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強調財務可持續向,即要有良好的投資收益預期,同時確保項目風險可控。”6月2日,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韓德平在第七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表示。
總規模300億美元、首期資本金100億美元的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於2015年6月16日在北京註冊成立,9月1日央行對外宣布起步運行;最初於2015年5月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國-巴西工商界峰會上提出,旨在支持中國和拉美的產能合作項目。
韓德平強調,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的資金來自於股東,屬於商業性資金,沒有任何的國家的貼息資金來源,既不是優惠貸款,也不是援助資金,所以在投資上要求項目有經濟效益,投資項目的內部收益率要達到一定的門檻要求,具有可持續性。
如何確保項目風險可控?韓德平表示,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在項目開發時優先選擇所屬行業前景較好、自身商業模式風險較小的項目,並強調項目投資外部風險要處於預期可控範圍。
中拉基金公司本身定位為面向拉美及加勒比地區的國家級中長期開發投資基金,通過股權投資、債權、子基金等多種投資方式,支持中國優勢產業與拉美國家需求相契合,推進中拉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
過去一年,中國先後成立了兩支專門針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投資基金,即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和中拉合作基金。中拉合作基金2016年1月12日宣布正式投入運營,總規模100億美元,首期資本金50億美元。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國家開發銀行共同出資,中拉合作基金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共同發起。
首個項目預期收益良好
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於2015年12月完成了首單投放,為中國三峽集團巴西伊利亞和朱比亞兩電站30年特許運營權項目提供了6億美元的項目出資,占股33%。三峽巴西水電伊利亞、朱比亞水電站競拍總投資138億雷亞爾,約合37億美元,其中債務融資19億美元。
三峽國際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禹6月2日在上述論壇上表示,巴西朱比亞和伊利亞水電站特許經營權競拍項目於今年1月份完成交割,三峽集團為該項目制定了政府基金與企業基金相結合、資本金與債務融資相結合的融資方案,得到了國內外有關金融機構的積極響應。方案包括中國政府背景的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中資銀團以及當地銀團,後續還將引進國際和當地電力公司作為合作夥伴,資金來源廣泛、融資成本較低、投資收益預期較好。
“(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在很短的時間內撬動銀團貸款等外部融資,使得SPV(特殊目的公司)得以如期中標並簽署特許經營協議。目前項目已進入投後階段,運行平穩,預期收益良好。”韓德平說。
三峽集團已經成為巴西第二大私營發電公司,在已擁有7座水電站(其中4個控股電站、3個參股電站)、11座風電場和1家電力交易公司,業務分布在巴西10個州,總權益裝機容量約600萬千瓦。
據韓德平介紹,基金投資業務重點圍繞物流、電力、信息三大通道建設,行業上重點支持清潔能源、資源開發、基礎設施、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農業和金融合作等領域,對行業沒有特定限制。另外,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的組織形式采用公司制組織形式,以投資參股、入股拉美項目公司為主要方式,不控股,主要以財務投資人的角色追求合理的投資回報;堅持市場化運作、自負盈虧,實現中長期財務可持續。
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開發還儲備了一批分布在墨西哥、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巴拿馬、阿根廷、智利、秘魯和古巴等國家的項目,包括收費公路、太陽能電站、輸油輸氣管道、石油增產和礦產開發等。
強調財務可持續和風險可控
韓德平以與三峽共同投資巴西水電的首個項目為例,介紹了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的五個運作特點:
一、選擇好的合作夥伴,投資和貸款相結合。中拉基金的股東之一國家開發銀行就為該水電站項目提供了貸款支持。
二、雖然基金主要用於拉美地區的項目,但在項目上體現中國企業共同參與的概念。中企可以是聯合投資人、工程承包商、設備服務提供商、運營商,也可以是原料供應商或產品進口商。基金主要用於拉美地區的項目。
三、強調財務可持續,即有良好的投資收益預期。比如三峽巴西水電站發電量的70%由巴西政府收購,30%在市場自由銷售,預期收益穩定。
四、確保項目風險可控。在項目開發時優先選擇所屬行業前景較好、自身商業模式風險較小的項目,並強調項目投資外部風險要處於預期可控範圍。
五、重視投後管理,作為財務投資者,在項目投後主要依靠聯合投資人負責運營,後期要加強與合作夥伴的信息溝通,督促項目運營切實遵守當地法律以及產業、環保、勞工等方面的政策法規與慣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