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再猜測OPPO會不會進軍一線城市,因為OPPO已經進入。
在6月14日的媒體溝通會上,OPPO宣布了R9系列最新銷量數據,88天實現銷量突破700萬臺。OPPO副總裁吳強同時表示,購買R9、R9 Plus的一線城市用戶,在所有用戶中所占比例超過了其過去所有手機產品。
在人們印象中,OPPO偏重於二三線甚至三四線市場。而吳強釋放了一個信號,OPPO不僅會做二三線、三四線市場,也在積極進軍一線市場。
互相滲透
今年4月份,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在倫敦表示,華為正在積極向三四線城市深耕線下渠道,計劃在全國2000多個縣級城市開設零售店。和OPPO不同,華為手機消費者群體集中於一二線城市。
根據IDC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全球手機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OPPO、vivo,OPPO一季度實現銷量1850萬臺,全球份額占比5.5%,國產手機廠商中,僅低於華為的2750萬臺,全球份額占比8.2%。
雖然OPPO取得了顯著的增長成績,但OPPO的問題是:其專註於線下渠道優勢和品牌推廣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廠商模仿,過去兩年,眾多廠商共同喊出了“建立線下渠道”口號,部分已付諸行動。同時,廠商們對品牌溢價的關註,加劇了OPPO的壓力。
繼續鞏固三、四線市場優勢,在熟悉區域被動防守還是主動出擊深入對方優勢陣地?事實上,2015年,OPPO將線下門店數量從14萬家提升到20萬家,這不僅是鞏固和完善三、四線城市線下渠道,同時,也在為一線城市的反攻積累渠道能量。
“(一線城市)的確實是我們未來要重點突破的區域市場。”吳強向包括第一財經記者在內媒體表示。他同時表示,OPPO已對一線城市渠道進行布局,“該進的渠道我們都已經進入了,或者說主流的渠道我們都已經進入了。”
不過布局渠道是一回事,也是OPPO所擅長的,而OPPO也承認,真正打開一線城市市場,除渠道建設,還需在品牌認可而非認識層面打動消費者,在一線城市品牌認可建設方面,OPPO尚需較多付出。
“結合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我們會做很多品牌投入。但光做品牌投入就夠嗎?我們會在渠道層面上,把銷售平臺同時也變成我們品牌的展示平臺。”OPPO品牌部部長薛國頌說。薛國頌還表示,針對一線城市消費者,OPPO未來會組織更多線下活動,同時會新增更多品牌線下體驗店。
布局防守
積極布局國內一線城市手機市場,是OPPO的進攻。而OPPO的防守是:更理性看待海外市場擴張,同時布局前瞻技術研發。
OPPO在海外進入了20多個國家,重心放在東南亞和印度市場。在其市場成績最好的越南市場,OPPO是第二大手機供應商。
國內手機市場趨於飽和及競爭加劇,驅使中國品牌積極進軍海外尋求新的出路。而在熱潮背後,進軍海外市場的風險問題也日益突出。
最近,國產品牌華為主動向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三星發起專利戰,至少可以讓業界回憶起:因專利問題,小米在印度市場遭愛立信起訴,一度遭遇禁售;更遠的2011年,在美國市場處於上升勢頭的HTC遭遇蘋果專利打擊,一蹶不振。
“你也提到,在通信標準這一塊,OPPO確實是一個年輕的玩家。”OPPO硬件總監白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專利申請數量上,OPPO並不落後通信領域專利大戶太多。例如,截至2016年1月底,OPPO累計申請了6213件專利,據白劍稱最近該數字達到7000件,在國內手機企業中排名靠前。不過,包括OPPO在內的多數國內手機廠商,在通信標準專利領域還沒有太多突破,後者是華為集團為手機品牌背書的核心所在。
OPPO的專利集中在低壓快速充電和攝像頭領域。上述專利技術能幫助OPPO在快速充電和拍照方面形成差異化特點,成為OPPO產品當前品牌推廣基礎。而要和眾多深耕通信領域的技術廠商達成較為平等的交叉授權,卻並不具備這種能力。
“之所以沒有再去擴張海外市場,OPPO主要想法是保持‘簡單專註’工作理念,進入國家和地區越多,意味著工廠內部的支持團隊,不管業務還是研發,要配備更多人員。一個國家有一種語言,甚至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吳強說。
而嘗到閃充和圖像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甜頭的OPPO,在技術研發領域也嘗試更進一步,進入通信標準專利廠商俱樂部一員。目前,OPPO是表態開展5G研發的少數國內手機廠商之一。
“5G分核心網和接入網兩個方向,我們主要聚焦在接入網這一塊。”白劍說,同時,OPPO也在考慮如何推出5G手機概念機。OPPO的基礎是,其負責5G研發的團隊,據白劍稱“由一群在通訊標準研究領域具有十幾年經驗的老兵組成”。
“VR這塊,我們一直在跟進這項技術,內部已經有一些儲備。而用完VR沒有怦然心動感覺的話,我們會先hold一下,等待市場的成熟。”白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