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信用卡組織Visa日前宣布,將把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應用到銀行間結算和支付領域。
這項測試將通過Visa倫敦創新中心Visa Europe Collab進行,後者將與加拿大區塊鏈技術初創公司BTL Group展開合作。Visa計劃使用BTL的銀行間結算平臺Interbit,來評估區塊鏈技術能否為銀行間的國際轉賬降低成本、結算時間和信貸風險。
區塊鏈是數字貨幣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其實,區塊鏈就是一個運行在全球獨立計算機網絡上的龐大數據庫。對於比特幣,區塊鏈技術可以追蹤貨幣交易。但這種技術還可以追蹤任何有價值事物的交易,包括股票、債券或其他金融證券。
到目前為止,Visa研究區塊鏈技術已有18個月時間。Visa認為,近年來銀行業對於電子貨幣的看法已經改變,他們不再是一味的懷疑,而是積極尋求通過電子貨幣的技術基礎幫助銀行系統進行升級。而區塊鏈和電子貨幣可以在加快交易的基礎上,保護銀行的數據免遭欺詐和黑客攻擊。
Visa Europe Collab聯合創始人Hendrik Kleinsmiede稱:“我相信,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我們將打造出一項快速、合法、低成本的銀行間支付和結算服務。”
他還表示,Visa已經邀請了一小部分歐洲銀行參與到該項目的後續開發中,這些銀行可以通過網絡與其他銀行進行多種貨幣的交易。
除了銀行間支付和結算,Visa目前還在就區塊鏈在小額支付、機器轉賬和企業間支付的應用方面進行開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