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科創中心發展在即 上海人才集中在哪些行業?

21世紀什麽最重要?人才!伴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孕育興起,國際經濟競爭更加突出地體現為科技創新的競爭。對於欲打造科創中心的上海,現有人才的分布和對人才的吸引力成為了重中之重。

7月19日,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在上海市舉辦了“引領創時代”——2016領英ConnectIn峰會,並與徐匯區政府聯合發布了《上海市科創中心人才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重點圍繞上海先進制造、金融、互聯網與軟件、醫療健康四大行業的人才分布情況、與國內外其它城市的人才結構對標分析,並對上海科創人才布局和人才政策進行了前瞻性分析。

從統計樣本中可見,上海市在領英上擁有超過100萬的人才,他們分布在各行各業中。從細分行業分布中可以發現,匯聚人才最多的前三個細分行業分別為先進制造、金融、互聯網與軟件行業。從職位分布來看,17.6%在從事銷售崗位的工作,排名第一,工程職能位居第二位,與互聯網相關的運營與信息技術職能也名列前茅。前五名職能占比總和達到了47%。

在對人才的細化比較中,領英發現上海的工商管理碩士(MBA)人才占比最高,高達7.7%,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1%。在四個重點行業中,上海MBA的比例也均超過國內對標城市,醫療健康業甚至超過了國外對標城市。

 

不僅如此,上海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人才比例達20.4%,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2.1%。在四個重點行業中,上海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人才比例均高於國內對標城市。

盡管上海吸引了大量海歸和高級管理人才,但報告也發現,資深人才和高端研究型人才的缺乏或成為上海科技創新之路上的一大攻堅點。

當前本土企業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在逐漸加強,而上海的高端人才則更多聚集於外企。以先進制造業為例,上海人才最為聚集的10家企業中,只有華為和寶鋼集團兩家中國企業,其余都是外企或合資企業。而在深圳的制造業人才則更多服務於像中興、聯想、比亞迪這樣的領先本土廠商。在金融行業中,上海憑借著成熟的商業環境與完善的金融產業鏈,無可爭議地處於行業的領先地位,但隨著北京等城市對金融人才的政策支持和激勵措施,也使得城市間的金融人才爭奪戰漸入白熱化。在互聯網與軟件行業,北京擁有眾多大型本土互聯網企業、創業氛圍濃厚,對於科技互聯網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

從資深人才分布上來看,縱觀四個重點行業,上海市與國內外城市對標時都出現一個共同的特征,即人才的平均從業年限與國內對標城市類似,卻遠遠低於國外對標城市。以醫療健康行業為例,在波士頓工作的人才中,擁有十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資深人才高達41.8%,遠高於上海的22.2%。由此可見,吸引和留住資深人才已經成為上海打造科創中心之路上亟待解決的一大課題。

此外,高學歷研究型人才較為稀缺。報告顯示,上海具有博士學歷的人才比例為4.5%,低於全國主要一線城市平均水平5.3%;在金融業、互聯網與軟件業和醫療健康業,上海的博士比例也都低於北京和國外對標城市。以先進制造業為例,上海的博士人才為4.3%,遠遠低於慕尼黑的12.4%。

對此,領英中國副總裁於誌偉表示:“我們希望憑借領英在行業內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實踐資源,為上海通向科創中心之路貢獻綿薄之力。我們相信,在這個以人才為核心競爭力的雙創時代,唯有撬動和釋放人力資本,才能把握住創新的變局,並站上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