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有一支專門用於流行病的資金在2014年就存在,在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地區迅速傳播時,就有可能在當年7月就動員到1億美元來有效遏制疫情的傳播和嚴重程度。
然而,這一規模的資金直到疫情爆發三個月後才陸續到位,而在這期間,埃博拉病例增加了9倍。
旨在保護全世界免遭致命性流行病影響,並落實七國集團(G7)領導人在去年5月在德國埃爾矛宮召開的峰會期間作出的承諾,世界銀行(下稱“世行”)在本月26-27日在日本誌摩市召開的G7領導人峰會開幕前一周宣布,將建立開創性融資基金保護最貧困國家抗擊流行病。
《第一財經日報》獲悉,這是一個創新型快速支付的全球性融資機制,通過建立此機制,這還將創建史上首個流行病風險保險市場。在接任G7主席國前夕,日本承諾向新基金提供首筆捐資5000萬美元。
頭三年內籌集2.5-3億美元
世行行長金墉表示:“流行病對世界人民的生命和經濟構成一項最大的威脅。我們將首次擁有一個能夠在流行病迅速失控之前讓資金和專家團隊抵達疫情爆發地的體系。”
在去年5月在德國埃爾矛宮召開的峰會期間,G7領導人敦促世界銀行建立上述基金。
通過誰該新基金,將加快全球和國家在未來流行病疫情爆發情況下的應對速度。該基金由世界銀行與世界衛生組織和私營部門合作設計和建立,進一步將私營部門的活力引入融資和應對領域。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表示:“近年來傳染病一再出現的情況大有上升趨勢,世衛組織完全支持流行病應急融資基金,這是對全球衛生安全的重要貢獻,也是對高威脅病原體的重要防線。”
該基金預計今年晚些時候開始運營。據世行估計,該基金在頭三年內將需要籌集2.5-3億美元資金。
該該基金設有一個保險窗口和一個現金窗口,保險窗口將整合來自再保險市場的融資和來自世界銀行集團發行巨災債券的融資,現金窗口作為補充。
這是世行的巨災債券被首次用於抗擊傳染病。如遇疫情爆發,兩個窗口將快速向有關國家和符合要求的國際援助機構撥付資金。
具體而言,該基金的保險窗口將針對最有可能導致大流行的傳染病疫情提供首期三年、最高達5億美元的保險。
這些傳染病包括新型正黏液病毒科流感(新型甲、乙、丙型流感)、冠狀病毒科疾病(非典、中東呼吸綜合癥)、纖絲病毒科疾病(埃博拉、馬爾堡)以及其它人畜共患疾病(剛果出血熱、裂谷熱、拉薩熱)。利用公開數據設計的參數觸發機制將根據疫情爆發的規模、嚴重程度和傳播速度,確定何時撥付資金。
同時,補充性現金窗口將提供使用更靈活的資金,用於應對更多種類新出現、但可能尚未達到保險窗口激活標準的病原體。
目前,符合世行集團面向最貧困國家的國際開發協會貸款資格的所有77個國家都有資格從該基金受益。
流行病每年對全球造成損失5700億美元
近期開展的經濟分析顯示,嚴重程度介於中、高程度之間的流行病每年對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570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總額的0.7%。
諸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等非常嚴重的流行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有可能高達近4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總額的5%。
而僅在過去兩年中,流行病威脅就包括西非地區的災難性埃博拉危機、對韓國經濟造成較大損失的中東呼吸綜合癥以及正在美洲國家傳播、把數以千計胎兒置於風險之中的寨卡病毒。
其中,埃博拉危機使得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的經濟幾近癱瘓,使三國GDP損失總額高達28億美元(幾內亞6億美元,利比里亞3億美元,塞拉利昂19億美元)。
在埃博拉危機爆發後,去年組建的四個全球專家小組得出的結論是,全世界必須在疫情成為更具致命性、導致更大損失的流行病之前緊急提升快速應對能力。
為此,該基金將采取若幹重要措施來防止爆發另一場埃博拉危機:首先,該基金將針對流行病威脅向世界最貧困國家提供保險;如遇嚴重傳染病疫情,它將迅速向有關國家和國際應對機構撥付資金,用於加快應對速度,以挽救生命,減輕民眾痛苦。
其次,通過動員更早、更快、更好地采取有計劃的協調應對行動,它將幫助降低有關國家及其人民的應對和恢複成本,同時該基金將促進全球和國家加大投資力度,用於為未來疫情做好準備以及加強國家衛生體系。
另外,該基金將整合公共和私營部門資源,提升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水平,構建管理流行病風險的新型保險市場。
據世行集團估計,倘若該基金在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地區迅速傳播的2014年年中就已存在,就有可能在當年7月就動員到1億美元來有效遏制疫情的傳播和嚴重程度。
截至目前,埃博拉疫情已奪走了超過1.13萬人的生命,造成了至少1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用於埃博拉危機應對和恢複的國際援助總額超過7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