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上交所:滬市公司上半年經營總體平穩

滬市1124家上市公司已對外披露2016年半年報。上半年,在堅持穩中求進宏觀政策的指導下,滬市公司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經營總體平穩,在“三去一降一補”、新動能培育、國有企業改革等重點任務和改革方面不斷推進,取得了較為積極的發展與變化。當然也應關註到,在目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部分公司生產經營仍存在風險。具體分析,經營情況呈現出五個方面的特征。

一是整體經營總體平穩,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今年以來,滬市公司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經營業績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上半年,滬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1.18萬億元,同比上升約1.31%;共實現凈利潤約1.14萬億元,同比下降約5.69%;凈資產收益率5.69%,同比減少約1個百分點。

經營穩中趨緩的同時,結構調整卻不乏亮點。第一產業農林牧漁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激增,實現營業收入123.4億元,同比增長16.22%,實現凈利潤4.17億元,同比增長43.85%;扣除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的采礦業、制造業、建築業、電力等第二產業,收入與利潤也分別增長3.4%和10.16%,高於滬市平均水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現成效;第三產業收入占滬市整體的比例為42.4%,同比上升約2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二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三去一降一補"穩步推進。在國家宏觀政策推動下,去產能去庫存初見成效。例如,上半年滬市煤炭、鋼鐵等過剩產能行業上市公司存貨余額1286億元,同比下降達17%。並且,鋼鐵行業21家公司中有14家的固定資產投資減少,占比達到66%。在去產能去庫存的影響下,煤炭和鋼鐵行業上半年業績也出現可喜變化,合計實現凈利潤約133.90億元,同比增長約2.5倍,虧損公司家數也由去年同期的24家減少至13家。與此同時,去杠桿降成本也穩步推進,鋼鐵、煤炭、有色等傳統行業的整體資產負債率為50.76%,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支付的稅費合計3753億元,同比下降11%。

三是新經濟新動能加速形成,新舊動能轉換初現端倪。在經濟面臨傳統行業調整壓力下,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為經濟註入新動力。上半年,滬市新興產業依然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表現優於滬市平均水平。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航空航天制造業以及醫藥制造行業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355.31億元,同比增長7.65%,實現凈利潤518.49億元,同比增長29.02%,顯著高於整體平均水平。旅遊、文化等新興消費行業業績穩步增長,上半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42.03億元,同比增長約21.66%;實現凈利潤34.67億元,同比增長約26.01%。

四是國有企業經營貢獻大,改革提速加碼轉型升級。上半年,滬市國有企業經營仍占據主要地位,共計實現營業收入約10萬億元,占滬市整體比例89%;實現凈利潤約1.05萬億元,占比92%。同時,國有企業的社會貢獻巨大,占比約60%的國企貢獻了93%的稅收;共計支付職工薪酬9059億元,同比增長7%,遠高於民企的1098億元。此外,在“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國有企業改革政策的推動下,國企並購重組日益活躍,繼南北車成功合並組建中車集團後,又有中海中遠集團、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金隅集團冀東水泥等一批國企的合並重組也在加速前行。

五是區域發展依舊分化,部分公司仍存經營風險。不同區域的發展走勢仍存在較大差異,結構調整早、轉型步伐快的省份經濟運行良好,如山東、浙江等省份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約為17%和13%;而資源型和產業結構偏重過剩產能的省份,結構調整任務重,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如山西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57%。此外,滬市部分公司經營仍存在較大風險,上半年,共有177家公司經營業績出現虧損,但是比去年同期減少11家,呈現一定程度的有利變化趨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