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談談新三板分化現象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abk.html

    前幾天,時代浙商-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新三板研究中心主任、新三板聯盟創始人沈松富老師叫我“說說新三板”。新三板話題太廣,在此,我只談其中的一個內容:新三板分化現象。

    新三板的建立豐富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它代表了新型產業和社會發展的新動力,其定位為中國的納斯達克。新三板對掛牌上市企業,不分行業,不限規模,也沒盈虧規定要求,實行公司制、註冊制,采用協議轉讓和做市轉讓兩種交易方式,最近又推出了分層制,以後還將逐漸演變成類似於主板交易方式的競價交易模式。

    目前,在我國,中小企業通過直接融資的比例很低,據說,還不到5%,而在發達國家,這個比例高達60%或以上。可見,我國金融與實體的融合銜接遠遠沒有放開。隨著資本經濟蓬勃發展,把更多的中小企業納入直接融資體系,這是時代的要求與必然。當下,新三板的掛牌企業激增到7500來家,今年很可能將突破1萬家。如此這般,經過一定時間的發展與完善,新三板勢必將成為我國舉足輕重的資本市場。可以說,新三板的推出與發展,標誌著中國金融制度進入重大轉型階段。

    由於新三板處於初級成長期,其運行機制、上市規則、交易方式、市場風險等與其他市場不同,肯定會有不少問題。交投興旺與蕭條的兩極分化就是其中的一個突出現象。

    雖然新三板分層制度剛剛出臺,但做市商交易制度仍是目前新三板的主要交易制度,這樣,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是,又因投資準入門檻較高(投資者500萬元起步),所以,諸如投機一把就走人的現象將會減少,可讓市場多一些發現價值而投資的行為。事實上,新三板確實有著許多優秀的成長型中小企業,它們分布在各個領域,尤其是新型產業領域。所以說,新三板的機會是長期性的和戰略性的。

    有弊的是,一方面,由於新三板對掛牌企業實行的是註冊制,企業準入門檻較低,入市的企業來自各行各業,數量眾多,魚龍混雜,於是乎,有些估值很高的,過度競爭的,模式不合理的,業績不好的,公司治理較差的,等等,不良企業趁機而入;而另一方面,對投資者卻設定了較高的準入門檻(500萬元起步);這麽一來,勢必讓投資者謹小慎微,甚至望而怯步,生怕踩上臭巴子地雷,於是市場流動性隨之萎縮,結果便產生了許多無人問津的“僵屍企業”及其“僵屍股”。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更好地引導投融資對接,最近,新三板推出了分層制(將掛牌企業劃分為“創新層”、“培育層”、“基礎層”三個層次),初步選出900來個優質企業(大約占比10%多點)進入創新層,擬采用競價交易方式,投資者的準入條件也將會降低,從而增加流動性。然而,這麽一分,雖說創新層的流動性增加了,交投活躍了,問題解決了,但這是否也“暗示”了,大部分留在培育層和基礎層里面的企業,有許多是僵屍企業及其僵屍股呢?這樣是否會造成培育層(采用做市交易)和基礎層(采用協議轉讓交易)的交投更加清淡呢?結果使得總體流動性依然匱乏呢?當然,整個新三板將來一定會逐漸降低準入標準,不斷提高市場化程度,流動性也將隨之增加。

    關於流動性,本人在小文《簡述股市優化資源配置的機理》(2015-01-25)中說過:“股市的根本職能是優化資源配置,以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與效果,就必須發揮市場流動性職能。一個企業,如果不把它放到市場上去交易,其價值是永遠不得而知的,只有通過交易才能被衡量出來,用俗話說就是,是騾是馬拉出來遛遛。企業掛牌上市後,就要接受市場的檢驗與評判,這就須由廣大的投資者和投機者進行股票買賣,頻繁交易,通過反複連續博弈,最終通過股票給企業定價,於是企業價值究竟有多少就被發現並體現出來了。股市通過流動性最能反映市場意見,也就能夠實現價值判斷,從而達到激勵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目的。

    由此可見,流動性至關重要,市場一旦流動性缺失,就會變成死市,一切也就無從談起了。是不是?

    由上述股市流動性原理出發,考慮到新三板目前的制度與機制安排和展望其今後發展路徑,可以預料,新三板冰火兩重天的分化格局還將持續存在,一時半會兒難以扭轉。對此,已掛牌企業或擬掛牌企業以及投資者須要充分考慮,有所準備。

    雖說如此,但話又要說回來,其實,市場分化是常態,有分化才能區別企業的好壞,分化是識別企業優劣的結果。通過分化,能夠促進市場優勝劣汰,良性循環,這是市場本有的功能。有人說,新三板一半的企業會死掉。即便如此,那又怎樣?美國納斯達克初期的企業不是大多數都死掉了嗎?現在有的也不正在死掉嗎?然現在納斯達克依然不是很好嗎?生命力不是更強了嗎?就怕壞企業僵而不死,不被淘汰退市。市場有進有出,吐故納新,供需雙方才會交易頻繁,市場流動性也就會更盛,這不好嗎?

    鑒於上述情況,對於有意進軍新三板的企業和投資者,作為企業呢,要掂量一下自己,須要思忖:目標是進入哪個層次?如果一時進不了創新層,怎麽辦?變成了僵屍企業,怎麽辦?還有,特別是首先必須慎重考慮清楚,上新三板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是否確有益處,因為隨著市場制度以及監管日益完善,企業上市是有“危險”的,一旦掛牌上去,就將時刻面臨被他人控股或(敵意)收購的風險,不要為了融點資金,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作為投資者呢,要擦亮眼睛,努力挖掘優質價好的標的,須要考量:哪些企業值得投資?要是錯投了僵屍股,怎麽辦?

 

    鏈接:若有朋友想了解“時代浙商-新三板聯盟及金融研究院”的情況,可掃描其創始人沈松富主任的微信二維碼,直接與他們取得聯系:

談談新三板分化現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