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案例篇》月薪三萬大樓管理員 卻得年繳保費一一○萬? 保險業務員沒說出口的祕密

2011-9-5  TWM




這是一個真實案例,月收入三萬、 年收入不過三十六萬元的大樓管理員,因為被保險業務員欺騙,在不知情狀況下買了年繳七十七萬的投資型保單,光是醫療險一年就要三十萬元!

在 保險業務員包著糖衣的行銷話術下,該如何看穿那些業務員沒說、卻是你該知道的事?

撰文‧許瀞文

保險的功能,在 於降低風險發生所造成的傷害,但如果缺乏正確的投保知識、甚至是常識,純聽信業務員的話,保險反而會成為個人財務的風險來源。

這是一個活生 生的案例。蔡先生,今年六十三歲,工作是大樓管理員,月收入大約新台幣三萬元。

人生已經到了準備退休的最後階段,即使這輩子從來未曾大富大 貴,但辛苦半生打拚所累積的財富,應該也能讓他享受一個安穩無憂的退休生活。

然而,一個錯誤的轉換保單動作,蔡先生這個再尋常也不過的安穩 退休夢,差一點就全然翻盤。若非透過各種管道積極抗議,月薪三萬元的蔡先生恐將陷入年繳一一○萬元保費的惡夢。或者他可以選擇解約,那麼,已經繳出的七十 五萬元保費形同石沉大海,所有的保險也一夕歸零。

業務員說:過了六十歲,就很難買終身醫療險,趁現在快買!

業務員沒說:保費 便宜的一年期住院醫療險,其實就足夠!

「業務員找上門來,我想,多花一點錢補足未來的保障也好。」蔡先生解釋他差一點搞砸自己退休人生的起 點。個性保守,一向注重風險的他,原本就有不算少的保險額度。在兩家保險公司分別投保了壽險及投資型保單,此外,也陸續零星買了部分信用卡電銷保險。

一 年多前,他的壽險業務員告訴蔡先生,原本搭配壽險所投保的醫療險,保障期只到六十六歲,「過了六十五歲,就很難買到終身醫療險了,為了退休後的醫療保障, 不如趁現在加買終身醫療。」雖然成功加買,但畢竟是六十三歲的年齡,保費已經甚為昂貴,蔡先生加買終身醫療險的成本,是一年四萬一千五百元,並且,保額有 限,住院一日補助一千元,加護病房住院一日則補助二千元。

終身醫療險標榜繳費二十年保障終身,這對年輕人來說或許很划算,但對一個六十歲的 老年人來說,要繳費到八十歲才算完成終身保障,保障終身是否真有意義?

保險暢銷書作者劉鳳和指出,老年人、且又有醫療保險需求族群,不妨考 慮一年期醫療險,可以續保到七十五歲,而依照蔡先生年齡估算,內容相近的保障只需要年繳五千元左右保費,但這類保險業務員能抽佣太少,很少人願意賣。

很 多人買醫療險都是希望能補足健保不足之處,讓醫療品質能多一層保障。這個出發點沒錯,但是在投保之前,更要仔細計算你所繳的保費和保障內容,再考量自己荷 包是否真能負擔。

蔡先生加買的醫療險保障額度偏低,這給了另外一位保險業務員見縫插針的機會。這位業務員是蔡先生的熟識好友,當他煞有介事 地檢視了蔡先生的保單之後,狀似誠懇地給了蔡先生兩項建議,強力遊說他轉保。

業務員說:原本的醫療險保障少、金額又貴,換一家吧!

業 務員沒說:年紀偏高,不管換哪家保險公司都一樣!

「你看,加買的這張終身醫療險,保障太少保費又貴,絕對不能滿足退休後的需求,你解約吧! 讓我重新幫你規畫。」這是好友業務員給蔡先生的第一句建議,直接說中了蔡先生的心檻裡,「當時,我竟然還跟著附和,直說自己真笨。」雖然高齡者投保終身醫 療險的確不太划算,但是,幾乎所有專家都一致認為,如果眼前這位業務員一開口就急著要你把原本的保單解約,那麼,你多半可以請他閉嘴了。

國 際紐約人壽行銷部經理周麗卿表示,千萬不能隨意更動自己的保險,保單無所謂好不好,只是適合與不適合。

以蔡先生案例來看,因為年紀偏高,只 要是投保壽險、醫療險、重大疾病險等,保費都偏高、且保障也不會太多,不論哪家保險公司都相同,如果要有充足的保障,必須要付出更高額的保費。

安 聯人壽訓練培育部協理劉育群說得更直接:「不論什麼原因,如果有業務員請你把原本的保單解約,去買新公司的保單,那就更不能相信他。」他強調,保戶到一家 新保險公司資歷都要重新累積,不僅要重新體檢,且新保單也要經過等待期。

一般來說,醫療險等待期為三十天,癌症險為九十天,只要在等待期內 出險,保險公司是有權不理賠的,這是保戶解約轉保風險,不得不知。且有些業務員只要換一家保險公司就說新公司保單多好,舊公司多糟糕,遊說以前客戶解約轉 到新公司,這類型的業務員更不能相信他,因為新簽保單只有業務員拿到佣金,但保戶年紀也漸增,保費只會比以前更貴。

業務員說:舊有的投資型 保單都在虧損,給我代操一定賺!

業務員沒說:投資型保單換新,前五年費用重扣一次一五○%!

「你的投資型保單竟然都是虧損 的,看看我幫其他客戶規畫的投資型保單標的,帳上都在賺錢喔!不如你向我買投資型保單,我會像股票代操一樣幫你波段操作,賺波段比較快啦!」眼見蔡先生已 經有意解約原本的醫療險保單,好友業務員打蛇隨棍上,繼續建議投資型保單也要解約,在專家眼中,這是更狠的一招。

「首先,沒人能擔保投資一 定獲利,投資型保單也一樣。」周麗卿強調,如果有業務員打著「給我操作一定賺」的說詞,千萬不能相信他。

更糟的是,一旦將原有投資型保單解 約到新一家壽險公司重新開始,這也意味著前五年保單手續費要被重扣一次。

重扣的損失會有多慘重呢?投資型保單要收的費用包含營業預定費用 (前五年不能超過一五○%,第一年六○%,第二年四○%,第三年二五%,第四年一五%,第五年一○%,總計一五○%)、帳戶管理費(一個月一百元)、危險 保費(依照年齡計算,年齡越大收越多)等三大項。

帳戶管理費及危險保費負擔不重,最驚人的是營業預定費用,轉保後要被重扣一次,都是肥了業 務員、瘦了保戶。

這些費用該如何計算?以三十歲女性、保額一百萬元,年繳三萬六千元的投資型保單來算,第一年營業預定費用要繳兩萬一千六百 元,帳戶管理費是一千二百元,危險保費為六百六十五元,扣除這些費用後第一年實際投資基金只剩下一萬二千元左右。

業務員說:省麻煩,空白要 保書、保單簽收回條都先簽再說!

業務員沒說:簽名表示你已經認同,要翻盤難如登天!

兩大建議,把蔡先生過去所有的保險規畫都 說得一文不值,也讓蔡先生決定整頓自己所有的保單;只是,他不是自己著手研究,而是完全聽信好友兼業務員的建議。

「好朋友嘛!就完全相信他 了。」蔡先生直接跳到一般正常投保流程的最後階段,在「只談到會買醫療險、投資型保單後,我就開始簽名了。」蔡先生一口氣簽下了十張「空白要保書」,業務 員當時表示,這是為避免保單寫錯字又要重找蔡先生簽名,所以乾脆一次多簽幾張要保書。甚至在還沒拿到保單前,蔡先生就連保單簽收回條也一併簽字,業務員的 說法是:「先簽,我晚點會補給你。」接著,問題逐漸爆發。首先,業務員的確幫蔡先生買了足夠的醫療險和癌症險,但,「原本他跟我說年繳七萬六千元,但三個 月過去後,我又被扣了一次同樣金額的保費,這才發現七萬六千元是季繳金額。」蔡先生疑惑的打給業務員,但他這時卻完全沒誠意幫蔡先生處理,且到此時,蔡先 生連一張保單都沒拿到。

在蔡先生和好友撕破臉,向保險公司要到保單後才發現,他的投資型保單總保費高達一六○萬元,其中有八十五萬元是「單 筆」購買,剩下的部分,每年保費高達七十五萬元,這筆費用,恐怕比蔡先生兩年的總收入還多。

「前前後後,我被保險公司自動扣繳保費一八五萬 元,而接下來,我每年要繳一一○萬元的保費,乾脆拿走我的老命算了。」雖然決定和保險公司周旋到底,但在交涉的過程中,蔡先生始終處於弱勢,「每張保單都 有你的簽名,自動扣款申請書也有簽名,這是沒得談的。」這一句話,就讓蔡先生所有的抗議變成「無理力爭」。十張要保書上白紙黑字的親筆簽名,也就像是保險 公司萬無一失的護身符。

在交涉的過程也發現,當時為了「怕寫錯」而多簽名的要保書,原來一張都沒有寫錯,每張要保書都真的買了保單,而且分 別掛在好友業務員其他同事的名下。

業務員的黑心固然是事實,蔡先生的親筆簽名也不能否認,「你實在太笨了!」每一位聽到蔡先生抱怨的朋友, 都忍不住責備這位無助的老先生。總算,在透過不同管道向保險公司表達抗議之後,雙方得到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

「保險業務員平常接受的訓練, 除了專業,就是行銷話術,這代表一般民眾是在面對『專業話術』的推銷,當然容易被牽著鼻子走。」宏觀財務顧問總經理邱正宏表示,一般民眾在買保險及挑選業 務員時,要掌握﹁三不三要﹂原則,並且堅定自己意志,就比較不容易被業務員的話術牽著走。所謂的﹁三不﹂,第一是不買人情保單,第二是不要買了保單想賺 錢,最後是不因保險便宜而買。﹁三要﹂則是要了解自己購買目的、要了解自己有多少預算、要找真正專業的人幫你規畫保單。只要在買保險前仔細想想﹁三不三要 ﹂,一定能降低風險。

投保前後,你該有的3大權益1. 保單10天審閱期:拿到保單後,保戶還有10天審閱期,在這10天內,若認為保障內容不合宜,想要再做調整都可以。

2. 要求看業務員登錄證:保險業務員都必須要考證照,銷售傳統壽險、投資型保險、外幣保單各要考不同證照,保戶可請業務員出示,或者到壽險公會查詢業務員資格 是否完整。

3. 保單掛不熟識業務員身上,要求到場認識:有些壽險業務員因為收入太高,會將部分保單掛給其他收入較少的同事,保戶也能要求掛名業務員必須一起親交保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66

PC衰退沒在怕 連續七年繳出EPS十元成績單 新普宋福祥巡廠打底 再戰十年!

2014-06-02  TWM  
 

 

PC產業大衰退,然而,身為NB電池模組龍頭的新普,董事長宋福祥卻有本事連續七年繳出EPS超過十元的成績,甚至揚言未來十年也都要維持這種高獲利水準,他是如何辦到的?

撰文‧何佩珊

二○一三年,全球PC出貨下滑了一○%,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衰退,在黯淡的PC供應鏈中,卻有一家公司,連續七年EPS(每股稅後純益)都超過十元,甚至還宣告未來十年的EPS也都要從十元起跳,它是電池模組廠新普。

這樣的成績和自信不是偶然。近年來PC產業挑戰嚴峻,中國工資高漲、勞動力吃緊、流動率提高,那些PC零組件廠該有的問題,新普無一不缺,「很多企業可能就此死掉」。新普董事長宋福祥話說得直白,但他絕不讓新普陷入這樣的慘況。

宋福祥天生就對數字有高敏銳度,邏輯思考能力也很強。熟識宋福祥的人形容,「他不用筆記本或電腦,因為他的腦袋就像電腦一樣。」再加上在科技業打滾超過四十年,新普很早就觀察到電子業的困境,宋福祥更認為,解決這些病灶的唯一解方——就是自動化。

工廠管理能力是宋福祥最引以為傲的,過去數十年來,新普就是靠著這點,做到全球第一大NB電池模組廠。如今,要轉向自動化,新普比誰都有優勢,宋福祥堅信,「就是走對了這一步,才讓新普跑得比別人更快、更穩。」省成本 開發自動化設備若你以為每家電子廠都在講自動化,新普也談自動化,沒什麼稀奇,那就錯了。宋福祥不是今天才做自動化,早從十年前就開始!

「自動化牽涉很廣,從硬體、軟體、韌體、機械、製程到影像……,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做起來,更不是砸錢就可以買到的。」對照某些廠商單純地認為,只要將自動化設備買進來,就完成了自動化的改革,宋福祥開口閉口都是自 動化的學問。

假設過去一條產線需要四十名人工,現在透過自動化設備,大概可以減少一半人力,而且大量長期生產相同的產品,自動化程度還可以拉高到三分之二,換句話說,所需要的人力與薪資費用也隨之減少,「甚至百分之百的自動化,新普也已經做到。」宋福祥說。

然而,在自動化製程的背後,並非幾個數字加加減減這麼簡單,裡頭隱藏極為複雜的計算和思考,像製程難易度、訂單量大小、機種變化與產品生命週期等,每個變數都關係到自動化是否真能帶來最高效益。還有一個關鍵在於,新普九九%的自動化設備,是自行開發,更凸顯出成本競爭力。

而且你以為一○○%的自動化產線已經是極限了嗎?宋福祥會告訴你,經營事業就像在登山,「世界第一高峰喜馬拉雅山高度將近九千公尺,而我的山沒有極限。」宋福祥是最標準的工廠人,對他來說,工廠就是新普的基石,「就像蓋大樓,打好底子一步步向上,蓋再高也不會倒。」即使到現在,宋福祥每月都會撥出四○%時間來巡視工廠。

對於巡視工廠這件事,宋福祥嚴肅以待,「我不是去隨便晃晃,巡工廠時,都是在想新東西,我花很多時間提供想法給員工,別人可能只看兩件事,但我看兩百樣。」拿最近一個例子來說,新普縮減了電池包裝的材料,原本只能裝一萬個物件的卡車,現在可以放進一萬五千個。不只包材費用減少,運費也省了五○%,連帶工廠倉儲空間需求都跟著縮小。「這是新普的know how,一般老闆不會懂這些事,但這是我的本事。」宋福祥的自信,流露在話語間。

找商機 強化高功率市場「大家從外面看新普光鮮亮麗,每年賺進一個資本額,好像很稀鬆平常。」但與宋福祥在新普奮戰超過十年的高階主管不諱言,「事實是只要稍一不慎,我們就會陷入危機。」她印象最深的是二○○七年,當時新普常熟廠落成不久,原本打算大幅擴產,卻遭逢祝融之災。宋福祥沒有太多時間慌亂,親上火線指揮調度,結果跌破所有人眼鏡,「第一週我們先恢復了一、兩條產線,一個月後對所有客戶的供貨就恢復正常,沒有因為這場意外,失去任何一個客人。」這不只是應變力和執行力,「更重要的是,他讓大家願一起拚的管理魅力。」新普高階主管說,「若問我去年大環境這麼艱困,為什麼新普還能有這種獲利水準,這件事就能看到答案。」只是,宋福祥大膽地喊出未來十年都要賺一個資本額以上的目標,可不能只會成本控制,還得要想辦法開源。

過去一年來,除了穩固PC基本盤,新普切入美系品牌手機大廠供應鏈,強化技術含量更高的高功率電池市場,像電動車電池,同時今年還新增自動化設備外銷及行動電源等消費性電子業務。

「我看事情,看得很廣也很細,做事謹慎,但決策要很快。」宋福祥知道,中國製造業的環境只會越來越差,所以當大立光、可成這些台廠想「鮭魚返鄉」,卻面臨無地可用窘境,新普就沒有這層煩惱,因他們早就買下新竹總部對面五千坪土地,為返台建廠做準備。

外界看到的宋福祥總是精神百倍、運籌帷幄,所有危機、挑戰到他的面前,都能迎刃而解,但宋福祥從來不認為自己做到一○○分,而是要再做得更好,「如果有幸,我還能再做十年,我一定會想辦法達成我的承諾,在有效期限裡讓新普更好!」這才是宋福祥身為企業經營者從沒變過的初衷。

新普

成立時間:1992年

負責人:宋福祥(圖)

資本額:30.83億元

主要業務:電池模組

主要客戶:廣達、蘋果、戴爾近3年獲利:2013年32.36億元2012年33.03億元2011年36.88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45

謝爸愛心保單 為何讓謝淑薇做噩夢 網球一姊年繳上百萬保費 專家完整診斷35張保單

2015-11-30  TWM

台灣網球一姊謝淑薇在十一月七日於臉書發文,敘述謝爸爸購買多份長期高額美元儲蓄險保單,讓她除了面對高強度的比賽,還要應付沉重的保費,幾乎喘不過氣。為什麼原應保障生活的保單,卻成為她的最大壓力?

十一月十三日,謝淑薇於泰國華欣盃比賽止步八強,為積極爭取積分,目前世界女網排名一○七的她,下一站將馬不停蹄轉戰日本。但這位單、雙打都創下國內女子 網壇紀錄的台灣之光,最近煩惱的事恐怕不只網球。十一月七日,謝淑薇於臉書專頁公開發文,敘述父親謝子龍長期買了多份高額保單,沉重保費已經壓得她喘不過 氣來……。

二○一○年,謝淑薇因亞運表現出色,獲頒獎金新台幣三百萬元的國光獎章。為表孝心,她將其中一百萬元交給謝爸爸。隔兩天,謝爸爸拿出四份二十年期、一份六 年期的美元儲蓄險保單,要謝淑薇簽字。對爸爸十足信任的謝淑薇沒有多想,也未發現這些保單的每年保費加總約一百萬元,揮筆即簽。

「簽下去後,第二年繳完費後,才發現這是噩夢的開始!一年繳一百萬元,為期二十年,第二年繳完有一天,突然想起這份讓我覺得壓力超大的百萬保單!」謝淑薇 在臉書上寫道,保費外還有種種生活、職業開銷全落在她的肩頭上,「在那個時候,我有貸款、比賽費用、教練費用、弟妹出國的部分費用、龍哥(謝淑薇對父親的 暱稱)每個月九萬元的生活費。」在謝淑薇的主觀認定上,這堆百萬保單不但沒有為她帶來安全感,反而成為不安因子。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狀況:35份保單強迫儲蓄

為保障運動員兒女的生活

事實上,謝爸爸買的保單不只這些。謝家有七個孩子,謝淑薇排行第四。謝爸爸熱愛運動,因此積極培養孩子成為職業運動員,包括謝淑薇在內,有四個小孩不是職業網球選手就是網球教練,最小的弟弟謝鎮安則是少棒選手。

另一方面,謝爸爸也深知運動員職業生涯只有短短幾年巔峰時期,擔心孩子老來無財,除了備齊終身醫療險、終生旅行平安險外,一存夠錢,他就拚命幫孩子買美元 儲蓄險,「我老人家理財是買穩當的產品,這沒有風險。」在台北郊區租屋處接受記者採訪時,謝爸爸攤開經年累積的保單,三十多本,幾乎淹沒桌面。

今年謝爸爸要繳的保費高達新台幣二百萬元,假設沒有任何保單解約,接下來三年,他每年保費仍然高達新台幣一七○萬元。之前謝爸爸原本在高雄當網球教練,他 把教職交棒給小孩後,現在只能偶爾接案教學,收入並不固定,車子有車貸未清,鐵皮屋房子是租的,屋外有一畦田地種菜,夫妻兩人生活清簡。

衡量經濟狀況,想到接下來的高額保費,謝爸爸也忍不住焦慮,「我知道有點超過自己能力,可是我就是要強迫自己儲蓄啊!以後這些錢都是要留給小孩的,真的繳 不出來,我也可以把車子拿去二貸。」檢視謝爸爸提供的三十五份保單,除四份終身醫療險,三份終身壽險,三份終身旅行平安險(簡稱旅平險),一份投資型保 單,一份終身婦女險外,其餘全是長短期限不一的儲蓄險。其中,有四份二十年期美元儲蓄險,因為財力難以負擔已經解約。

完整檢視謝爸爸提供的三十五份保單之後,宏觀財務顧問平台總經理邱正弘從基本觀念出發,指出一般理財族常發生的兩大謬誤。

失算:以為終身險不吃虧

佣金+通膨 根本不保值

首先,是把資金過度投注於「終身險」,無論是為孩子投保壽險、醫療險或是旅行平安險,謝爸爸買的都是「終身險」保單。

對此,邱正弘強調,國人對「強調還本但保費偏高」的終身險,的確存在長期迷思,卻忽略了「不能還本但保費低廉」的定期險。原因在於,國人對定期險常有「浪 費」的錯覺,基於「不蝕本」的心態,終身險成為國人投保的普遍選項,導致台灣的保險滲透率(保費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長期蟬聯世界冠軍。但根據友邦人壽調 查,台灣人平均保額約四三○萬元,若以理想保額應為家庭年收入十倍來看,台灣人平均保額僅及理想的一半。

保終身險看似「不吃虧」,但是邱正弘直言,「怎麼可能不吃虧?」他表示,若考量通膨因素,假設平均通貨膨脹率為二%,現在的一百萬元乾放十年後,購買力將只剩下九十五萬元,「因此,終身型保單『只能保本卻無法保值』。你不可能靠買保險賺錢的啦!」邱正弘說。

失算:以為可靠保險賺錢

高估繳費能力 恐得不償失但靠保險賺錢卻是謝爸爸理財規畫的中心思想。謝爸爸自承這輩子「沒玩過股票」,他不願承擔投資風險,只希望報酬率能高過定存。對他來說,每兩年、甚至每年,可以領回一筆年度生存金的儲蓄險,非常「穩賺」。

而這也是邱正弘眼中謝爸爸、以及許多國內理財族會犯的第二個錯誤:「過度」把保險當成累積財富的工具。

迄今,謝爸爸買過的儲蓄險大約二十三份,起初都是短年期,四到六年不等,保費介於三千至六千美元,繳費期間可先領回幾筆小錢,繳費期滿後每年可領六百至一 千四百美元不等金額。進一步的,謝爸爸也認真計算各張保單未來的領回金額,作為再買下一張保單的基礎,陸續新購保單。

平心而論,謝爸爸想要透過保單強迫儲蓄,並且一路讓手中財富鎖在變現性偏低的保單上面,出發點並沒有錯;而擁有保險業務員證照的謝爸爸,想出這套「保單養 保單」的邏輯,原本也還不至於太過天馬行空。問題就出在「保單養保單」的手筆越來越大,從原本以六年期的短期保單為主,進階到長期的二十年期保單,年繳保 費皆為六千美元起跳。

邱正弘表示,以謝家成員多是運動員的結構來看,「要求自己強迫儲蓄是對的,可是,運動員職涯的收入黃金期相對短暫,短期儲蓄險保單或可接受,但若採用長期 儲蓄險,過程中一旦無法繳交高額報費、被迫解約,造成的損失還大過定存。」邱正弘進一步就謝爸爸實際購買過的一份二十年期美元儲蓄險進行精算,每年保費為 六六六五美元,繳費期滿時,總繳保費為十三萬美元,繳費期間總共可領回五萬一千六百美元,之後每年可領回三四四○美元。整體計算,投保後四十三年,才能把 十三萬美元的本金領回來。

他繼續設想各種「無法負擔高額保費」的意外狀況,依上例來說,若只繳五年即解約,將虧損六一九二美元,近新台幣二十萬元;假如撐到第十年解約,則虧三三一 一美元,約新台幣十萬元,「四十三年才終於領完本金,中間完全沒有賺到利息。而一旦繳不完,損失動輒十萬元起跳,這樣真的穩賺嗎?」至此,邱正弘對謝爸爸 提出建議,如果繳費能力不是常態,不如不要再浪費這筆錢,減額繳清是最好的辦法。至於保單解約的優先順序應該是,「盡量撐完短期保單,捨棄長期保單。」針 對保單調整原則,淡江大學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建議,謝爸爸可以先就「年度末解約金高過或最接近總保費支出者」優先解約,也就是說,優先剔除「虧最少或小 賺的保單」。

「因為長期支援家裡,我希望有一天我若是有什麼意外,保險照顧我,我的家人則不必承擔『可能要拿錢出來照顧我的困擾』。它讓我安心在外闖蕩,在這個旅行增加死亡風險的行業下,給了我家人一份安心的保險。」這段話取自謝淑薇臉書,透露她對保險的期待。

解方:應保高額意外險

避免因職業傷害影響生計

然而,若單就謝爸爸提供的保單來看,或許因為主要投保於「高保費、低保額」的終身險及儲蓄險,因此這些保單對謝淑薇的保障總和並不算高;舉例來說,若謝淑薇不幸發生重大意外,獲得的意外險理賠金恐怕不到二○一三年她參加溫布頓網球賽獎金的一半。

邱正弘認為,以網球選手的職業特性來看,他們長年在海外奔波,又涉及大量身體勞動,極可能受傷,甚至失能,需要的其實是高額意外險與醫療險。

此外,「旅平險也不需要保終身,只要針對職涯黃金時期投保即可,同時應該找產險公司投保意外險取代旅平險,因為意外險就包含旅平險,而且產險公司的意外險收費較壽險公司低廉。」邱正弘建議。

郝充仁認為謝淑薇可加保「部分失能」的年金保險,體壇競爭激烈,頂尖運動員一旦受傷,能不能回復原先水準,誰也說不準。一旦受傷導致部分失能,不論是復健 期或不幸被迫退休,有一筆固定金額的年金收入,都可以暫時緩解經濟焦慮,「當然這樣的保險肯定不便宜,最好是針對容易受傷的這三、五年黃金期間定期投保即 可。」天下父母心,謝爸爸縮衣節食,只為幫子女繳完儲蓄險保費,許孩子們一個無憂的未來,出發點並沒有錯;但作為家中重要經濟支柱的謝淑薇,為了這些保單 備感壓力也是事實。

良善的出發點,因為對於「保險」的定位錯誤而造成財務壓力,甚至排擠原本該有的保障,這不僅是謝淑薇與謝爸爸的問題,其實,長期以來也是許多國人的通病。

超愛幫孩子買保險

儲蓄險就高達23件

—— 近年謝子龍為子女投保過的險種

保單 件數

20年期美元儲蓄險 11

6年期美元儲蓄險 8

4年期美元儲蓄險 4

終身旅行平安險 3

終身醫療險 4

終身壽險 3

終身婦女險 1

變額年金險 1

「保單養保單」真的能賺錢?

—— 謝子龍投保儲蓄險歷年領回金額與保費

單位:新台幣(萬元)

年 保費 領回金額 保單養保單仍須付出的差額2015 203.9 55.6 148.3 2016 170.8 23.0 147.8 2017 170.8 40.7 130.1 2018 170.8 19.7 151.1 2019 94.9 42.3 52.6 2020 94.9 24.6 70.3 2021 94.9 46.7 48.2 2022 94.9 56.2 38.7 2023 94.9 57.2 37.7 2024 94.9 56.2 38.7 2025 94.9 78.3 16.6 2026 94.9 56.2 38.7 2027 87.4 57.2 30.2 2028 87.4 56.2 31.2 2029 82.7 87.2 -4.5 2030 80.7 95.8 -15.1 2031 20.4 57.5 -37.1 總計 1833.9 910.2 923.7 解構謝子龍的保單現金流,要實現保單養保單的計畫,要先度過前四年保費破百萬元的難關,才能越走越穩。

假設謝子龍繳完所有保單,則在2029年,保單的領回金額才超過保費,但即使到2031年繳完,總付出的保費仍是總領回金額的兩倍。

繳20年的儲蓄險 要43年才能回本—— 以謝爸購買的20年美元儲蓄險為例

20歲

一張20年美元儲蓄險保單,每年繳費6665美元,20年期滿所繳總保費為13萬3300美元。

40歲

20年繳費期間,可領回5萬1600美元,距離回本還有8萬1700美元(133300-51600)。

63歲

40歲之後每年領回3440美元,要約23年才能領回所有已繳的保費(81700÷3340)。

撰文 / 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