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韓寒、藍鯨、博納背後的投資人: 內容創業變現不靠撩妹靠才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5/157451.shtml

韓寒、藍鯨、博納背後的投資人: 內容創業變現不靠撩妹靠才華
馬巾坷 馬巾坷

韓寒、藍鯨、博納背後的投資人: 內容創業變現不靠撩妹靠才華

內容創業正進入爆發期,而且除了你的顏值、聲音,你的才華、知識、文字同樣可以輕松賺錢。

文 | 馬巾坷

來源 | 投資中國網(微信ID:China-Venture)

據投資中國網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公開披露至少已有近50家內容創業項目獲得融資,其中有相當比例的項目已經快行至B輪,從這些獲融資的新媒體類型上不難看出,閱讀類型的新媒體項目很多,高質量閱讀依然是剛需。值得註意的是,有傳統媒體工作背景的創業者在其中占相當比例。

網紅經濟正當時,撩人的不只是美女,好的內容同樣吸引資本的目光。

7月15日,科技新媒體“新經濟100人”宣布完成1800萬元Pre-A輪融資,據悉估值1億元。這是迄今,Pre-A輪科技新媒體領域金額最大的一筆融資,由高榕資本、一下科技等四家基金聯合投資。參與本輪投資的一家投資方對投資中國網表示,未來,有系統生產優質內容能力、有機會成為內容平臺的項目會更有機會做大。“當各個媒體平臺成熟後,也會有很多公司專門做發行。小而美的內容團隊和平臺型內容團隊將百花齊放。”

無獨有偶,幾天前,7月8日財經類自媒體金融八卦女宣布完成200萬天使輪融資;知名媒體人李翔與羅輯思維合作推出的《李翔商業內參》兩周收獲超5萬多訂戶,收入破1000萬元;短視頻網紅Papi醬在八大平臺直播,全網在線人數破2000萬,1億點贊,打賞累計價值90萬元。

還有更大規模的是,藍鯨傳媒獲億元B輪融資後;新媒體項目界面也宣布完成總額超3億元的B輪融資;馬東創辦的米未傳媒旗下辯論節目《奇葩說》第一季點擊率達2.6億,米未傳媒也在成立5個月時間內估值翻倍達20億。

這些數據只說明一件事,內容創業正進入爆發期,而且除了你的顏值、聲音,你的才華、知識、文字同樣可以輕松賺錢。

據投資中國網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公開披露至少已有近50家內容創業項目獲得融資,其中有相當比例的項目已經快行至B輪,從這些獲融資的新媒體類型上不難看出,閱讀類型的新媒體項目很多,高質量閱讀依然是剛需。其次,情感、娛樂、親子教育、體育類新媒體的數量也在增多。值得註意的是,有傳統媒體工作背景的創業者在其中占相當比例。

行至2016年,內容創業似乎不再只是小而美的時代。資本入局後,如何審視新媒體內容創業,如果跳出同質化重圍“撩”到投資人,投資中國網采訪了多家專註新媒體內容創業的機構投資人,聽聽他們怎麽說。

創資本吳海燕

投資人觀點:新媒體變現方式多樣 青睞已證明有能力創作或有能力辨識有價值內容的創業者

相關投資案例:ONE、七幕人生、質本生活、700Bike、十三月民謠、下廚房

對於內容創業,華創資本管理合夥人吳海燕開門見山的說,“現在是一個好時機”。

她認為,文化產業的興起是一個浪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一定水平,人們開始越來越追求精神生活,這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契機,此時,人們對於優質內容是有強烈訴求的,無論是文字或者影像。”

之所以,新媒體內容創業會集中出現在近一兩年,吳海燕認為,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移動支付真正的普及。

“七八年前講的移動支付,大部分是運營商代扣費,使用人群小眾,扣費渠道單一,且費率更高。真正的移動支付普及是支付寶、微信支付被廣泛使用之後才到來的,人們會用滴滴打車,會發紅包了,這讓小微額的便捷支付為優質內容買單,成為一個可能。”

在此基礎上,區別於過去傳統媒體主要靠廣告變現的模式,新媒體的變現方式更加多樣化。“內容價值變得直接起來”。

“靠廣告銷售的前提是,需要媒體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因此傳統媒體需要養到一定規模才可以有可觀廣告收入,這對於個體是不利的。但現在,為內容付費這個事變得容易起來。最早可能是零散的打賞模式,包括羅輯思維做的得道的APP引入了多個有內容價值的人,比如說199元一年,很快就有上千萬的收入,這足以支撐起一個小微團隊創業的開始。”

簡言之,經濟文化背景的大升級,再加上移動支付、移動流量帶寬提升和普及等基礎設施的成熟,“讓有價值的內容很容易找到有價值的讀者。”吳海燕說。

而對於哪些內容創業的素質更吸引華創,吳海燕表示,更青睞已經證明有能力創作或者有能力辨識有價值內容的創業者,比如韓寒、700Bike張向東。

鼎暉黃炎

投資人觀點:內容平臺延續能力尤為重要

相關投資案例:藍鯨傳媒

鼎暉創新與成長基金管理合夥人黃炎認為,內容創業還沒有達到一個現象級。但他相信,讀者對內容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好的原創內容,都有成為有延續性IP的可能,這將是內容媒體市場未來的走勢。

“鼎暉投資的藍鯨傳媒並不是一個內容創業概念,藍鯨傳媒是通過為媒體人搭建平臺來支持和放大消費者喜歡的原創內容。藍鯨傳媒創始人作為媒體人的一份堅持,把記者作為媒體的核心價值體現的更好,並為記者提供了很多服務。”

對於內容媒體創作公司來說,不但要具備創新的能力,迎合讀者的需求,同時形成平臺延續的能力尤為重要。從一個內容創作到一個內容平臺的入口,才更加體現內容創業公司的價值。

君聯資本邵振興

投資人觀點:品質化、模式化、社交媒體化、平臺化,想脫穎而出至少走到第三步

相關投資案例:考拉FM、如涵電商

君聯資本執行董事邵振興認為,傳統內容如影視領域,機會更多在版權端。而在線內容還處於充分競爭階段,長內容還主要依賴於幾大平臺,變現手段還不豐富,但大的空間已經超越傳統勢頭。

“UGC(用戶生產內容)目前沒有成熟盈利模式,版權所屬也還不清晰,但社交性最強,未來主要是往營銷方向延展。PGC(專業生產內容)還有賴於整個生態,特別是數據和變現端打通。對於媒體人創業,現在還是在走PGC路線,自媒體矩陣現在出現一些了,發展可能會更快。”

未來什麽樣的內容創業可以脫穎而出,邵振興表示,內容創業基本分為四個階段,品質化、模式化、社交媒體化、平臺化,要脫穎而出“至少要走到第三個階段。”

創豐資本彭震

投資人觀點:自媒體先免費後轉向收費的模式值得商榷

相關投資案例:西十區、唯晶科技、指點無限

“內容創業爆發,沒有什麽好奇怪的。”創豐資本管理合夥人彭震說,媒體可以溯源到幾千年前,比如中國古代的言官,亦或者是人們口耳相傳的故事,流傳下來的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內容,從這一點上,內容傳播的本質從未改變。

到後來紙媒、廣播、電視,再到現在的移動互聯網,變化的只有載體,內容制造本身沒有什麽差別,“只是換了不同的科技手段來體現內容。”

他認為,科技的快速發展,讓個人的自媒體和傳統的公開媒體有了區別化,“傳統的公開媒體,是經過層層篩選的有各自風格的流程化產物,而自媒體更加隨意,更把個人的風格擴大化。”在彭震看來,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先從物質的層面追求個性化需求,經濟達到一定水平後,精神層面也將呈現追求小眾化的趨勢。這是非常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

對於內容創業,彭震認為,核心的考量是,“你做的內容是不是能持續的跟隨時代的發展,具有吸引力。”

秦朔、吳曉波、羅輯思維、界面,都是彭震平時會關註的新媒體賬號,不過,如果考量什麽樣的新媒體會投資,彭震則有另一個角度來審視。他認為,媒體發展有兩種趨勢,一是收費內容,第二種則是免費的內容,但通過線下活動等來獲得利潤,“很多自媒體剛開始會選擇用免費的方式積累用戶,然後再轉向收費,這種模式是值得商榷的。”

彭震認為,文化內容本身的自我盈利能力是不強的,有時候甚至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才能體現價值,例如一些名畫等,“三體也是寫了很多年才火起來的小說”,因此選擇新媒體內容投資,彭震還是更青睞於能與創豐所關註投資的領域,形成非競爭聯盟的內容合作,“吳曉波的用戶群和羅輯思維的用戶群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吳曉波的用戶群恰恰跟創豐投的企業用戶是相同的,我就會投這樣的項目,自媒體內容渠道能夠更好地幫助產業升級換代,能夠有更好地現金流回來,來彌補自媒體本身的收入,這種雙方有加分的投資才是有價值的。”彭震說。

淺石創投胡海清

投資人觀點:新媒體創業需適應商業模式改變,不僅是短期吸引眼球的問題

相關投資案例:博納影業、果麥文化、北半球傳媒、罐頭場(日食記)

對於媒體人的內容創業,淺石創投創始合夥人胡海清的態度比較樂觀,但強調是“謹慎的樂觀”,他認為,新媒體內容創業中,有媒體從業經驗的人占很大的比例,而從投資人看項目的角度,並不會用“媒體人”這樣簡單的標簽去概括這類人群,“還是需要看每個人的特點、背景、創業素質等,完全的因人而異。”

“無論從收入變現還是融資規模的角度,媒體人從事內容創業已經成為風潮,也出現了包括米未傳媒、羅輯思維等有較大知名度的內容制造公司,但對於內容創業來說很重要的是,內容的生產是否能保持可持續的高質量輸出,是否有方法論和體系。”

在胡海清看來,媒體背景的人離職創業並非新的風潮,而是一直在行進的過程,“我自己關註大文化領域的投資機會已經有很多年,現在的信息傳播方式更加快捷、廣泛和多元化,加上風投基金的湧入,讓這一領域備受關註。”

他認為,媒體人創業,在做內容方面,有資源和人脈的積累和延續性的優勢,但傳統媒體人的思維是否能適應互聯網的快與新的風潮,都是需要面對的挑戰,“他們的資源優勢,可以讓創業項目很快的發出聲音,但長期來看,新媒體創業是需要尋找商業模式突破的長期的艱苦的過程,不單單是短期吸引眼球的問題。”

淺石創投過去一年投資的內容創業項目包括北半球傳媒和罐頭場(日食記)。“兩位創始人嚴格意義上都是媒體出身。”胡海清總結,他們的身上,有一些共同點,第一是,他們之前在大的媒體平臺,都是在執行層面帶隊伍打拼的人,執行力和專業性都很強,創業以後也依然在做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淺石創投在看這類項目時,不迷信創始人曾經是否功成名就,而是比較看重創始人是否能夠帶領一個接地氣的團隊持續作戰,這個持續既包括持續生產高質量內容的能力,更是對創業的一種堅韌。”胡海清說。

2016年新媒體創業融資情況一覽

A969.tmp

內容創業 投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