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藍皮書:“一帶一路”宏觀金融合作環境不容樂觀

多家研究機構15日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稱,“一帶一路”的宏觀金融合作環境不容樂觀,政治風險、主權信用風險、法律與制度風險以及匯率風險等多重風險影響投資收益的實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當日共同發布《“一帶一路”藍皮書:“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報告(2016)》。

藍皮書稱,在推進“一帶一路”戰略過程中,政治風險包括沿線國家地緣政治風險和事件敏感性突出,部分地區民族和宗教矛盾沖突頻繁發生;沿線國家的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存在差異,較為深入的共識不易達成;部分國家政局不穩,政策走向難以把握;美國、日本等反對“一帶一路”的國家利用外交手段幹預國家合作等。

主權信用風險主要是指多數沿線國家經濟基礎薄弱,抵抗外部沖擊能力較低,部分國家還存在財政赤字惡化、政府債務高企的問題。例如,南歐國家的債務危機風險尚未完全消除,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柬埔寨等國的外匯儲備較低,對外經濟依賴程度較高等。

法律制度風險。“一帶一路”倡議的規則標準和規則約束水平比較低,區域貿易投資規則體系的制約協調能力不足,國家之間的制度差異較大,投資企業和金融機構對其他國家的經濟規則理解不夠,這些方面都可能影響投融資機制的實現。隨著合作的深入,這些問題也更加突出。例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涉及伊斯蘭國家,這些國家的法律體系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對投資與風險承擔的模式有著嚴格的規定。

匯率風險。“一帶一路”國家的匯率風險主要表現為沿線部分國家的經濟狀況受資源價格、國際資本等外部沖擊影響較大,加之國內金融市場不夠強大,匯率波動劇烈,金融安全會受到影響。在歷史上,亞洲危機的爆發正是由匯率貶值風險而引發系統性風險。此外,一些國家的貨幣並非自由兌換貨幣,金融市場也不完全對外開放,這又增加了匯率風險管理的難度。當前各國貨幣發展趨勢不穩,歐元貶值、美元升值預期以及人民幣走勢的不明朗等,引起跨境資本在新興市場頻繁出入,增加跨境資金流動管理難度,也影響跨境合作中的企業與銀行的外匯投資管理。

科學、公正的信用評級可以擴大投融資渠道、促進資本配置流動。藍皮書說,當前國際信用評級市場仍然以美國為代表,這些評級機構的評級結果將直接影響金融市場價格。盡管近十年的信用評級市場上參與者數量逐步上升,行業壟斷程度正在減弱,尤其是中國、印度、土耳其等亞洲國家信用評級發展具有不俗表現,但截至目前,這些評級機構的市場占有率還是無法與頂級的三大評級機構相提並論。

藍皮書認為,信用評級公司的壟斷格局可能影響多邊國際金融機構降低融資成本的實現,並迫使投融資決策處於信息不透明的狀態,風險局面無法被全面掌控,出現不可預見的投資風險。

藍皮書說,此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融資多集中於銀行貸款和股權籌資,尤其是銀行貸款所占比例較高。過多的銀行貸款不利於融資市場的充分競爭和降低融資成本;長期投資過分依賴銀行貸款,導致銀行資產和期限錯配,不利於亞洲地區金融穩定的實現。

藍皮書建議,中國在投融資合作中應謹慎處理好經濟援助、共贏合作和本國利益等不同層次的關系,明確政策性、開發性和商業金融的邊界。

“當前,無論是亞投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籌建與運營,還是各國金融機構之間的多邊金融合作,都需要采用更多的創新手段來拓寬投融資渠道,以實現區域金融合作的升級與發展。”藍皮書建議,可以通過並購歐盟金融機構以及在銀行間開展業務合作,學習歐盟跨境保險業務的經驗。推動亞洲債券市場的開放與發展,同時完善國內金融市場配套改革,加強跨境監管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