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江蘇銀行開啟A股新一輪銀行上市閘門 6家銀行IPO排隊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492.html

等了11個月,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蘇銀行”)終於在6月17日拿到了IPO批文。這標誌著A股市場在2009年之後終於向商業銀行打開了閘門。

除了江蘇銀行,等在A股大門之外且已經通過審核的還有6家銀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證監會上交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正常審核狀態企業基本信息表發現,截止到6月16日,杭州銀行、江蘇吳江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上海銀行、貴陽銀行、無錫農村商業銀行6家城、農商行已經通過發審會,進入擬上市企業的IPO排隊隊列,這些銀行距離進入A股大門還需要耐心等待一紙批文。預計未來將開啟以城商行、農商行為主角的銀行新一輪主板上市閘門,但短期難見銀行大規模IPO。

江蘇銀行上市一波三折

6月17日,證監會核準了包括江蘇銀行在內的7家企業的首發申請,這標誌著時隔6年A股大門終於再向銀行重啟。繼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之後,A股市場將迎來第4家上市城商行。

事實上,梳理江蘇銀行的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2010年第三季度,江蘇銀行向證監會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申請材料。2012年江蘇銀行出現在證監會首批公布的14家排隊上市城商行名單之中。

2015年6月12日,證監會網站公布江蘇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招股說明書預先披露稿。此時,中國股票市場沖破5178.19高點,在去杠桿之後,投資者信心潰退,6月中旬,大盤指數遭遇屢屢暴跌。

2015年7月1日,江蘇銀行首發申請獲得通過,在股票指數一路暴跌、資金增量驟減、投資者信心不足的情況下,如果此時核準IPO將引起市場資金面更加緊張。隨後,7月4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告IPO暫緩。也就是說,在距離IPO一步之遙的時刻,江蘇銀行上市步伐卻因“股災”而中止。

時隔11個月後,2016年6月17日,江蘇銀行迎來監管部門第二紙“批文”,正式步入IPO征程。從2010年遞交上市申請到如今的首發獲批,江蘇銀行上市之路走了6年。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江蘇銀行的首發獲批頗具有象征性意義,標誌著商業銀行A股上市窗口的重新打開,預計將出現一撥銀行IPO的小高潮。

不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對比此前江蘇銀行招股說明書的發行股數發現,證監會批複核準的減股數少了一半左右。

根據批文,江蘇銀行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115445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的申請已獲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許可【2016】1181號文核準。而江蘇銀行招股說明書顯示,發行股數不超過259750萬股,本次發行須在得到有關監管機構批準後方可實施,本次發行股份總數以實際發行情況為準。

對此,曾剛分析,發股規模的縮減應該不是從銀行主動為之,江蘇銀行融資規模在A股市場規模不小,可能是監管層出於融資規模的考量,減少IPO給市場融資造成的壓力。

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董希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隨著江蘇銀行IPO獲批,時隔6年之後,A股又迎來了商業銀行。對於銀行來說,IPO有利於補充資本,增強下一步發展的能力,同時也優化公司治理,完善經營管理機制和信息披露杭制,具有長遠的意義。

曾剛也分析,上市對於商業銀行具有積極作用,有助於銀行補充資本,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規範經營管理,提升地方性銀行在全國的知名度。上市對於快速成長的銀行是機遇也是挑戰,信息披露和外部約束給銀行的經營管理帶來壓力,銀行在業績披露、行業排名和經營決策等方面面臨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江蘇銀行2015年年報顯示,2015年末,公司資產總額12903億元,比上年增長24%;實現稅後凈利潤95.05億元,比上年增長9.26%;不良率1.43%,較年初上升0.13個百分點,總體風險可控。

或引領第二輪銀行上市潮?

如果說2004-2009年是以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為主角的第一輪銀行上市潮,那麽江蘇銀行將有望引領以城商行、農商行為主角的第二輪銀行IPO時代。

目前A股市場僅有3家上市城商行。2007年是第一波城商行上市之年,是年7月,南京銀行率先在上交所主板市場正式掛牌;7月19日,寧波銀行隨後登陸主板市場;9月19日北京銀行也成功在A股上市。

然而,自2012年11月16日IPO關閘後,A股市場的大門久叩不響,國內上市如此遙遠,城商行紛紛選擇繞道境外上市。2013年以來,哈爾濱銀行、徽商銀行、重慶銀行、盛京銀行、青島銀行、錦州銀行、鄭州銀行等多家城商行先後登陸香港H股市場,以緩解資本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轉戰H股上市的銀行,比如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盛京銀行也紛紛提交回歸A股的申請。

至於銀行最佳的上市路徑,曾剛表示,A股是銀行上市的首選,H股是次選,新三板是小銀行的選擇。原因在於,當前A股估值定價明顯高於H股,且A股融資交易規模比H股更大。小銀行由於在A股上市遙遙無期,出於融資需求選擇在H股上市,但是港股市場環境與國內不一樣,H股上市面臨較大的匯率風險,從融資定價、上市便利程度和其他成本等因素考量,A股上市是首選,H股上市銀行也存在回歸A股的可能性。

除了江蘇銀行,等在A股大門之外且已經通過審核的還有6家銀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證監會上交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正常審核狀態企業基本信息表發現,截止到6月16日,杭州銀行、江蘇吳江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上海銀行、貴陽銀行、無錫農村商業銀行6家城、農商行已經通過發審會,進入擬上市企業的IPO排隊隊列,這些銀行距離進入A股大門還需要耐心等待一紙批文。

對於未來城商行上市的節奏,業內專家均持謹慎態度。董希渺表示,短時間內大規模IPO短期內可能會對市場有一些沖擊,包括心理上的沖擊。不過,城商行、農商行IPO談不上大規模,監管部門對於大家擔心的問題一定會有考慮。現在有些城商行打算在新三板上市,有些則選擇在海外如香港上市,募資渠道呈多樣化趨勢。而且,股市不能通過控制IPO來保持穩定發展,IPO是股市的正常行為。

曾剛也表示,銀行能否上市取決於多方面因素。相對而言,銀行在企業中屬於優質,銀行在上市公司中的風險和收益比一般上市企業好。實際上,更多銀行上市除了給銀行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也有助於A股上市企業整體資質的提升。但是銀行體量較大,大規模發行新股將影響市場結構,預計未來還將有銀行在A股上市,但節奏不會太快,這要視市場本身的狀況而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