和:199萬元2定期定額本利和:217萬元3.成立以來總報酬率:99%4單筆年化報酬率:3.7%5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7.7%6.單年最大跌幅:-59.8%(2008年)建議策略波動率極大,定期定額雖遠優於單筆,但績效遜於指數。從風險報酬率觀之,並不出色。

3.摩根東協基金

(成立29年,假設單筆投資100萬元,定期定額每年投資3.4萬元)6大「穴道」1.單筆本利和:1485萬元2.定期定額本利和:648萬元3.成立以來總報酬率:1385%4單筆年化報酬率:9.8%5.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10.8%6.單年最大跌幅:-58%(2008年)建議策略波動率極大,正向報酬趨勢明顯。很適合用定期定額當衛星基金。

4.富蘭克林坦伯頓拉丁美洲基金(成立11年,假設單筆投資100萬元,定期定額每年投資9.1萬元)6大「穴道」1.單筆本利和:608萬元2.定期定額本利和:225萬元3.成立以來總報酬率:508%4.單筆年化報酬率:15.9%5.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13.1%6.單年最大跌幅:-50.6%(2008年)建議策略定期定額報酬遠遜於單筆,建議在相對低檔時單筆買入。

資料提供:張嘉森

張嘉森的私房基金及看好理由基金名稱投資方法理由投資起迄帳面盈虧

心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單筆過去20年來,單筆年化報酬率高達7.87%,單年最大跌幅僅6.5%。2011年+12% MFS全盛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單筆單筆年化報酬率高達12%,單年最大跌幅僅11.6%。2011年+21%

星施羅德美國小型定期定額定期定額報酬率達11%,成立以來總報酬率高達990%。考慮中--

貝萊德世曠定期

定額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高達14%,已大跌過一段,投資價值浮現中。考慮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