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第三方醫藥零售平臺被叫停 線下零售藥店新契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19/158263.shtml

第三方醫藥零售平臺被叫停 線下零售藥店新契機?
侯清源 侯清源

第三方醫藥零售平臺被叫停 線下零售藥店新契機?

線下連鎖藥店企業一方面需要通過開店和並購來擴展覆蓋區域,實現規模效應,降低單店成本,另一方面需要提高藥店的服務質量,拓展服務領域,提高競爭門檻和利潤率。

2016年8月1日,天貓醫藥館向商家發布通知《2016年8月1日停止95095藥品在線交易功能》,稱停止售藥業務。其實早在2個月前天貓醫藥館便宣布暫停藥品業務,究其原因是國家食藥監局出於監管的考慮叫停了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工作。

2013年,國家食藥監局先後批準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河北慧眼醫藥科技有限公司“95095”平臺(即後來的“天貓醫藥館”)、廣州八百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八百方”平臺和紐海電子商務(上海)有限公司“一號店”平臺進行互聯網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工作,試點期限為一年。

我國《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明確,藥品經營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備執業藥師,負責處方審核,指導合理用藥。但第三方網售藥品平臺沒有專業的執業藥師,也沒有藥品管理能力,藥品質量、配送以及售後環節都有潛在的問題。加之我國藥品監管力量薄弱,監管力量無法完全覆蓋第三方平臺。近日,國家食藥總局陸續向以上各試點省份食藥部門發布通知,結束互聯網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工作。

其實除了監管的問題,第三方醫藥零售平臺本身能給醫藥零售企業提供多大的價值,仍然有待商榷。據商務部市場秩序司的《2015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醫藥電商B2C規模為32億元,而同期除醫療機構外的藥品零售終端市場規模將近3323億元,也就是說藥品線上零售占總的藥品零售市場僅1%的份額,而且考慮到線上零售包括第三方B2C平臺、自營B2C和醫藥O2O三種模式,第三方零售平臺所占的份額進一步被壓縮。

搜狗截圖16年08月19日1754_3

對於醫藥零售企業來說,入駐天貓、京東等第三方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藥品的銷售渠道,但是多家品牌在第三方平臺陷入無差異性的價格戰,客戶黏性不足,導致連鎖藥店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以天貓前三名的某品牌藥店為例,2015年1-8月,將近1800萬虧損,銷售額越多,虧損越多,最終獲益的是第三方平臺,連鎖藥店淪為了藥品倉庫的角色。這種價格戰對於利潤率逐漸下滑的線下藥店來說,並不劃算。

藥品O2O平臺的模式是通過向藥店支付每單5-10元外送費補貼的方式打入市場,表面上看是給藥店帶去了流量,實際上客戶對藥店並沒有太高的黏性,最終是平臺搶了藥店的客戶,而高昂的補貼成本給平臺帶來了巨大的盈利壓力,一旦資金不足,整個業務模式便難以維系。此次第三方平臺藥品業務被叫停,不少平臺和零售企業合作轉型O2O模式。阿里健康聯合百佳惠蘇禾、德生堂、百草堂、康愛多等65家連鎖藥店,共同宣布成立“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希望借助移動互聯網和數據技術,打通上下遊醫療醫藥服務產業。但是如何打造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並且規避日趨嚴格的政策監管,仍然需要進一步探索。

從某種程度上說,當前醫藥零售企業在互聯網方面的嘗試不僅沒有獲得用戶增量和降低業務成本,反而忽視了線下藥店的服務優勢。對於連鎖藥店來說,門店數量多,覆蓋範圍廣是其最大的優勢。根據《2015年度食品藥品監管統計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零售連鎖藥企有4981家,零售連鎖企業門店204895家,零售單體藥店243162家,平均下來3000人左右一個藥店。規模龐大的線下藥店,不僅可以使用戶享受到線上電商無法提供的包括用藥建議、醫保支付在內的各類藥事服務,而且可以成為社區健康管理的一個重要入口,未來甚至可以與快捷診所服務相結合。由於藥師資源的緊缺,絕大部分藥店的店員並不具備專業的醫藥知識,無法解決附近居民的醫藥咨詢需求,當前的藥店在深度服務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認為線下連鎖藥店企業一方面需要通過開店和並購來擴展覆蓋區域,實現規模效應,降低單店成本,另一方面需要提高藥店的服務質量,拓展服務領域,提高競爭門檻和利潤率。而互聯網技術在此過程中起到的應當是資源連接和效率提升的作用,通過醫+藥、PBM(藥品福利管理)系統、SAAS管理等手段服務於連鎖藥店,充分發揮線下藥店的地理優勢,推動線下藥店在整個醫療體系中的價值實現和未來發展。

醫藥零售 線下零售藥店 第三方 叫停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1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