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證所”)發布了7月的上市公司監管情況。
7月,上證所公司監管部門共發出日常監管類函件63份,其中監管問詢類函件44份,監管工作類函件19份;通過事中事後監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補充、更正類公告59份;針對公司披露敏感信息或股價發生明顯異常的,啟動內幕交易、異常交易核查32單。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繼6月24日表示將行業研究報告對股價的影響納入信息披露監管範圍之後,上證所本月整肅“研報亂象”的力度還在不斷增加。
上證所給出的第一個案例是,某券商通過多家財經媒體發布的研究報告稱,某公司的子公司專利挑戰訴訟事項有望取得進展,預計可以大幅厚增公司業績,公司商業業務、醫療服務、新品研發都已經進入收獲期,但公司從未披露該等信息。
據記者梳理,該案例細節與人福醫藥(600079.SH)28日收到上證所問詢函一事相吻合。7月27日,有媒體發布《廣發證券研究報告:人福醫藥OXYCONTIN專利挑戰有望取得進展》、《人福醫藥漲停提振醫藥股,衛計委擬設置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等新聞報道。當日,人福醫藥股價漲停。
在問詢函中,上證所有一句表述為,“當日,上證綜指下跌1.91%,但你公司股價逆市漲停。”對此,不少市場人士提出質疑,認為交易所過度幹預市場。
在今日的發布會上,上證所的通報則讓“漲停而被問詢”的真相浮出水面:誤導性研報惹的禍。上證所認為,上述研報帶有一定的誤導性,經公開傳播,對公司股價產生了不當影響。
而就7月28日上證所向人福醫藥發出的問詢函內容來看,交易所要求公司就研報中提及的專利挑戰訴訟的基本情況、訴訟事項相關進展情況等6個問題進行核實並予以答複。
另一個案例是,前期某公司披露了與境外某醫療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同時某券商邀請公司董秘接受了獨家電話采訪並出具研究報告。上證所認為,該券商研報中對合作前景的描述較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明顯樂觀,涉嫌誇大。
上證所公司監管部門對於上述兩起案例都發出了問詢函,要求相關公司認真核實澄清研報所述內容,並予以公告。公司未能及時公告的,視情況對公司股票實施停牌處理。
“從相關上市公司的核實披露情況來看,所涉及的研報均不同程度存在誤導和誇大等問題。”上證所表示,還將向相關證券公司發函通報情況,督促加強研報發布行為的內部約束。
在6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上證所便表示,專業機構出具的行業研究報告,對判斷上市公司投資價值有積極作用,經過傳播後也會對股價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但實踐中也發現,一些公開發布的研究報告,存在缺乏客觀依據、結論主觀草率、內容捕風捉影甚至制造“噱頭”等問題,容易誤導中小投資者跟風交易。
據此,上證所將行業研究報告對股價的影響納入信息披露監管範圍。彼時,上證所通報的案例為興發集團(600141.SH)“研報門”事件。
6月20日,廣發證券發布標題為《興發集團點評:市值處歷史底部 電子化學品業務有待重估》的研報,評級是維持“買入”評級。研報發布當天,興發集團股價漲停。
同日晚間,興發集團發布澄清公告,對報告所言的業務基本面情況予以了通報和澄清,表示電子化學品業務占公司營收比重較小,未來資本性投入仍然具有不確定性,同時還稱近期未接受廣發證券等機構調研和媒體采訪。此公告一出便引起市場的強烈關註,有市場人士戲稱,“直接打臉廣發證券研究員”。
在興發集團的案例中,上證所第一時間要求公司發布公告,澄清實際情況;同時對其中是否存在二級市場違規交易行為,啟動了交易核查。而從本月的兩起案例來看,上證所對於“研報亂象”的監管力度還在繼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