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被定為“非洲日”,是非洲聯盟的前身“非洲統一組織”宣告成立的日子,這一天,人們回顧非洲國家和人民的成就和仍面臨的挑戰。
當前在世界範圍內全球化似乎在退潮,但非洲的區域一體化進程卻在加速。基礎設施建設、軟硬件的互聯互通是一體化的基礎。中國基建企業和金融機構正在為非洲的一體化做出貢獻,同時也看到了機會。
中非發展基金副總裁王勇23日在江蘇-南部非洲投資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向南部非洲共同體駐華使節團呼籲,南共體在跨境基礎設施項目方面可以發揮更加實質性的作用,首先可以做的就是推動在南部非洲共同體範圍內跨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王勇希望南共體能夠為中國企業在跨境基礎設施方面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初期可以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務開始。
南部非洲共同體駐華大使團駐華大使使團主席、博茨瓦納駐華大使薩瑟拉·喬治表示,希望能夠進一步在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方面吸引更多投資。未來南共體國家的政策法治會越來越有利於中國的投資,各國致力於提升促進外國在非投資的便利化措施。
南共體是非洲具有活力的次區域組織,包括南非、安哥拉、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萊索托、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斯威士蘭、坦桑尼亞、贊比亞、毛里求斯、剛果(金)、塞舌爾、馬達加斯加15個成員。2013年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總和為6506億美元,占全非國內生產總值總和的27.2%。
南共體國家與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占中非貿易總額的近一半。中國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長戴兵表示,南部非洲是非洲局勢發展最穩定,發展條件最好,發展水平最高的地方。
2015年中國承包工程全行業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達到2100億美元,營業額超過了1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非洲承包工程合同額達到了76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548億美元。
刁春和擔任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15年,他見證中國國際承包行業由小到大,有弱到強走出去的發展過程。
作為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的原會長,刁春和表示,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已經在非洲開展多年,中企對非洲基礎設施的投資速度很快,中國工程承包和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在非洲建設了大量市政工程、市政道路、高速公路、鐵路、電站、房建等多種基礎設施項目,有效改善了非洲的基礎設施的狀況。
刁春和說,中國的資金、裝備和技術,有效降低了在非洲建設基礎設施項目的成本,中國的對外承包工程企業應該說還是深受非洲各個國家歡迎的。當前,中國基建企業在非洲不僅在基礎設施方面,還同時在基礎設施上下遊產業鏈推進。有的企業在非洲當地發展建材行業,投資建設水泥廠、玻璃廠等。
刁春和表示,下一步中國基建企業在非洲,包括南共同體各個國家繼續擴大基礎合適業務規模,仍然非常有潛力、非常有可能。
“有的企業覺得非洲現在條件太差,條件不具備,實際上我個人認為這正是中國企業去投資播種的好機會。”刁春和說,現在非洲,包括南共同體國家,基礎設施條件很差,能源供應不足,經常停電,破舊的道路影響經濟的發展,但也正是因為這樣,這種剛性的需求就給中國的企業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刁春和指出,現在在非洲中國的技術、中國的裝備,中國的標準,給中國企業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借助現在金融機構的支持,借助已經走出去的央企的力量,與其廣泛開展合作,同時發揮自身優勢,到非洲去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