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學習老巴好榜樣:學從知道不能學開始 老巴門下走狗

http://xueqiu.com/1065540936/21761365

從我的用戶名不難看出我對老巴的崇拜。巴菲特是不世出的天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下面這些觀點以前在雪球上表達過,這裡算是一個總結吧。


所謂的學老巴在這裡指學習老巴現在的操作方式,即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公司的方法



記 得多年前念大學的時侯有一種說法: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我想學習巴菲特也要經歷類似的四個 階段:不知道不能學老巴,知道不能學老巴,不知道能學老巴,知道能學老巴。坦白講,我覺得大多數人還在大一,這篇文章希望能幫一些人進入大二。


為什麼學不了老巴?學老巴有什麼難的?有那麼多書籍資料可以研究,核心概念又那麼淺顯易懂:把股票當作生意的一部份,市場先生是為你服務的,要有安全邊際,公司的內在價值是其未來現金流的現在價值,要買有護城河的公司,在價格低於價值時買入等等。


RichardFeynman是上個世紀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諾貝爾獎得主。他有一個用來解決疑難問題的「費曼算法」,其步驟如下:


把問題寫下來

使勁想

寫出答案


這絕對不是開玩笑,他就是這樣解決複雜的物理問題的,問題是我們行嗎?牛頓20歲時就發明了二項式定律,有一天閒來無事,我把牛頓當時要解決的問題和他的解法放在一起看了很久,最終只能承認就算給我答案我也想不出牛頓最初是怎樣發明該定律的。這就是天才和凡人的區別吧。


強調一點,這裡決不是讓大家放棄學習,而是希望大家對問題的複雜程度有清醒的認識。


再舉一個不十分貼切的例子,假設我們入伍三五年,當了連排長,就算我們天天學習歷史上最優秀將領的戰例,我們真的能夠指揮大規模的集團作戰嗎?


如果學習老巴很容易,那麼該有很多人成為新的老巴。你能舉出一個例子嗎?要求很簡單,這個投資人要有自己發現的可口可樂,GEICO,以及富國銀行。


SethKlarman 是美國基金界傳奇之一,旗下基金自創立來年均回報超過20%.巴菲特曾說過如果有朝一日他決定退休,那麼他的錢會給三個人管,Klarman是其中之一, 可見老巴對Klarman的欣賞程度。在前不久的一個訪談裡,Klarman說了以下的話:「巴菲特是比我更好的投資者,他能發現偉大的公司,而我卻不 能,我還停留在撿煙蒂的階段。」


如果Klarman不能,我們是不是至少該問問自己為什麼我們可以?


我想我已經充分的說明了學習現在的老巴是件困難的事情。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覺得這件事很容易?


我 猜這跟幾個方面有關:首先看法人人都有,反正不上稅。就像茶餘飯後談論國事,或者軍事票友指點江山一樣,每個人都能對公司是否優秀,是否有核心競爭力發表 看法。其次,大多數人都低估了這個世界的複雜程度,瞎子摸象而已,而且摸的很自信。再者,就算最初的判斷出現了偏差,還可以找藉口說服自己,本來價值投資 就是長期的嘛,本來價值投資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嘛,正如芒格所說,最容易的就是自己騙自己。最後,所謂專家推波助瀾。


要想瞭解老巴現在的做法難在哪裡,就要真正理解其精髓,並把它和其它投資方法作以比較,同時理解老巴投資方法發展的過程以及原因。下面我從幾個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


請注意這裡的所謂投資方法僅僅包含了價值投資領域的一些方法,不包含宏觀經濟方式或索羅斯的「智慧投機」。雖然我是價值投資者,但我不會盲目排斥其它經過實踐檢驗的投資方式,唯一例外是技術分析 


第一個角度,著眼過去現在,著眼短期未來,以及著眼長期未來


巴 菲特的老師Graham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thefuture is essentially something to be guarded against rather than tobe profited from.」, 大意是說我們不該寄希望於從未來獲利,而是應該確保不被未來傷害。這也體現了格老的投資哲學。


未來是複雜而多變的,如果你有能力看得遠,那麼可能有很好的回報,但擁有這種能力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大多數人還是著眼於歷史以及現在為好。


Graham 最推崇的投資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低P/E,第二種是Net-Net,即股價低於淨資產甚至現金。這兩種都是著眼於一個公司的歷史成績以及現狀的,完全不 涉及預測未來。有人可能會說,老巴說過,不能一直看後視鏡投資。對於單一公司確實是這樣的,但對於一個投資組合來說,是可以看後視鏡投資的,因為有一種力 量叫做回歸均值(revertto mean). 有質疑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本書,WhatWorks on Wall Street, 裡面有詳細的數據 統計,證明低P/E長期是跑贏大盤的。


還有一個例子是Greenblatt的「神奇公式」,也是建立在對公司歷史以及現有情況的分析上,不涉及預測未來,一樣跑贏大盤。


可以說著眼於歷史以及現在是一種很穩妥的投資方式,它的缺點是回報率不夠高。所以大多數基金經理採取第二種方式,著眼於短期未來,即未來兩三年的贏利狀況。


為什麼只是未來兩三年?因為更長時間太難了。


這 裡我舉JoelGreenblatt作為例子,大家可以看看他的書,裡面他清楚的闡述了自己的投資方式,即尋找有把握預測其未來兩三年贏利狀況的公司或情 形,然後根據現有價格決定是否投資。這裡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市場在短期內是無效的,但如果你給市場先生兩三年的時間,通常它都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給與 糾正,使公司真正的價值得以體現。如果要具體例子,大家可以參看我以前在雪球上分享過的HDSN的例子。


著眼於短期未來的方式回報率很高,Greenblatt的基金年化有40%,他基金的規模在10億美金左右,並不能算小。這種投資方式的回報率甚至高於著眼長期未來型。


這種方式的潛在缺點有以下幾個,首先是你得想好什麼時侯賣。這不是廢話。使用這種方法時買比賣容易,你覺得一個東西5毛錢肯定是便宜的,但有時侯卻很難準確估計它的價值到底是9毛,1塊,還是1塊1,如果你擁有的是可口可樂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因為你永遠不會賣。


另一個缺點是如果你的資金量非常大,注意是非常大,至少數百億美金以上,那麼這種方式可能不適用。


還有,使用這種方式可能會帶來不愉快的經歷,這裡主要是指有些時侯公司價值不能得到體現的原因來自於管理層,所以投資人必須和管理層進行鬥爭,爭取自己的權益。如果擁有的是偉大的公司如可口可樂,則此類問題完全不存在。


基於以上原因,老巴選擇了的三種方式,著眼於長期未來。這裡的長期指至少10年以上。


使用這種方法的關健是你要有把握所選擇的企業10年後仍然存在,仍然提供很高的資本回報率,換句話說,你要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非常精僻的瞭解和認知。


談 到核心競爭力,似乎大家都能列舉幾條,無非是壟斷或區域性壟斷如當年的報紙,消費品商譽(Goodwill)如可樂和喜詩糖果,最低成本製造商如內不拉斯 加傢俱城,規模優勢(advantageof scale)等等。我的問題是,Klarman哈佛商學院畢業,Greenblatt沃頓商學院畢業,為什 麼他們說他們做不到?是他們把問題想複雜了還是我們把問題想簡單了?



第二個角度,相對於資產低估進行投資和相對於盈利低估進行投資


相 對於資產低估進行投資就是所謂的低P/B,Graham是開山鼻祖,他的Net-Net即撿煙蒂法就是針對資產低估的一種投資方式。另一個典型代表是巴菲 特的好友,同是Graham學生的WaterSchloss,Schloss幾十年來一直堅持Graham最初的低P/B方法,一樣取得了出色的成績。關 於資產和盈利,Schloss如是說: 「Ireally have nothing against earnings, except that in the first placeearnings have a way of changing. Second, your earnings projectionsmay be right, but people's idea of the multiple has changed. So Ifind it more comfortable and satisfying to look at book value」


相對於盈利低估進行投資包括針對歷史盈利,針對短期未來盈利,以及針對長期未來盈利(這裡包括盈利增長)。


總的來說,盈利比資產難以評估,針對盈利投資的方式難度更大,但潛在回報更高。


很顯然老巴現在多數情況下是採用針對長期盈利低估的投資方式的



第三個角度,獲益於別人的錯誤和獲益於自己的遠見


這個角度界限不是很分明,因為犯錯誤也可以被當作是沒遠見,或者你的遠見是別人的錯誤,大家領會我想表達的意思就好。


我舉兩個例子,第一是老巴年青時侯套利可可豆的事情,這個案例可謂經典,不清楚背景的朋友可以自己搜索一下。這裡老巴之所以賺錢是因為其它人犯了錯。第二個例子是可口可樂,這裡老巴賺錢是因為他比別人都看得更遠,更準。


其實縱觀老巴投資方法的演變,我們可以看出從著眼過去現在到著眼未來,從投資資產低估到投資盈利低估,從獲益於別人的錯誤到獲益於自己的遠見這一軌跡。從易而難的軌跡。


為什麼有如此轉變?第一是因為資金量越來越大,第二是因為除賺錢外其它考量的加入,比如同自己欣賞的管理層長期共事等。


現 在老巴的投資方式是基於他幾十年的經驗(注意,就算你把1970年作為老巴開始使用現在方法的起點,那時侯的老巴有已經擁有近20年的投資經驗了),以及 常人所不具備的洞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能力之上的。這就是現在的我們無法學習現在的老巴的原因。我們沒有那些經驗積累,我們也未必有那個天賦。就像降龍十八 掌,簡單又無敵,但沒有幾十年功力還是不要用為好。(題外話,個人覺得郭靖資質那麼差,不應該能練成的,難怪大家都說他是金大俠筆下最不真實的人物)


另,如果你覺得老巴不是天才,請考慮以下事實:老巴這一生從沒用過計算器,無論多複雜的計算,他都是心算而已


洋洋灑灑說了這麼多,可能有朋友會問,如果現在的我不能學現在的老巴,我該怎麼辦?這取決於你想達到什麼目的以及你原意付出多少努力。


對於一般個人投資者來講,買指數是最佳選擇,輕鬆,回報也不錯。


對於願意下一些功夫的個人投資者,可以考慮低P/E或者Greenblatt的神奇公式,從某種程度講這些也是指數,只不過是挑選過的指數,回報也比指數好。


對於更積極的個人投資者或者規模不大的基金(小於10億美金)的經理來說,應該充分發揮規模小的優勢,投資小盤股或者中型企業以及特殊形勢如拆分,破產,併購,重組等。重點使用針對盈利低估以及針對短期未來的投資方式。


如果你是很大規模基金(數百億美金)的經理,那麼你管的錢太多了,請聯繫我,我很願意為你分憂。


開 篇的時侯舉了大學四個年級的例子,從賺錢的角度講,大二就夠了。如果你把投資當作一種智力上的追求,非要繼續大三大四的話,那麼應該儘量多的瞭解各行業關 於核心競爭力的方方面面。努力修煉內功,也許有一天能夠使用老巴現在的投資方式。但請記住,到現在為止,全世界只出了一個巴菲特。


拋磚引玉,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46

關於蘋果的思考 老巴門下走狗

http://xueqiu.com/1065540936/23306369
幾句廢話說在前面:

本文沒有多空立場,只是關於蘋果的一些思考。
蘋果的問題比較複雜,容易盲人摸象。
蘋果這樣的話題很容易過於主觀,甚至情緒化。

在討論蘋果時有兩個問題常常被混淆:蘋果能否繼續傑出,現在價格的蘋果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兩者有關聯也有區別:傑出的公司如果價格太高未必是好的投資,普通的公司如果價格低也許是好的投資。

蘋果在過去的10年裡創造了ipod, iphone,以及ipad三款革命性的產品,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裡「能否繼續傑出」是指蘋果能否在未來繼續創造革命性的產品。從投資的角度講也就是蘋果未來的增長性如何。

一方面基於蘋果的歷史我們有理由相信蘋果的創新會繼續下去:蘋果擁有大量人才,雄厚的資金等支持其研發,更有獨一無二的產品設計文化。

另一方面Jobs是蘋果產品設計的靈魂。除了超凡脫俗的設計能力及戰略眼光外,jobs的威信使蘋果的團隊得以以非常有效的方式運行。沒有了jobs的蘋果,就像失去了Buffett的伯克希爾,真的能夠繼續往日的輝煌嗎? (從某種意義上講,失去了Buffett的伯克希爾狀況會比失去了Jobs的蘋果更好,因為其旗下企業的自主性及多樣性。)

坦白講,關於蘋果能否繼續輝煌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絕大多數時間我都無法有把握的判斷一個企業未來的增長狀況。所以第二個問題:現在價格的蘋果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就變成了分析的核心。也就是說我更關注蘋果現在的價值,而不寄希望於蘋果的未來創新。

要估計蘋果的價值,首先要談一談蘋果究竟是怎樣一個公司。公司的類型決定其盈利模式,不同的盈利模式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特點決定其未來盈利狀況及市場對其的看法。

現在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 認為蘋果是一個軟件公司。為什麼要強調蘋果是軟件公司?因為軟件公司的盈利更有粘性,也更有可預期性及重複性(recurring). 另外,硬件公司的盈利模式有一些致命的硬傷,後面會討論到。

軟件公司還是硬件公司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從下面的數據中輕易得出:

Gross Profit:   89,982
Total Macs:     7,391
Ipod:               1,345
Other music related products and services: 1,884
Iphone:            56,124
Ipad:                20,242
Peripherals:      608
Software, Service, Others:  2,388

Iphone和Ipad佔總利潤的85%, 所以至少現在的蘋果是一個硬件公司,Iphone是其最大的利潤來源。

硬件公司有什麼不好?首先,硬件公司的盈利不具備軟件公司盈利的粘性及週期性,試想果粉們決定每兩年升級一次iphone, 而不是每一年升級一次,蘋果的盈利要減少一半。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點,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一家電子消費產品硬件生產廠商可以阻止其單位產品利潤下滑(利潤率是另一個問題)。這也是市場現在給蘋果低估值的最重要原因。

既然蘋果現在最重要的利潤來源是iphone, 我們來看看一些細節。

下面是簡化了的美國iphone營銷數據:

消費者有兩個選擇:$600購買一台iphone, 通話計劃每月$10, 為期兩年,總費用:600+240=840。 免費獲得iphone, 同樣計劃每月$50, 為期兩年,總費用:50*24=1200. 絕大多數人選擇後者。

從本質上講,營運商貸款給消費者購買iphone, 收取不菲的貸款利息。

從另一個角度講,由於人人都想要iphone,營運商不得不補貼/讓利給蘋果。營運商本身非常痛恨這種補貼,但沒有辦法。如果iphone不再一枝獨秀,而變成眾多選擇之一,那麼營運商會怎麼做?未來的博弈可能更加複雜,營運商現在也補貼三星,所以是三星聯合蘋果對抗營運商?還是三星聯合營運商對抗蘋果?

蘋果估值:

現在估值蘋果的思路基本上是這樣:蘋果現價x, 帳上現金y, 年盈利z, 所以去現金市盈率為 (x-y)/z。可見蘋果估值的關鍵有兩個部分:帳上現金及未來現金流。

帳上現金的問題近期是焦點,Einhorn的訴訟及ipreferred提議都是針對這個問題。這裡我沒什麼好補充的,唯一要提醒大家的是蘋果有大量現金在海外,回流美國要交稅。不過有其它曲線救國的方法,比如在美國國內發低息債券,借到的錢拿來分紅,微軟就採取了這種方式。

未來現金流有兩個核心變量,一是增長(賣多少部iphone),二是單品利潤(每部iphone賺多少錢)。我想重點談一下利潤的問題。

前面提過, 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一家電子消費產品硬件生產廠商可以阻止其單位產品利潤下滑。注意單位產品利潤和利潤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產品售價降低,利潤率不變,利潤仍將下降。

蘋果能否改變歷史?我們先看看一些正面因素:

蘋果iphone毛利率在60%左右,即使下降一些仍然很高。
蘋果未來產品可能更輕更薄,成本更低。
蘋果大批量採購零部件,成本更低。
蘋果現金充足,通常與供貨商簽訂長期合約,並提前付款,導致採購成本更低。
蘋果有強大的規模效應。(economies of scale)
Iphone成本從最初的$280降至$240, 到現在的$200, 售價卻沒有下降。

一些反面因素:

由於沒有營運商補貼,Ipad造價更高,售價卻低,導致利潤率低。說明iphone的高利潤不可維持。
人工成本不斷增加。(富士康)
激烈的競爭將導致售價下滑。(這是最大的威脅)

我們來看一看曾經的行業龍頭,黑莓生產廠商RIMM的歷史數據:

2010年RIMM銷售額$19.9billion, 毛利$8.8billion, 毛利率44%, 自由現金流(EBITDA)$5.6 billion, 自由現金流率27.9%

2011年,銷售額僅下滑7%, 但毛利率下滑至35.8%, 自由現金流率下滑至18.9%, 導致自由現金流下滑了將近37%

2011年2月,RIMM股價$70, 大約6倍EBITDA

2012年2月,RIMM股價$16, 注意,從11年2月到12年2月RIMM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是正的$2.9billion, 市場完全將其忽略。不是現在賺不賺錢的問題,而是將來賺不賺錢的問題。

我並不認為蘋果是下一個RIMM,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在硬件行業中利潤一旦開始下滑可能會下滑得很快,而且股價也將隨之快速下滑。

歷史上硬件生產廠商利潤下滑的最重要原因是競爭:創新者開闢新的領域,一枝獨秀,獲取大量利潤。跟進者為利潤所吸引,進入新的領域。跟進者技術逐漸成熟,開始與創新者一爭長短。跟進者與創新者的產品已無明顯區別,開始價格戰,利潤下滑。

三星與蘋果之爭就在生動的為我們演繹這一過程。如果僅僅是蘋果和三星的話兩家還有可能達成一種默契平衡,避免價格戰,阻止利潤下滑。但其它野心勃勃的生產廠家如華為,中興,小米等未必甘於遵守這個秩序。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谷歌,在移動領域谷歌的目的不是賺錢,而是不讓任何一家做大,有人做大就會威脅到谷歌真正的核心:搜索。前一段時間傳聞谷歌已經開始對三星迅速崛起而擔憂,今年下半年會利用其收購的摩托羅拉移動推出自己的手機以削弱三星。(三星也不完全放心谷歌,所以在著手研發Tizen)

我認為,拋開蘋果未來的創新不談,現在的生死之戰在於iphone能不能抵擋洶湧而來的競爭。如果iphone的利潤可以維持3-5年,那麼現在的蘋果可以買。換個角度想,三年前高端智能手機蘋果一枝獨秀,現在大多數人會在蘋果和三星間選擇,三年後呢?Choiceis something consumers will always demand.

跟一位朋友聊天時他說了下面這段話,雖然有點極端,但卻勾勒出了蘋果的噩夢,值得深思:「Soonenough people will realize this, despite all the media propoganda, is reallyjust a gadget company that got insanely hot, extracted enormous rents as theclear leader, but others caught up, quickly passed with newer/better tech andcut price drastically。」

以硬件為核心的蘋果必須不斷的創新,不斷的製造下一個消費者夢寐以求的產品,否則就有可能被競爭對手淹沒。與富國銀行,可口可樂,蓋可保險等相比,很明顯蘋果的這種模式處於劣勢。如果說可口可樂用護城河把競爭對手擋在門外,蘋果則需要不停奔跑,試圖甩開身後的群狼。

蘋果與對手之間的競爭涉及諸多方面,下面列舉一些蘋果的優勢及潛在問題。

蘋果的規模效應:零部件採購成本低於競爭對手
這裡的最大問題是蘋果的競爭對手們可以接受單位產品比蘋果賺更少的錢。一個有趣的試驗是用三星現在的利潤率給蘋果的未來盈利建模,看看蘋果能賺多少錢。另外,三星是蘋果的最大供貨商之一。

由於在蘋果平台上賺錢更多,程序員們更支持蘋果的生態系統
問題:最傑出的程序員們痛恨蘋果的專制。推薦大家讀PaulGraham的這篇文章:
http://www.paulgraham.com/apple.html

轉換成本(switchingcost)很高,生態系統有較強粘性。
關於這一點很容易過於主觀,有人說打死都不會從蘋果換到安卓,有人說從蘋果換到安卓只要五分鐘,且無痛無副作用。我想真相應該介於兩者之間。還有一點,高科技產品與其它領域不同,消費者更能接受新事物,甚至可以說更期待新的事物。

專利
問題:律師

關於競爭還有一個有趣的角度:開放式系統Vs封閉式系統。當年封閉的蘋果輸給了開放的Windows-Intel,今天的蘋果還是封閉式系統嗎?會重蹈覆轍嗎?這裡涉及的內容很多,包括諸多軟硬件及芯片廠商間的博弈,由於篇幅原因就不詳細討論了。

以上是我對蘋果的一些思考,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成敗在於蘋果能否維持iphone利潤空間,能維持多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773

葉家寶回應走狗論「蔡生可以指正我」

1 : GS(14)@2015-01-11 19:52:12





【本報訊】亞視執行董事葉家寶昨在大埔總台錄影《ATV這一家》,對於德勤宣佈招標出售亞視部份股份,葉家寶說:「其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072

趁國難悄悄返台如「過街老鼠」黃安被罵賣國賊走狗

1 : GS(14)@2016-02-09 03:34:48

■昨日凌晨回台的黃安,一臉得意地高舉其中華民國護照。 台灣《蘋果日報》


國難當前,台灣過氣歌手、自稱「台獨剋星」的黃安於台南震災混亂之際,昨日凌晨偕妻兒悄悄返台,其間他猶如「過街老鼠」,被旅客指罵「賣國賊!走狗!」。黃安在機場受訪時洋洋得意地高舉中華民國護照及台胞證,澄清自己沒有取得中國籍,反嗆曾舉報他取得大陸戶籍的民進黨立委陳其邁向他道歉,但陳表示會加碼再舉報他三宗罪。昨日凌晨黃安與妻兒抵台,隨即被移民官帶到隔離室查核身份,他被查後接受大批傳媒採訪,聲稱有朋友住台南,為了台南賑災而回台。黃安解釋有人舉報他取得大陸的戶籍,所以下飛機後直接到移民署協助調查。





■被罵賣國賊的黃安(箭嘴示)在人群中迅步離開。

■黃安兒子隨父返台。台灣《蘋果日報》





舉中華民國護照一臉得意

被問到「台灣還是你的國家嗎?」,黃安一臉得意舉起其中華民國護照及台胞證反問記者「這是甚麼」,揚言沒有大陸戶籍,希望檢舉他的人向他說一聲「不好意思」。黃安其後登上一輛私家車離開,似未有回到竹北巿住處,其寓所目前大門深鎖,無人應門,有附近店家特地在門口張貼字條,「這間不是黃安的家」,擔心被認錯房子殃及池魚。不過日前曾向移民署舉報,要求調查黃安國籍的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昨日受訪時還以顏色,「不好意思,我要加碼舉報三條」。陳其邁指黃安在1994年的綜藝節目《龍兄虎弟》揮舞國旗,高唱「光復河山,消滅共產黨」等歌詞,情節比周子瑜還嚴重,要向中國政府舉報黃安是偽裝的台獨剋星。第二、陳過年後會向國稅局舉報,調查黃安近20年在中國的收入,是否有繳納所得稅。第三,陳要向文化部舉報,黃安涉嫌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台灣人民不得與大陸地區黨務、軍事、行政……有任何形式之合作行為」,因過去遭黃安檢舉的台港藝人幾乎全部中箭,顯示黃安跟中國政府有一定程度合作行為,應予以調查。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08/194837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573

【馮仁昭四圍超】葉家寶講走狗激動

1 : GS(14)@2016-06-20 05:45:25

葉家寶噚日喺灣仔三聯書店舉行分享會,圈中好友包括黃夏蕙、宮雪花(右)、施熙瑜以及前亞視暖男黃守東都有到場支持,花姨仲着住黑色低胸裝現身。家寶喺分享會度重提自己俾亞視股東蔡衍明話佢係王征嘅走狗,話當日自己表面平靜,但內心就好激動,所以即刻叫人幫佢搵走狗嘅典故同出處,佢又話當日蔡先生話會畀錢啲可憐人,即係亞視員工,但最後佢都係畀唔到出嚟。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620/196609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2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