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股第三次沖關MSCI失敗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840

北京時間6月15日淩晨5時,美國明晟公司(MSCI)在其官網宣布,延遲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這是A股沖關MSCI指數第三次失敗。

對於這次沖關失敗,MSCI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全球研究主管Remy Briand在早上7點舉行的媒體電話會上做出解釋,MSCI認為,中國市場現階段在政策層面已經有一些正面的改善,但成效如何還有待觀察。

MSCI方面此次給出的拒絕理由主要是三個方面,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分配、資本流動限制的相關制度進展以及交易所隨意停牌。

另外,國際投資者認為,QFII每月資本贖回不超過上一年度凈資產值20%的額度限制尚存。同時,交易所對涉及A股的金融產品進行預先審批的限制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因此,MSCI將繼續保留中國A股在2017年納入新興市場的審核名單上。

但是,Remy Briand也指出,如果中國政府加快改革動作,MSCI不排除在年度市場分類評審的例行周期之外提前公布納入A股的可能性。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6月15日早上對此作出回應,中國證監會對於MSCI明晟公司考慮將A股納入該指數是同意和支持的,納入與否是MSCI明晟公司的商業決定。

同時,他還稱,A股市場的國際影響力正在逐步提升,任何沒有中國A股的國際指數都是不完整的。此次MSCI明晟公司延遲納入的決定,不會影響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進程和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向。

如果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A股將占MSCI廣受歡迎的新興市場指數1.1%的權重,跟蹤該指數的全球基金規模達1.5萬億美元。匯豐(HSBC)此前估計,A股納入該指數,可在明年為中國股市帶來200億—300億美元的投資資金。

也是基於吸引更多國際資金進入中國股市的考慮,中國政府才再三申請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但是這樣的願望一再落空。

去年6月,出於對QFII額度分配程序、資本流動性限制和收益所有權認定等問題的考慮,MSCI決定不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

此後,證監會做出相應的改變,認可“名義持有人”和“證券權益擁有人”的概念,尊重QFII、RQFII客戶資產獨立於資產管理人資產的安排,A股賬戶支持相關專戶理財證券權益擁有人所享有的財產權利。

但正是在MSCI第二次拒絕A股之後,A股暴跌,甚至這期間出現“千股停牌”的局面。

2016年4月,A股再次接受MSCI征詢時,A股上市公司無限期停牌和境外設立A股衍生品受限成為他們擔憂的新問題。5月,中國監管部門出臺了解決上市公司停複牌問題的新規,涉及並購之類重大重組的公司停牌時間最長為三個月。但是由於政策實施時間較短,MSCI認為實施效果還有待觀察。

MSCI是一家提供全球指數及相關衍生金融產品標的的國際公司,其編制的系列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常用的基準指數。將A股納入MSCI,主要是指A股加入MSCI的新興市場指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8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