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國留學生成韓國地方經濟“大救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331.html

隨著韓流文化對中國影響的不斷擴大,加之地利等因素,韓國越來越多地成為中國學生的留學目的地。

而韓國政府也將提振地方經濟的腦筋動到了中國留學生身上。近日韓國教育部發布《學習韓國2023》(“Study Korea 2023”)規劃,表示將在2023年之前,將現在10萬人左右的在韓外國留學生數量增長至20萬,其中,將通過向就讀首爾以外地方大學的中國學生發放政府獎學金等形式,吸引3萬留學生前往地方城市留學,借此推動地方經濟與消費。

該政策一經發布,便引起了韓國各界的巨大反響。

中國學生改變韓國大學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了韓國高校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中國留學生占據在韓外國留學生的近六成。文化,經濟以及尖端技術等專業,每年都在吸引大量的中國學子赴韓留學。

當《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訪韓國首爾主要大學時,時常能聽到此起彼伏的中文對話。如今,韓國主要大學周邊的中文牌匾也越來越多,從最早的中式餐廳和中國食品商店,到後來興起的中式KTV、中式網吧、中式奶茶店,甚至連中式漫畫屋、早餐鋪也應運而生,儼然就是一個小“唐人街”。

中式文化的“滲入”,不僅是影響了中國留學生的生活,更是改變了韓國青年的飲食習慣。當記者進入到一家標有“羊肉串”的中式餐廳,發現飯店內不僅有中國學生,也有不少像來“嘗鮮”,甚至成為常客的韓國學生。

黃同學就讀於韓國高麗大學政治外交專業,當被問及為何會喜歡上中國的羊肉串時,他只是說了一句:“中國朋友帶我來了以後,我便愛上了這里。羊肉串必須要配上中國的‘青島啤酒’才對味!”

如果在首爾,中國留學生的湧入只是改變了大學生們的生活,那麽在地方城市,這種影響更加明顯。

從首爾市區乘坐地鐵1號線南下1小時,能夠到達忠清南道牙山市,位於該市的順天鄉大學是一所4年制綜合大學,在本地區有較高的美譽度。但即便擁有較高美譽度,也未能躲開韓國低出生率所帶來的生源困擾,而眾多擁有較好成績的本地學生,更加偏好位於首爾的大學,也為這所老校的麻煩“雪上加霜”。

該校副校長金洪振(音譯)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道:“就在這個時刻,我們看到了來自隔壁的大國——中國的機會。”而後,該校加強與中國各大學以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合作,與中國近百所高校簽署了學術交流協議,並在天津外國語大學成立中國辦公室,以此吸引每年上百名中國交流學者與留學生在該校學習。

金洪振不無自豪地表示:“順天鄉三字意味著順著天理生活,而這正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之一;吸引中國留學生,成為了順天鄉大學緊跟時代步伐,在激烈的大學間競爭中制勝的法寶。”據他介紹,吸引中國留學生以後,順天鄉大學成立中國研究所,並通過吸引孔子學院進駐該校等方式,旨在打造具有中國研究特色的全球性大學。

造福周邊經濟

中國留學生對於順天鄉大學的改變不僅限於學校層面,據當地老居民金先生向本報記者表示,在中國學生湧入之前,當地大學附近可以用“死氣沈沈”形容,大學商圈乃至地區經濟都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而正是中國留學生的進入,為當地經濟註入了一針強心劑,隨著學生數量的增多,不僅是中國學生,韓國學生們也開始回到了學校消費。

據當地政府的統計,牙山地區的高校周圍的空房率,2008年曾一度高達69%,而隨著商圈的激活,2015年已經降至30%以下。

為此,當地政府和校方聯合牙山警察署和牙山教育支援廳,共同為中國留學生提供安全教育,應急保護等服務。忠清南道牙山警察署外事科警官柳明花(音譯)表示,警方將通過加強法律普及,安全教育,安全宣傳,設立中文警務資訊熱線等方式為中國留學生的“平安留學”保駕護航。

韓國高校的窘境

韓國高校目前面臨的尷尬境地,也是韓國努力吸引留學生的原因之一。

最根本的挑戰來自韓國近年來飽受低出生率的煩惱,而這個煩惱帶來的一個後果就是學齡生源的下降,這對韓國的大學教育將是一場巨大的危機。

與韓國一直創新低的出生率相反,韓國的老齡化程度正在不斷加快,2000年韓國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7.2%,而2013年已經發展至12.2%。甚至有韓國統計學家悲觀預計,根據現在韓國人口的發展趨勢,2018年開始韓國人口將會開始大幅度減少,到了2750年,韓國將會成為無人居住的國家。

這還不是韓國大學面臨的唯一挑戰。近年來隨著韓國內需市場的限制,許多韓國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向了中國等海外市場,這導致企業對於具有“世界化”眼光的海外人才的需求增大,前往海外留學的韓國大學生增多,導致韓國教育產業的收支赤字一直無法得以改善。

在這種大背景下,韓國大學為了解決如此困局,不得不考慮吸引留學生的方式來解決。

據韓國現有規定,若就讀於尖端產業相關的專業,只需要獲得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二級即可入學,而一般的專業也只需要TOPIK三級,而有些學校若能夠提供英語成績則直接免除韓國語成績的要求。另外,韓國政府已從2013年開始,逐步廢除了學位階段留學生的身元保證等多項繁瑣要求。

但即便是如此,韓國的大學還是表達出了對於政府限制的不滿。例如在一年一度的“韓國私立大學校長協議會”中,來自釜山外國語大學的教授李淳哲(音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有韓國政府政策過度扼殺大學招生的自主性,與世界各國逐步放寬留學政策的大方向“逆行”,並敦促政府給與大學更多的自主權。

不可持續擔憂

與此同時,也有些聲音對中國留學生湧入韓國提出擔憂。

他們認為,盲目增加數字,而不配套推出管理措施,將會導致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的下降,從長期來看影響留學生對韓國的印象。

韓國高麗大學政經學院教授李國憲對此深有感觸。李國憲長期在一線工作,不僅教授自己的課程,還義務為外國留學生提供就業和生活的教導。

他向本報記者提起兩個數據:第一個是他看到的一項調查數據,該數據顯示赴韓的中國留學生有近兩成對韓國抱有“不滿情緒”,不推薦赴韓留學的留學生,相對不推薦赴日的留學生高出近一倍,而在5年前,僅僅是現有數字的一半;另一組數據是在同期,赴韓留學的中國留學生數字快速膨脹,比5年前上漲近40%。

對此,李國憲教授認為:“發生這種情況的本質在於韓國針對留學生赴韓後的管理欠缺。事實上,許多中國留學生赴韓,都面對著不同的文化習慣,他們正是需要校方和社會提供關註的群體。但他們現在很難適應韓國的校園生活,許多大學出於解決生源問題的想法來操作,面臨尷尬卻束手旁觀,只是將他們當作‘搖錢樹’。久而久之,中國留學生對韓國的印象將會大幅下降。”

另外,在韓留學生還面臨就業問題。

近年來因韓國內需不振等原因,失業問題一直比較突出。即便是畢業於諸如國立首爾大學,高麗大學等被稱為“SKY”的頂尖級學校仍然找不到工作。根據韓國統計廳2016年4月的數據,韓國現階段青年失業率達12%,為1998年韓國金融危機後的最高值。18~29歲的青年中每五人即有一人正在從事一年以下的短期工作。大學畢業後能夠直接以正式職工開始職業生涯的青年則相比2008年大幅度降低,跌幅達55%。

在這樣“艱苦”的就業環境中,各大企業對於求職者個人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上升,甚至在韓國出現了“SPEC”這樣新詞專門表達這種現象。

韓國漢陽大學教授閔桂植(音譯)則擔憂:“在韓國聽取專業課,至少需要TOPIK5級水平,而現有的制度規定3級就可以進入韓國大學,導致許多留學生無法正常聽懂教授講課,畢業以後進入社會就更無從談起。能夠從一個大學畢業,表現的是接受並具有該大學的相關知識和素養;而現如今下來,韓國教育的品牌將會因此大大受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