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國家藥價談判不可承受之重:“腰斬價”誰來買賬?

今年5月,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公布,慢性乙肝一線治療藥物替諾福韋酯、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藥物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3種藥物價格降幅均超50%,國家衛計委、國家發改委、人社部等7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國家談判藥品的集中采購工作。

然而,根據國家衛計委最新統計數字,截至7月中旬,全國僅有14個省份出臺國家談判藥品執行文件,21個省份將談判藥品納入各類醫保合規費用範圍——全國仍有近三分之一省份未將降價藥品與醫保對接。

“接不上”的醫保

“其實我們現在給病人用非一線藥物(一線藥物即臨床首選藥物)就是碰運氣,也不知道病人多久就會(產生)耐藥(性)不能用了。”呼和浩特市第二醫院慢性肝病科主任薩如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5月20日開始,薩如拉的很多患者就一直等著內蒙古當地宣布替諾福韋酯進入醫保報銷的消息,這個在目前國內臨床上公認的慢性乙肝一線治療藥物在當天宣布進入了國家藥價談判名單,降價67%,降價後的價格甚至成為了全球最低價。

“降價前患者一個月的治療費用大概在1500元,很多人用不起只能用其他的替代藥,但是耐藥性問題嚴重。國家公布的降價後費用大致是500元,這就意味著,大部分以前用不起這個藥的患者現在就可以用了,對患者和我們醫生來說都是天大的好消息。” 薩如拉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然而,3個多月過去了,薩如拉和她的患者們還沒有得到替諾福韋酯進入當地醫保的消息——沒進入醫保,就意味著,大多數患者依然要被擋在1500元/月的治療費用門外,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其他藥物,並承擔耐藥的種種風險。

這並不是內蒙古一地的個別情況——事實上,在5月20日國家公布的首批三種藥品降價後,即便截至目前,全國仍有近三分之一的省份將價格已經“腰斬”的藥品擋在醫保門外。

根據國家衛計委最新統計數字,截至7月中旬,全國僅有14個省份出臺國家談判藥品執行文件,21個省份將談判藥品納入各類醫保合規費用範圍——近三分之一省份未將降價藥品與醫保對接,而已經對接的三分之二省份中,絕大多數省份也僅選擇了一種或兩種藥物付費報銷。

參差不齊的全國“對接”狀況下,就出現了同一種疾病用藥,遼寧的患者490元就能買到,而吉林的患者則需要付費1500元。而懸殊的價格對比之下,對需要長期用藥的肺病患者來說,乘火車甚至打“飛的”跨省買藥也成為不得已的選擇。

公開信息顯示,最近,河南的乙肝患者聽到安徽省藥價降低,就買火車票到合肥購藥,來回將近300元的路費,則由其乙肝病友們分攤。某省衛計委藥政處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曾透露,湖北有一位患者甚至坐飛機去最早開始降價的雲南買藥,因為“即便算上飛機票還是便宜”。

“自從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公布後,我們在臨床上收到很多慢性乙肝患者的問詢,他們迫切地想知道何時可以用談判的價格購買到替諾福韋酯,以及治療費用何時可以得到醫保報銷。作為一線臨床醫生,我們深深體會到患者急迫的心情,非常期待患者能夠獲得最佳治療方案,同時減輕疾病負擔的心聲可以盡早實現。“北京佑安醫院肝病科陳新月教授表示。

難解決的“協調”

“這是政策執行之初就預料到的問題,只不過一直沒找到解決的辦法。”有接近衛計委方面的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各地財政水平懸殊,當地政府有自己的考慮和花錢的優先順序,靠政府強推也不行,地方也有自己的現實困難。”

而在他看來,這其中更有衛生系統與人社部門之間長期的協調問題現實存在——“出錢的是人社(部門),有沒有錢,有多少錢,兜不兜得住(底)他們說了算,其他平級部門也只能協調,沒辦法強推。”他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8月3日,人社部主管的《中國醫療保險》雜誌在其微信公號中發表標題文章《談判藥品全面納入醫保,別操之過急》,強調醫保政策“真沒必要著急抹平”。

該文表示,“一個藥品是否納入醫保,看起來非常簡單,背後卻是一個非常嚴謹的評估過程。畢竟,醫保資金是有限的,每年的醫保報銷額度與醫保資金必須要達成大致平衡,醫保體系才可能得以正常維持。如果不對一個藥品進入目錄後可能產生的醫療費用做出充分評估,就貿然改變醫保目錄,對醫保的資金安全顯然不大有利。所以,醫保部門在執行過程中不那麽積極,是可以理解的。”

“最為關鍵的是,除了醫藥體系的地方利益之外,很大程度上也緣於醫保管理體系的多頭化。在城鄉醫保還未整合的省份,新農合是衛計委系統主管的醫保基金,而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的管理權在人社系統。由此可以看到,藥價談判遇到阻力的真正原因,在於負責砍價的和負責買單的不是同一個人。具體地講,負責砍價的是衛計委,但負責買單的卻是人社部門。”對這一問題,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食品藥品監管局黨委書記撰文公開指出。

但現階段各地並不相同的決策背後,依然有其複雜的考慮和現實的推動力。

6月3日,雲南省衛計委出臺文件稱,針對國家衛計委發布的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要求各地在6月中旬前,落實新農合及大病保險醫保報銷並掛網集中采購,成為國內首個落實國家談判藥品集中采購的省份。

作為癌癥高發區之一,雲南目前的平均發病率高於全國平均發病率,特別是女性肺癌發病率較高。

來自雲南衛計委的信息顯示,雲南省大部分地方屬邊疆貧困地區,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情況突出——全國慢性乙肝患者約3000萬,雲南省有超過30萬,因治療費用問題,很多乙肝患者沒有及時就醫,地方負擔也因此異常沈重。

“這次國家談判結果出來後,據初步測算,如肺癌的靶向藥物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談判前每位患者年治療費用約18萬元(不含慈善贈藥),談判後降到8.4萬元。乙肝用藥替諾福韋酯(商品名:韋瑞德),年治療費用1.29萬元,談判後降價後為6762元,提高了乙肝、肺癌患者用藥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雲南省衛計委副主任鄭進在6月3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鄭進表示,雲南省采購出讓中心要在6月中旬前將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在藥品集中采購平臺集中掛網,並按要求定期統計用藥數量和金額,報國家藥管平臺。在2016年~2017年的采購周期內,不再另行組織談判議價。各級醫療機構要根據診療需求,按掛網價格或相關政策規定,同等條件下要優先采購和使用談判藥品。鼓勵其他醫療機構和社會藥店在網上直接采購。各地要在6月中旬前將談判藥品納入當地新農合及大病保險合規費用報銷範圍(含基層和縣及縣以上),做好相關報銷政策銜接。同時醫療機構從交貨驗收合格到付款的時間不超過30天。

據悉,6月15日政策正式實施後,半個月內,雲南乙肝藥采購了827盒,給患者省下了80多萬,吉非替尼也采購了132盒,省下了34.87萬元。

藥企“降價實驗”

事實上,作為進一步提高公眾用藥權益的價格改革探索,藥價談判制度的本意就是通過談判協商的方式把價格較高的專利藥品和獨家生產藥品價格降至合理區間,這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因此,《關於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號]提出分類采購的新思路,要求對部分專利藥品、獨家生產藥品,建立公開透明、多方參與的藥品價格談判機制。

2015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衛計委等16個部委(局)建立部門協調機制,組織開展了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試點工作,建立了藥品價格談判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組織專家全面梳理國內專利藥品、獨家生產藥品狀況,根據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治的用藥需求,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組織專家充分論證,遴選價格高、疾病負擔重、患者受益明顯的治療乙肝、肺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專利藥品作為談判試點藥品。成立談判小組和監督小組,制定談判流程和策略,同步建立談判和監督工作機制。

2015年11月下旬,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試點正式啟動,談判小組先後與乙肝、非小細胞肺癌專利藥品相關企業進行多輪談判。國家衛計委官網公布,此次藥價談判,按照“一藥一策”的思路,研究細化了每種藥品的談判流程和策略。除了談判小組外,還設立了監督小組,談判全程進行錄音錄像。

2016年5月17日,首批談判結果向社會公布,替諾福韋酯、埃克替尼、吉非替尼3種談判藥品降價幅度分別為67%、54%、55%。

“藥企能夠多大程度壓低價格,決定於談判的藥品是否能夠進入醫保體系,每年政府的采購量能有多少。政府采購越多,藥企就更願意把價格放得更低一些。藥企能夠接受和政府談判最大的原因還是為了開拓市場。”北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周子君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要真正讓老百姓享受到藥價談判後原研藥降價的優惠,關鍵還是在於這些藥品能夠進入醫保體系。

而對藥價談判主體的跨國制藥公司來說,在此時選擇降低藥價換取醫保覆蓋的更大範圍市場,可能也是“適應變化”的明智選擇。

《亞洲制藥新聞》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10家主要跨國藥企的銷售額平均增長11%,相比2014年全年的平均增長率低了1個百分點;而同期中國醫藥企業利潤率在2014年下滑至5.3%後,2015年第一季度已回升至6.9%;利潤水平在2015年初迅速升至26%。

“國家主管部門首先要的是降價,這也是公眾對於醫療服務最明顯的感受;而跨國制藥公司這幾年在中國的日子普遍不如以前,增長放緩、優待政策取消,來自國內產品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以前那種黃金時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要繼續生存就必須適應變化。”有接近國家醫保談判方面的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但目前藥價談判在各地的執行情況顯然並不足夠讓更多的企業積極加入。

“我們其實一直在關註第一批參與(藥價談判)企業的動向,現在來看,企業最擔心的醫保銜接問題確實還沒有解決好,如果我們一個省一個省地去跟醫保部門談,也根本不現實。”昨日,有積極關註藥價談判的某制藥公司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針對醫保銜接問題,4月25日,國家衛計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7部委聯合發文《關於做好國家談判藥品集中采購的通知》要求,完善醫保支付範圍管理辦法,做好國家藥品談判試點與醫保支付政策銜接。

5月17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公布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的通知》又指出,已將談判藥品納入當地醫療保險合規費用範圍的地區,要進一步鞏固完善醫保制度和支付方式;尚未確定的地區,要抓緊做好與相關醫保政策銜接;確有困難的地區,可首先從大病保險(重大疾病保障)做起。

然而,承擔付費的人社部門對這兩份衛計委發出的文件並未做出任何回應。

也因此,在現有政策遭遇“波折”的時候,一些企業轉而開始尋找新的解決路徑。

8月25日,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宣布,即日起,主動將其旗下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藥物厄洛替尼(商品名為特羅凱)降價30%。

公開信息顯示,以特羅凱為代表的TKI類藥物是EGFR突變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標準治療特——由目前的研究數據看,其無進展生存期是所有一代TKI里最突出的,肝肺安全性也有獨到之處,較少出現肝臟損傷和間質性肺病。該藥上市十年來,已惠及超過11萬肺癌患者,顯著延長了他們的生存期,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

也因此,降價消息一出,在市場和患者中引發廣泛關註。

來自羅氏方面的信息顯示,特羅凱目前的售價約為4600元/盒7片(150mg),降價後每年可為接受該藥治療的患者節約藥費2萬多元。

“羅氏充分理解和認同國家通過建立藥品價格談判機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降低廣大患者用藥負擔、提高藥品可及性,羅氏始終以積極的合作態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參與由國家衛計委牽頭組織的國家醫藥價格談判。”羅氏在回複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3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