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新”中國制造的逆襲:Note7頻爆,只能求助中國造

本月,數碼界最”火”的數字是無疑是7。產自中國河南的iPhone 7據說在全球賣得火到脫銷;Note 7卻頻頻起火爆炸,最終求助於中國制造的電池。

近日,由韓國三星電子制造的旗艦款手機蓋樂世Note 7深陷“爆炸門”,美澳等地對其發布禁飛令,韓國、中國、日本及歐洲多國政府部門紛紛建議停止使用Note7。三星電子市值大幅下滑,甚至拖累韓國KOSPI綜合指數下跌,大規模召回的損失估計將高達數十億美元。

幾乎與此同時,在韓國最大的門戶網站NAVER的知識問答欄目,以及三星手機用戶較多的論壇,人們突然一致地提出了同樣的疑惑——“請問,中國的ATL公司是家什麽樣的公司?”

ATL,一家中國企業,一夜間成了韓國門戶網站的熱搜詞。

三星在本月初的召回計劃中,宣布將所有產自三星集團旗下三星SDI公司的Note 7電池,更換為中國ATL公司產的電池;後者也成為了Note 7的最大且唯一的電池供應商。ATL方面也通過通稿默認了這個消息。

這是怎麽了?三星手機在韓國手機市場的占有率高達近八成,卻要依靠中國企業生產的電池挽救形象。韓國民眾對此產生困惑似乎可以理解。

不過,對在首爾的數碼產品“發燒友”金敏俊(音譯)來說,這並不是多麽值得驚訝的事情。

“現在韓國對於ATL如此好奇,是因為韓國民眾對於中國制造的印象,還停留在制造‘山寨’上,但是,現如今很多中國制造的質量與性價比,都有著巨大的優勢。”金敏俊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中國充電寶被韓國“山寨”

金敏俊的家中,有許多“中國制造”;其中最顯眼的,便是拿在他手里的充電寶。

這款小米的充電寶,不僅受到金敏俊這種發燒友的歡迎,更成為了韓國民眾對於中國制造全新認知的代表。

一直以來,韓國因其市場的獨特性,以及本國品牌的壯大,一度被專家稱為“外國產品的墳墓”。無論是沃爾瑪、家樂福等商業流通企業;還是HTC、索尼等電子品牌;甚至是特斯拉、匯豐銀行等世界級企業,最終都在韓國遭遇滑鐵盧。

據韓國聚合物電池行業協會的統計,2015年韓國的充電寶市場規模為4700億韓元(每1000韓元約合人民幣6元),相較2014年增長近三成;行業人士預測,今年的市場規模,隨著快充技術(Quick Charge)的發展還將有所增加。

這份統計同樣提到:小米的充電寶已經占領了韓國充電寶市場的近80%。小米在韓國,已經儼然成為了充電寶的“代名詞”。

為了驗證這份統計的準確性,《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首爾市區走訪了樂天Hi-Mart、Digital Plaza等幾乎所有的電子商城,發現都在銷售小米充電寶;甚至,在首爾市區的某些遊樂機上,都很容易發現獎品是“小米充電寶”。

小米充電寶在韓國有多火爆?據韓國媒體報道,此前小米在韓國並沒有總代理商,故韓國市場上出現了許多“山寨”版的小米充電寶。甚至,有韓國“發燒友”在網絡上專門提供教程,幫助普通韓國人學習登錄小米的官方網站進行正品驗證。

由於小米深受歡迎,許多韓國本土品牌的充電寶設計也受到小米的影響。為了與小米10000毫安的旗艦充電寶競爭,韓國廠商紛紛推出10000毫安以上的大容量產品,而且設計與小米相似。

通過細分市場占領先機

“自從小米充電寶面市以後,我們的市場份額受到了巨大影響。”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韓國本土“充電寶”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為此,我們也只能通過推出更加多樣的設計、裝上兩個USB充電口,以及支持Quick Charge快充等方式,並將價格調整至小米充電寶的價格,來應對市場的嚴峻考驗。”

如果說,是小米的充電寶攪動了韓國充電寶這一細分市場,那麽華為手機,則使許多韓國人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中韓之間的技術差異到底還有多大?

今年5月25日,華為分別在美國和中國向三星提起知識產權訴訟;該訴訟中,華為要求三星就其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對華為進行賠償。

韓國民意幾乎因此炸了鍋。一直以來,韓國業界雖然承認中國制造的威脅,但認為三星等韓國企業發展較久,比起中國企業在知識產權上還具有一定優勢。

《朝鮮日報》、《韓民族新聞》等媒體紛紛將這個消息登載至頭條,《韓國日報》更是起了《中國華為的“專利襲擊”》的標題,表達出對於韓國電子產業的擔憂。

此前,華為韓國分公司曾通過韓國的LGU+與KT兩家通訊公司,相繼推出中低端智能手機,而銷售表現也十分不錯。

事實上,韓國手機市場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市場;韓國手機市場還是以通訊公司銷售合約機占主導地位,而韓國民眾購買手機也會想到前往通訊公司代理點,而不是生產公司的銷售網點。《韓國經濟新聞》數碼產品記者安熙權分析說:“韓國《終端機流通法》對於補貼金額作出限制,勢必將會影響到部分購買高端機的人群轉為購買中低端手機,而韓國本土的手機市場中,中低端手機又是空白區域,這將導致對中低端手機的份額需求不斷增高。”

如果說,華為和小米在韓國的動作比較“高調”,那麽海爾則屬於比較低調地占領市場。記者發現,金敏俊的家中,有許多家電產品都是中國品牌海爾。

“原本包括我在內,許多韓國民眾還是比較認可、信賴韓國國內的大品牌。不過,自從用了小米充電寶以後,對於中國品牌的認知有所改觀,因此搬到新家後,索性將家中的家電全部更換為海爾的產品,現在用了兩年,感覺也非常值得。”金敏俊說,“比起購買韓國本土不知名的小品牌,用同樣的價錢,我寧願購買海爾等中國制造的知名品牌。”

海爾2004年便進軍韓國市場,是最早進入韓國市場的中國品牌之一,至今在韓國市場已經獲得了近10%的占有率,僅次於三星、LG等本土大型品牌。在本土品牌強大的韓國市場,這種成就已經難能可貴。而在紅酒酒櫃等市場中,海爾更是幾乎占據了壟斷地位。

“新”中國制造崛起

盡管如此,比起韓國本土產品,中國制造在優勢非常明顯的同時,競爭力也非常單一——較高的性價比+特定的產品群。無論是小米、華為還是海爾,至今在韓國市場獲得壟斷性或市場支配性地位的產品還相當少,並且這小部分產品的制勝秘訣更多地在於“性價比”。

在高端消費品市場,依然難覓中國制造的身影。

值得註意的是,在普通消費者很難直接觸及或觀察到的方面,韓國制造仍然強大。

以三星集團為例,其旗下產業覆蓋電子、機械化工、金融乃至紡織和生活服務產業。三星重工和三星石化等企業,依然具備強大競爭力。韓國的船舶制造等裝備制造業也是全世界的翹楚。以銷售收入排名,全球十大造船集團中韓國有四家企業上榜,現代重工更是名列榜首。

韓國高麗大學政經學院李國憲教授認為,小米、華為、海爾等在韓國獲得成功的中國產品,應該被稱為“新”中國制造。

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至今為止,中國制造對於韓國市場的威脅尚比較有限,韓國高科技產品總體仍高於中國。然而,這些被稱為‘新’中國制造的產品,可怕的不是其產品本身,而是其代表的現象。”

李國憲說:“首先,在許多韓國民眾,甚至少部分業內人士眼中,中國制造一度是‘山寨’的代名詞。但如果仔細觀察這些在韓國獲得成就的企業,不難發現,它們都不是所謂的‘山寨’企業,而是在創新能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他認為,近年來“中國制造”不再是初級產品,內部出現了升級趨勢。中國企業加大了研發投入,湧現了越來越多比較高端或有技術含量的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889

萬南 二五中環 獨立屋頻爆竊 速遞保險箱搶生意

1 : GS(14)@2016-03-07 03:09:33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303808&search=1


雖然正月就快過,但新春Gathering依然唔停,萬南早前去咗個有錢佬慈善晚宴,呢啲場合例牌畀人揼心囗,就連在下呢啲小角色都唔放過,乖乖放低一張金牛。其實有兩類公司都鍾意贊助呢啲活動,第一類老闆係慈善活動嘅搞手,唔撐講唔過去;第二類係想賺有銀仕錢嘅公司。
呢晚就有一間幾出名嘅保安公司好醒目,趁機喺會場宣傳佢哋一個新服務,就係24小時速遞保險箱。簡單啲講,即係租一個容量約兩個A4紙咁大嘅保險箱,有需要就電召保安公司送箱上門,當然亦可以去保險庫自取啦,費用大約每年3皮嘢。

或者你會話好多人屋企都有保險箱啦,有乜需要租咁笨呀?其實好多住獨立屋嘅有錢佬好驚屋企被爆竊,以往亦聽唔少屋主出門遠行,屋企被老爆嘅例子,最新鮮滾熱辣苦主係廖創興銀行創辦人之子廖烈英,其山頂大宅剛剛被爆,損失十幾萬古董。萬南亦聽聞有啲賊相當狼死,要脅屋主打開保險箱偷到盡,所以有錢佬聽到有速遞保險箱,唔少都覺得制得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0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