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華大系創業幫:華大基因拿什麽來制衡華小華創?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2/156438.shtml

華大系創業幫:華大基因拿什麽來制衡華小華創?
蘇龍飛蘇龍飛

華大系創業幫:華大基因拿什麽來制衡華小華創?

在中國的基因行業,華大基因是名副其實的“黃埔軍校”。行內幾乎所有稍具知名度與影響力的企業,皆由華大離職者創辦,它們的業務涵蓋了科研測序、無創產前檢測、個人基因組、腫瘤基因組、微生物基因組、基因大數據等所有細分領域。由於華大離職創業的人為數眾多,這個群體被外界冠之以華小及華創之名。這些羽翼日漸豐滿的華小及華創們,已匯聚起不容小覷的市場競爭勢能。

“華十六年,俊王出走,睿王同行,燁宗上位……”

這據稱是某位華大內部員工在匿名社交平臺“無秘”里寫的一篇文言文的開頭,描述的是2015年下半年(華大創辦第16年)華大所發生的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人事地震。

就在華大基因遞交IPO申請材料的前夕,華大基因CEO王俊(俊王)、華大科技CEO李英睿(睿王)、華大基因COO吳淳、華大基因CIO黎浩等核心高管層的四位成員,幾乎在同一時間從華大離職,王俊離開之後的職務空缺由尹燁(燁宗)接替。

對於這場蹊蹺的人事變局,外界甚感驚詫,並引發了關於汪建與王俊的“宮鬥”猜測……

離職之後的王俊,隨即加入到了基因創業大軍中,並迅速成為一顆創客新星。

基因界的華小與華創

2015年10月,深圳碳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碳雲智能”)宣告成立,創辦人正是王俊領銜的前述華大離職四高管。

a1

出走的王俊,僅僅是華大離職創業者的其中之一。在中國的基因組學應用行業,華大基因是名副其實的“黃埔軍校”。過去數年來,華大的管理層、銷售骨幹、實驗室骨幹,如星星之火般向外播撒,幾成燎原之勢。整個行業的中堅力量,幾乎都與華大有著或近或遠的淵源。

在這個行業里,幾乎所有稍具知名度與影響力的企業,皆由華大離職者創辦。由於華大離職創業的人為數眾多,這個群體被外界冠名以華小及華創

新財富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一份華大離職高管創業名錄,這份不完全名單涉及20余人、近20家企業(附表)。

a2

整體而言,這份離職創業名錄呈現出如下一些特征

其一,華小與華創們的創業方向,涵蓋了科研測序、無創產前檢測、個人基因組、腫瘤基因組、微生物基因組、基因大數據、設備器械等基因組學應用的所有細分領域。

其二,從離職者身份來看,最大比例的創業者系原華大科技(即華大基因科研服務事業部)高管。主要原因是,科研測序業務是華大基因最早成熟的業務,同時也是後續發展不及預期的業務,因而離職者眾。而且,其創業方向也是科研測序占比最大。

其三,從創業時間來看,最早始發於2009年,當年有健海生物(該公司情況有點特殊,來自於華大的聯合創始人羅龍海,並不是在2009年創辦之初加入的,而是2015年前後帶著項目和融資,以聯合創始人身份加入的)、百邁克兩家華創類公司宣告成立。而最大一波創業潮則出現在2014及2015年,這兩個年度離職創業的華創與華小,超過歷年累計數量的一半。

其四,從融資情況來看,該等創業企業有近乎一半獲得至少一輪的股權融資,有的有公開披露融資金額,有的則未披露金額。

這些羽翼日漸豐滿的華小及華創們,已匯聚起不容小覷的市場競爭勢能,部分項目在估值及市場份額上都有不俗表現。

“俊王”出走

王俊的離職創業,標誌著其在華大基因“二號人物”地位的終結。

a3

在華大內部員工眼里,王俊並不算是職業經理人,而是地位僅稍低於汪建而遠高於其他員工的聯合創始人。“汪建是大老板,王俊是小老板,基本這麽默認。可以這麽說,王俊在BGI(華大基因英文縮寫)永遠僅次於汪老板,不管他具體頭銜是什麽。”

在華大基因創辦初期,還寄身在中科院體系內之時,身為華大創始人之一的楊煥明相中了還在北大讀生物學研究生的王俊,並把他拉來一同創業。年輕的王俊把握住了機會。

“王俊當時就表現出超人的能力以及求知欲,之前有聽(領導)回顧說,還在中科院的時候,看到楊祖宗(華大內部對楊煥明的雅稱)同汪老板討論啥,王俊都會很直接求老板告訴他,他做學生時就表現得非常主動”。華大內部人士向新財富透露。

王俊的才能在華大內部公認“是汪老板之後最優秀的”。且不說被外界反複說道的,主持項目、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論文之事,還有兩個鮮活的事例可做腳註。

據稱,華大開發出無創產前DNA檢測這一產品,這個想法的源頭即來自王俊。“孕婦外周血含有胎兒遊離DNA片段,這個是香港中文大學 Dennis LO(盧煜明)發現的。但是,其實,用測序儀去測這個外周血,是王俊提的。於是,加緊做研發,出數據,然後申請算法專利”。王俊的研發設想以及行動上的推進,最終孕育出了一個極具市場前景的產品,並且成為了華大基因目前的兩大核心業務之一。

另一個標誌性的事例是,華大對納斯達克上市公司CG的私有化收購,“是王俊談的,(華大)花的最大一筆錢”。這個收購的完成,使得華大獲得了為數不少的專利,具備了自主生產測序儀的能力。華大內部人士表示:“基於CG技術的 BGIseq500騰空出世,秒殺其他國產儀器。雖然目前比不上Illumina, 但一般企事業單位采購儀器的時候,會有進口儀器額度控制,國產有很好的,會優先買國產儀器。”

在CG公司收購估價上,王俊又一次顯示其精準的判斷力。“華大購買CG公司,當時定預估的收購價,是王俊確認的,最後與核算師評估的最優收購價竟然相差無幾,王俊對這個也很自豪。”

王俊因為其出色的才能及戰略眼光,深得汪建的信任與器重。

楊煥明當選中科院院士之後,逐漸淡出了華大基因的經營業務,王俊的地位隨之逐步強化,已不再是一個職場意義的職業經理人的身份,久而久之便在華大內部形成了“汪建大老板、王俊小老板”的身份認知。

雖說王俊與汪建大部分時候能保持意見一致,但也有產生分歧的時候。華大內部人士稱:“早些時間,汪老板一直要搞片區化,就是到處都有華大,北京華大、天津華大、雲南華大這樣,片區老總都是汪老板點的人。而王俊則是要縱向管理。所以後來,比如在武漢的銷售,其實屬於BGI深圳總部分派到武漢的,價格權都在深圳總部。武漢的片區老大,是管不到具體的銷售、業績的。但是有時候片區老總又有當地區域所有業務的管轄權,比如武漢的銷售團隊又需要向武漢片區老大匯報。一會兒這一會兒那的,總之看總體博弈,看誰當時拿到話語權。”

2015年7月,王俊辭去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股份公司CEO職務。當時華大的官方解釋是,由王俊主導組建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關註前瞻性業務發展的新業務機構。但是3個月之後,外界獲得的消息卻是,王俊離開華大,創辦碳雲智能。王俊的出走,顯得分外突然。

“路線之爭”

由於王俊持有華大基因的股份,有競業禁止的約束,不得與華大基因同業競爭,因而其領銜創辦的碳雲智能,業務方向為建立一個基因大數據平臺,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處理這些數據,幫助人們做健康管理。

據稱,王俊的這個創業方向,也是其在華大基因時期與汪建存在“路線之爭”的一個體現。

汪建主張的華大,是橫向的全面出擊與縱向的全產業鏈。橫向上體現為:基礎研究(華大研究院)、社會責任(國家基因庫)、科技服務(原華大科技)、醫學檢測(原華大醫學)、個人健康(原華大健康)、農業育種(華大農業、華大小米、華大水產)、基因工程(原華大方舟)、生物科技創投(藍色彩虹),甚至創新人才培養(華大學院);縱向上體現為:儀器制造(收購CG)、試劑研發(華大制造)、測序生產、信息解讀、技術轉化、產品推廣等一系列環節。所以,汪建的想法是要縱橫通吃。在商業模式上,汪建擅長於B2B或B2G(廣義的Government,包括政府、研究機構、醫院等公務機構)模式,而並不重視2C模式。

而王俊作為一個技術骨幹出身的領導者,其“理想”的方向和汪建並不相同。王俊執掌華大的年份中,測序產業開始加速發展,各路華小與華創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與華大分食市場,且趨勢不可逆。王俊可能意識到壟斷完整的產業鏈是不現實的,因而需要和產業鏈其他參與方一起通力合作。他在華大基因力主的雲計算平臺BGI-Online的開發,就是這種思維的體現。BGI-Online的終極模式,有可能演化成合作開放平臺,吸引開發者、其他生物信息服務商入駐,再由入駐平臺的分析商向終端用戶提供科技服務或健康服務。這相當於B2B2B或B2B2C模式,類似於淘寶、天貓的“平臺”角色。

由於汪建的“產業鏈化”+“2B、2G模式”,和王俊的“平臺化”+“互聯網”+“2C模式”,在根本路線上有所不兼容,一個企業不能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前進方向,王俊的出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王俊創辦的碳雲智能,實際正是在踐行其“平臺化”+“互聯網”+“2C模式”之理念。這家成立不足半年的新生企業,於2016年4月初即宣告獲得10億元融資,企業整體估值達到65億元。由此看來,王俊團隊在資本圈的影響力與號召力不容小覷。

測序強人李瑞強

在華創群體中,另一個出類拔萃者便是李瑞強。

a4

李瑞強,1979年生,本科就讀於東南大學應用物理學專業,2002年本科畢業即加入了華大基因,從事基因組與生物信息學研究。期間於2004年在英國Sanger 基因組中心訪問學習,2010年獲得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

李瑞強加入華大基因之後,從生物信息研究部的普通程序員幹起,之後一路升任組長、主任,最後做到了科研服務事業部總裁兼公司副總裁。

據稱李瑞強在基因測序界有“絕世武林高手”之美名,且在科研測序領域擁有強大的影響力。他在華大基因任職期間,先後參與或主持了水稻基因組圖、家蠶基因組圖、黃瓜基因組、大熊貓基因組、馬鈴薯基因組等多項基因組計劃。並且,圍繞著這些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Science(科學)》和《Nature(自然)》及其子刊發表了18篇科學論文。華大內部有一種傳言稱,當年李瑞強由於才能超群,讓王俊感受到某種壓力。

2010年末2011年初,在科研服務事業部負責人(華大科技總裁)的任上,據稱因與上司王俊產生分歧,李瑞強遂另立門戶,創辦了北京諾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諾禾致源”),並從華大基因帶走了蔣智、吳俊、周廣宇、田仕林、李艷萍、閆軍、劉文彬、曹誌生等一批骨幹員工。

a5

諾禾致源成立之後,很多科研測序客戶都是沖著李瑞強的個人實力去的。對於這些機構,如果能夠與李瑞強合作完成測序,並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聯名發表科研成果論文,對提升自身的學術地位將相當有利。四川農業大學委托給諾禾致源的藏豬基因組測序研究,核心成果就形成論文《比較基因組學鑒定藏豬和家豬的自然和人工選擇》,並最終刊發於《自然》子刊《自然·遺傳》。

也正因如此,諾禾致源在科研測序領域風生水起,做到了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成為華大的有力競爭對手。有內部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科研測序市場份額,諾禾致源以25.5%的占比,微超華大基因的25%。同年,諾禾致源獲得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旗下PE國投創新的首輪投資,金額不詳。

華創先驅高揚

除了在科研測序領域對華大構成強大威脅的諾禾致源,在醫療測序領域,華大基因同樣面臨貝瑞和康的強勢競爭。而貝瑞和康的聯合創始人高揚,系原華大健康總經理;董事蔡大慶,系原華大健康CFO;另一名股東任媛媛,曾任華大健康測序部門經理。

成立於2010年的貝瑞和康,由曾任Illumina亞太區負責人的周代星與高揚共同創辦。攜團隊離職創業的高揚,基本可以算是華創群體的先驅。當年高揚執掌的華大健康,正是華大醫學的前身。換句話說,高揚幾乎是全程參與了日後華大醫學主營業務—無創產前檢測—的籌備與啟動。

而當時任Illumina亞太區總裁的周代星—正是將Illumina公司二代測序儀賣給華大的人—同樣看到了基因檢測在醫學領域的前景,於是他果斷遊說高揚出來共同創業。周代星能解決儀器供應問題,而高揚擁有技術及運營經驗,因而雙方一拍即合。

貝瑞和康與華大醫學一樣,主攻醫療測序市場,其在無創產前檢測領域的起步幾乎同步於華大醫學,因而其在該領域的市場份額也是緊跟華大。

由於貝瑞和康起步早,其甚至比華大還先實現與資本的聯姻。2011年9月,貝瑞和康完成首輪融資,投資方為君聯資本;2013年9月又完成第二輪融資,投資方除了首輪的君聯資本,還包括博裕資本及啟明創投。

華小“圍攻”下的路徑選擇

身為黃埔軍校的華大,培養了為數眾多的華小與華創,而隨著這波後起之秀群起蠶食市場,華大自身也開始出現後勁不足、增長趨緩的跡象。

在此背景之下,汪建與王俊的“路線差異”,越發凸顯出華大面臨戰略性拷問:該向何處去?

是該繼續堅持汪建的理念,做跟“基因”有關的所有領域的強者,成為各個細分產業鏈的霸主,最後成為贏家通吃的獨角獸;還是采納王俊的理念,主導各方共同建設一個基因大生態圈,並成為平臺的領導者與遊戲規則制定者?

汪建的路線看起來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但是跋涉的難度日益提高。王俊的路線看起來達成目標相對容易實現,但如何落地實施,一切都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平臺化模式短期內能有多少行業參與方捧場還是個謎,更大的困難還在於2C端的用戶培養。

實際上,從行業發展的角度而言,這不僅是華大需要思索的問題,也是華大創業幫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否則,整個行業將陷入到無休止的惡性競爭之中。

 

微信截圖_20160608154505

華大基因華小及華創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