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近一年半的樂視影業註入樂視網(300104.SZ)的長跑在“臨門一腳”的關鍵時刻接到了深交所的重組問詢函。
在5月6日晚間,樂視網發布公告稱擬向樂視影業股東以每股41.37元人民幣發行1.65億股,並支付現金29.79億元人民幣,共計作價98億元人民幣,購入樂視影業全部股權。
也正是樂視網為樂視影業開出的98億的估值成為深交所5月12日深夜發布的問詢函中關註的焦點。
高估值、高利潤承諾引質疑
深交所在上述問詢函中稱,樂視影業近年來增幅較大,由2013年的15.5億元增加至本次收購的98億元。樂視影業2014、2015年度扣除標的公司2014、2015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6444萬元和1.36億元,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承諾利潤分別不低於5.2億元、7.3億元、10.4億元,業績承諾金額均遠高於報告期水平。
因此,深交所要求樂視網結合近期市場可比交易、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情況,補充披露本次交易評估增值率、市盈率水平的合理性。同時,需要結合公司目前經營業績、業務拓展情況、核心競爭力及可持續性、市場可比交易的業績預測情況對比等,補充披露本次交易業績承諾金額的可持續性。
對於深交所的問詢,樂視影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並沒有給出明確回應,只是表示“這幾天集團(樂視網)會有公開回應”。
作為A股市場曾經最受追捧的明星資產之一,在2013年~2014年是上市公司集團跨界收購影視公司的瘋狂時期,影視公司一度不斷刷新一夜暴富的神話。
即使到了2015年,上市公司跨界收購影視公司的熱潮基本已經過去,影視公司收購知名藝人自己開的影視公司在價錢上也從不手軟。
影視公司並購項目估值過高疑問一直是業內關註的焦點。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華誼兄弟以7.56億元收購東陽浩瀚70%的股權,後者股東主要是李晨、angelababy等,隨後又以10.5億元的股權轉讓價款收購馮小剛旗下公司70%的股權。2016年3月,暴風科技宣布收購吳奇隆和劉詩詩擔任股東的稻草熊影業的60%股權,交易金額為10.8億元,當時暴風科技也接到了來自深交所的重組問詢函。
今年4月,深交所還曾發出關註函,問詢唐德影視擬收購範冰冰名下的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51%的股份。深交所指出,其估值在短期內增幅巨大,要求唐德影視在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時,重點對愛美神的估值情況進行分析說明,並進行重大風險提示。
樂視影業估值偏高但尚處合理範圍
對於樂視影業估值由2013年的15.5億元增加至本次收購的98億元,業內人士認為有些偏高,但尚在合理範圍內,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樂視披露的信息準確並且能夠實現業績承諾的基礎上。
有著多年影視產業投資經驗的葉榕投資創始人黃歷表示,目前,在文化產業並購中,對並購標的的估值一般是以當年利潤的15倍或者未來3年利潤平均數的10倍。但這主要集中在手遊、廣告傳媒等公司,對於文化產業中目前炙手可熱的影視公司而言,估值要略高於文化產業的平均估值,一般在當年利潤的15~20倍。樂視網在公告中對2016年做出了利潤不低於5.2億元的承諾,按照樂視影業目前98億元的估值,相當於當年凈利潤的18.84倍。黃歷認為算是比較高的估值,但尚處在合理範圍之內。
不過,關鍵是,樂視影業今年能否實現5.2億元凈利潤?
深交所的重組問詢函指出,樂視影業2014年、2015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6444萬元和1.36億元,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承諾利潤分別不低於5.2 億元、7.3億元、10.4億元,業績承諾金額均遠高於報告期水平。
對此,黃歷認為,不同於傳統制造業的公司,影視公司在業績增長上具有很大不確定性,很可能大幅增長也可能大幅下跌,不過,隨著近年來電影保底發行、收益權預售等影視內容收入形式的出現,讓影視公司可以相對更準確判斷預期收益,一般而言,目前市場對於一些影視項目的估值主要依據四要素,IP(知識產權)、創作團隊(編劇、導演、制片人等)、發行(發行公司及發行渠道)、明星(是否有重量級明星加盟),如果這四點均有出色的表現,一些資本方或提前開出相應的價格購買收益權或者發行相應的金融產品保底,這也讓影視公司在投資項目時候更有底氣,也有更好的收益保障。如果樂視影業對今年利潤承諾的確是按照手上持有的項目並且從那四個要素來測算的,那樂視影業實現5.2億元以上凈利潤還是有可能的,估值98億也就可以被市場認可。
樂正傳媒副總裁彭侃也表示,樂視影業這幾年在影視市場表現搶眼,增長較快,這次98億估值也獲得了不少投資方的認可,樂視網董事長賈躍亭去年為了穩定樂視網股價,也是把樂視影業搬出來,並承諾將來會讓樂視影業資產註入樂視網才穩住樂視網股價的。
明星和名導演能值多少錢?
除了用並購當年的凈利潤來考核影視公司的市盈率,對於以藝人和影視作品為重要指標的影視公司而言,網羅了一些知名導演和藝人的確是影視公司估值的加分項。
而張藝謀和郭敬明在樂視影業的發展初期作用舉足輕重。
2013年8月,樂視影業宣布完成A輪2億融資,當時的估值是15.5億元。
作為該輪的主投方,深創投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劉綱曾表示在張藝謀加盟之前,他們對樂視影業的估值大約在七、八億元,正是張藝謀的加盟,深創投才給出了15.5億元的估值。
一年後的2014年9月,樂視影業正式對外宣布完成額度為3.4億元的B輪融資,包括恒泰資本等多家投資方參投。融資完成後,樂視影業估值達48億元。
“劉綱是賺到了,(他)現在肯定不會覺得貴了。”樂視影業CEO張昭當時這樣告訴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
而郭敬明導演的《小時代》系列4部電影一共拿了下近18億的票房,一時間也成為樂視影業的“活招牌”。
“票房是投資的十倍,是我們做互聯網電影公司追求的目標,《小時代》的投資回報率遠高於此。”在張昭看來,《小時代》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的品牌。在一定層面上,郭敬明不是一個導演,而是成功的產品經理,《小時代》是這個產品經理做出來的電影產品。
作為回報,張藝謀和郭敬明也成為樂視影業這次造富故事中受益最大的兩個明星投資人。
根據樂視網此前發布的《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顯示,郭敬明這次交易對價總額5856萬元。除了張藝謀和郭敬明,樂視影業這次註入樂視網的方案還帶了一長串明星股東,其中孫紅雷這次交易對價總額為2810萬元,孫儷工作室的2810萬元,馮紹峰的1405萬元,黃曉明的703萬元,李小璐的703萬元。
而這些導演、演員持股成本普遍較低的問題也是這一次深交所關註的範圍。
深交所在上述重組問詢函中指出,2014年、2015年,樂視影業引入了眾多制片人、導演、演員,其獲取標的公司股份的價格相較於本次收購價格較低,深交所要求樂視網說明,樂視影業與這些制片人、導演、演員是否簽訂了業績承諾或補償協議,是否有競業禁止或者其它合作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從樂視影業的作品儲備來看,張藝謀和郭敬明對樂視影業的影響力還在持續。
在2016年,除了已上映的三部影片,樂視影業還參與了10個電影項目,其中被看好的包括:李仁港的《盜墓筆記》、郭敬明的《爵跡》以及張藝謀的《長城》等。
明星價值難評判?
對於樂視影業讓大量明星突擊入股,彭侃表示此事在影視行業很常見,包括影視圈老大哥們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均有明星入股,影視公司讓明星入股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跟明星形成一定的綁定關系。“中國影視市場還是非常依賴明星的市場,影視明星價值正在被市場不斷放大,這也導致明星在與影視公司談合作的時候,開出的條件越來越高。而從影視公司角度來看,一旦形成了綁定關系,日後的合作也會更方便。這是之所以願意讓明星以低於市場價入股的最基本理由。”彭侃表示。
不僅如此,明星入股上市公司還可以讓上市或者準上市公司可以在股市上“講故事”,對股民來說一家影視公司如果有明星股東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至於該以多少價格讓明星入股,這個目前還是很難有公允的價值評估體系,也受到多重因素影響。
黃歷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受到明星個人、影視公司以及市場趨勢多重因素影響。從明星個人角度看,明星是目前影視項目四大要素(IP、創作團隊、發行、明星)之一,明星在影視項目或者公司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很多影視公司的項目就是圍繞明星定制的,加上明星可以帶來很多優質的項目和投資權,明星這些年的話語權已經越來越高,在談判中的籌碼也是水戰船高,但很難用一個標準來衡量。而從影視公司角度來看,不同的影視公司對明星的需求有時不一樣,同樣一個明星,對於發展比較成熟的影視公司如華誼兄弟來說,如果要轉讓股權的話,不會以很低的價格讓明星入股,如果是一個初創的僅僅是手里有很多資金的公司而言,他們會給明星開很豐厚的條件,以吸引明星入股。並且市場也在不斷變化,不同明星的價值也在不斷變化,因此很難評估。
因此,對於樂視影業讓明星以低於市場價格突擊入股的做法,黃歷表示,目前來看,只要上市公司關聯方盡到及時透明披露信息的義務,以及一旦出事故也有很好的問責機制,就很難說存在問題,也不應該去制止這種行為,價格高或低,股票市場會給出相應的判斷,也會反映在股價上。
不過,彭侃提醒,由於明星的價值存在很大的變數或不確定性,一個明星未來可能繼續走上坡路,也可能走下坡路,或可能會突然爆出吸毒等醜聞導致被雪藏甚至退出演藝圈,因此影視公司讓明星低價入股的做法存在較大風險,投資者對於這類做法須警惕。而樂視影業讓多位明星入股,某種程度上也分散了這方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