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不從眾的公務員、特色小學推手潘文忠 住「冷宮」當挑戰 小學老師變新教長

2016-05-02  TCW

與歷任教育部長相比,潘文忠是少數從基層老師做到教長的一位,他仕途並非一路順,憑著人紅也拚,人黑也拚的精神走到今天。

截至目前為止公布的內閣人事,最讓人跌破眼鏡的莫過於教育部長潘文忠。當人事命令公布,國教界(指國民中、小學教育界)一片叫好,堪稱舉「國」歡騰。

就連教育立委也「沒聽過」他,但他其實在國教圈是響叮噹的人物。不但是史上最年輕教育部長,還是台灣唯二當過小學老師的教育部長,目前全台國小老師約為十萬人,加計退休者更不知凡幾,為何只有他當上教育部長?

基層出身,曾幫小校翻身他的崛起,固然反映新政府將優先處理國教免試與課綱爭議,更重要的,是他敢做不一樣的公務員,即使被打入「冷宮」,也奮力找事做的膽識。

台北師專畢業後,潘文忠到台北縣(現為新北市)海山國小擔任老師,體會到基層老師在行政體系下的無力;一旦老師缺乏熱情,學生便不愛學習,淪為考試的工具,而老師會缺乏熱情,關鍵是缺乏行政體系支持和自主性。於是,他當了幾年老師後,決定參加高考、進入文官體系,從督學做起,成為協助老師的人。

「我一直相信教育最核心的是老師,因為孩子接觸最多的是老師,」潘文忠被任命為部長後,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說,「在一個更好的教學環境裡,行政要盡最大的力量協助第一線教學人員,這是最大的目標。」「協助第一線」這目標,最知名的是他推動新北市,乃至全國的特色小學。

0一年,教育部宣布全台灣各縣市展開迷你中小學裁併計畫,多數縣市局長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就是照做,當時潘文忠身為台北縣教育局局長,了解學校在偏鄉其實不僅是學校,而是當地居民凝聚力所在,廢校或併校對學生影響小,但會讓村民大量流失,因此他逆向思考:怎樣吸引學生來就讀。

他首先打破傳統學區概念,容許位置偏遠、全校十二班內的小校可接受跨區就讀的學生;其次,鼓勵偏遠小校申請「特色學校方案」,只要計畫通過,教育局提供補助成為特色學校,吸引學生越區就讀;另方面規畫十八條學習路線,讓校外人士可以來參觀、旅遊、研習。

二00三到0五兩年內,許多偏鄉小學由黑翻紅,學生人數提高近五0%,原本十八所特色小學增加到三十八所。後來他接教育部國教司長,更到全國推展「一校一特色」,把台北縣的經驗擴大到全國。

「你有想法、提出計畫,局長(指潘文忠)就會撥款支持你,」米倉國小前校長、現任大觀國中藝術園區總監吳望如說,「他會聽校長想法、跟校長討論,幫你解決問題,不是只給錢而已。」政黨輪替,一夕由紅翻黑他看到問題就想解決,跟傳統公務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文化格格不入。這種主動風格沒在官僚體系被打壓,與他的主管支持有關,而其中最關鍵的貴人,就是前台北縣長蘇貞昌。

潘文忠還是小課長時,當時《教師法》剛過,他主動承擔舉辦《教師法》研習的責任,後來又開辦台北縣藝術饗宴系列活動,勇於任事,讓蘇貞昌眼睛一亮,破格拔擢他從八職等的課長晉升到十職等的文化局局長。

「十職等要受訓、考很多試,許多公務員卡在九職等升不上去,蘇貞昌幫潘文忠跨了一大步,」一位熟悉文官體系的教育人士說。

有長官相挺,他更敢放手做。蘇貞昌擔任縣長時,台北縣國中的中輟生比率是台灣前三名,潘文忠當教育局長後,一家家走訪國中中輟生的學校,希望降低輟學比率;有一次,他跟某家校長面談時,發現校長吞吞吐吐講不出話來,來回聊過好幾次發現,原來中輟生背後有幫派控制,幫派首腦竟是縣議員!

這不是校長就能解決的事,於是他找了包括社會局、衛生局、民政局等超過十個局處溝通協調,並且說服蘇貞昌下令警察局少年隊支援,清除部分校園幫派勢力,此後台北縣國中輟學率從0三年的0.九%,在三年內降到0.0九%,創下歷年最低。

「一般公務員會發公文宣導了事,吃飽撐著才會真的處理,誰知道局長會當幾年?萬一議員找麻煩呢?萬一縣長不支持呢?不是灰頭土臉嗎?」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莊國榮說,「這種人很少。」0八年大選藍營獲勝,他被視為蘇貞昌的人馬,開始被邊緣化。0九年從教育部主任秘書被調到國立編譯館當館長,後又被調到國教院當副院長,負責十二年國教課綱的修訂。

失落五年,從沒閒下來過二0一三年,教育部授命國教院成立檢核小組,進行社會科、國文科的課綱微調,潘文忠認為研修程序有誤、參與成員也不具代表性,他勸阻當時教育部長蔣偉寧不合程序,事後他便被調離課綱規畫;「他在國立編譯館是『冷藏區』,被調離課綱修訂等同住進『冷凍庫』,」一位民進黨教育智庫說。

但就算在「冷凍庫」,他還是維持一貫自體發熱的本領,他在國教院認養九個計畫,擔任計畫主持人,涵蓋校長專業、美感教育、比較教育到資料庫運用等領域。

現任蘆洲仁愛國小校長包志強,當時以金美國小校長身分參與其中一項「中小學校長教導型組織發展運作之研究」,這項計畫要將校長由上而下的統御式領導,轉化為老師參與決策的教導型組織。

包志強回憶,每週三下午,潘文忠會帶著研究夥伴花半天時間到學校與老師分組討論、意見分享,長達半年,風雨無阻;「外面的人看他在國教院是『住冰箱』,他從來沒有冷下來過!」黑馬出線,課綱是首要考驗這樣人紅也拚,人黑也拚;晴天也做,雨天也做的功夫,讓他在國教基層打下口碑。「冰箱」待了五年後,他走出「寒帶」,台中市長林佳龍欲解決市內十二年國教問題,找上他當副手。

如今,國教全面免試是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的教育政策之一,外加課綱微調爭議,是新部長一上任就須面對的事,這樣的時空環境,讓潘文忠出線。

「放眼台灣文官體系,像他這樣通透國教現場、組織、內容、師資和制度的人,且兼具地方、中央歷練,不會超過五個,」一位民進黨智庫成員分析,「而他是其中最年輕的。」國民黨籍教育文化立委柯志恩也認為,過去大學校長出身的教育部長看待國教,焦點多放在招生,無法評估制度對教學現場改變,聽不懂校長、老師回饋的現狀和建議,連帶影響國教教出來的學生無法銜接到大學;「至少潘文忠聽得懂校長、老師的回饋,也知道問題在哪裡。」過去,高教出身的教育部長「由上而下」推動教育改革,缺乏教育現場回饋的政策,製造更多混亂;現在潘文忠背後有龐大基層當後盾,即將開啟「由下而上」的決策模式,但此模式溝通耗時費力,時間與民意風向是否願意給他時間,是一大考驗。

但他似乎不改其志,「要先解決政治機關、分門別類的本位主義,是一個政府或一個機關能否讓大家往前走的關鍵,讓大家理解共同的目標,而不是被交代。激發熱情,形成超越自己的力量和概念,我相信合在一起的力量是大的,」潘文忠說,這也是他入行三十年來未曾改變的信念。

【延伸閱讀】他54歲上任,歷來最年輕—近12年歷任教育部長比較(近到遠)

潘文忠

經歷:台中市副市長

上任年齡:54歲

學歷:師大教育系博士

任期:2016/5/20上任

吳思華

經歷:政大校長

上任年齡:59歲

學歷:政大企業管理學系博士

任期:2年9個月

蔣偉寧

經歷:中央大學校長

上任年齡:55歲

學歷:美國史丹佛大學土木系博士

任期:2年5個月

吳清基

經歷:台北市副市長

上任年齡:58歲

學歷:師大教育系博士

任期:2年5個月

鄭瑞城

經歷:政大校長

上任年齡:62歲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傳播博士

任期:1年4個月

杜正勝

經歷:中研院院士

上任年齡:60歲

學歷:台大歷史系碩士

任期:4年

資料來源:教育部

整理:單小懿

潘文忠

出生:1962年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經歷:國小老師、台北縣教育局局長、教育部國教司司長、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現職:台中市副市長(5/20就任教育部長)

撰文者單小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