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比特幣在一路爭議中已走過近8年歷程。從誕生之日起,人們對它愛憎分明,支持者堅信比特幣能顛覆現有貨幣體系,反對者認為它一文不值。
近日,一則比特幣之父“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身份意外曝光的新聞,讓原本已逐漸淡出大眾視野的比特幣又火了一把。然而,平日行為低調、深居簡出的澳大利亞商人克雷格•賴特(Craig Wright)從主動承認到因“沒有勇氣”放棄證明自己是“中本聰”,僅用了5天時間。
不出意外,“中本聰”之謎仍將繼續下去。
“‘中本聰’身份的波折並沒有給比特幣市場帶來明顯影響,”比特幣中國(BTCC)總裁李啟元昨日(5月9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比特幣作為一種創新事物,在過去幾年時間,能夠生存下來並且穩步成長,已經標誌著一種成功。而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則對比特幣的發展前景感到擔憂,“目前沒有任何政府願意放棄其管理權,接受比特幣替換法定貨幣。”
“中本聰”身份之謎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聰”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討論小組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其中首次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2009年,全球首款比特幣算法軟件出現,在此後短短4年里,比特幣價格出現成百甚至上千倍的增長,巨大的吸引力令其他投資標的都黯然失色。
作為比特幣的創造者,“中本聰”不僅掌握著最核心的技術,同時因其擁有著約100萬個比特幣所帶來的巨大財富(目前1個比特幣價格約為2970元人民幣),更增加了人們對他真實身份的好奇與猜測。
5月2日,賴特向幾大境外媒體公開表示,他就是所謂的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一時間激起市場熱議。
(過去1年比特幣價格走勢)
今年46歲的賴特,是一名計算機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企業家,他曾在2015年比特幣投資者大會上自我介紹時稱,他曾是一位學者,從事商業研究,擁有法律博士和統計學碩士學位。
國外主流媒體稱,賴特通過使用屬於比特幣創始人所擁有的比特幣,從技術角度對自己的“中本聰”身份進行了證實。賴特也公開表示,作出公開自己身份的決定並不容易,而促使自己澄清事實的原因是,他對自己工作的熱愛和關心,“希望借此消除圍繞比特幣的不實傳說和擔憂”。
正當互聯網世界對於賴特的真實身份爭論不休時,劇情出現重大轉折。
5月6日,賴特突然發表題為《我很抱歉》的公開信,表示自己“沒有勇氣”繼續證明自己是“中本聰”的身份。
“我曾相信我能夠結束過去數年的隱匿和躲藏。但是,隨著過去一周事件的發酵,我原本準備公布我擁有初始區塊的證據,可我受不了了。我沒有這個勇氣,我做不到。”賴特說。
賴特在公開身份時曾表示,自己不要錢,也不想出名,更不想被崇拜,只想一個人待著。李啟元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如果真如其所言“想要過自己的生活”,為何突然選擇曝光自己的身份呢?
顯然,賴特的出現並沒有徹底終結“中本聰”之謎,而投資者更為關心的是,“中本聰”的現身對於比特幣價格將帶來什麽影響?
區塊鏈鉛筆創始人龔鳴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本聰”的身份不會對市場帶來實質性影響,更多的是象征意義。除非“中本聰”大量拋售手中的比特幣,否則不會對比特幣價格帶來影響,“從2009年到現在來看,‘中本聰’不是一個對金錢很有欲望的人,不會因為幣值的高低而買賣比特幣”。
神秘光環下的艱辛之路
近日,瑞士小鎮楚格(Zug)宣布,從今年7月1日起,將允許買家以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為其公眾服務買單。雖然這種支付方式在適用範圍和金額上還存在很大局限性,但小小的進步足以讓比特幣的堅定看好者歡欣鼓舞。
從最開始只能在網絡上購買虛擬物品,到現在可以兌換成多國貨幣,比特幣一路走來波折不斷。
2014年2月,當時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Mt.Gox稱,因遭遇大規模黑客攻擊,導致比特幣失竊,損失總價達4.7億美元,平臺宣告破產。受此影響,比特幣價格僅在幾秒鐘內就從600多美元暴跌至102美元,跌幅達83%。
2015年1月,作為全球最可靠的比特幣交易平臺之一的Bitstamp遭黑客攻擊,導致至少500萬美元的比特幣被盜,引起部分加密貨幣持有者的恐慌。比特幣的開放性與安全性引發行業擔憂。在負面消息層出時,比特幣終於迎來監管機構的認可。
2015年9月,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首次確認將比特幣和其他虛擬貨幣定義為大宗商品,這意味著比特幣被歸類為像黃金和石油一樣的商品,交易行為將遵守所有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場規則;同年10月,歐洲法院正式裁決,在歐洲比特幣以及其他虛擬貨幣應該和傳統貨幣一樣免征增值稅。因為根據歐盟的相關規定,“被用作法定貨幣的貨幣、銀行票據和硬幣”無需繳納增值稅。比特幣向合法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盡管如此,市場仍擔憂曾在2013年達到歷史峰值8000多元人民幣的比特幣能否重回往日風光?
目前,比特幣價格徘徊在2900元左右,與之前的大起大落相比平穩了很多,比特幣的交易量也有大幅回落。
“我不認為比特幣由熱變冷,與2013年大幅上漲、過熱相比,我認為現在才是比特幣比較正常的價格,2013年從1月份的幾十美元在不到一年內上漲到上千美元,透支了後面的漲幅,所以2013年後,一直在回落。”龔鳴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道。
比特幣到底值多少錢?估計比特幣的玩家、交易所、礦機制造商,甚至比特幣的創造者都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雖然比特幣的價值無法給出定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比特幣的數量是一定的。由於比特幣的“發行”須依賴複雜計算獲取,因此與傳統貨幣發行的“印鈔”模式有本質區別,比特幣總量按照設計預定的速率逐步增加,增加速度逐步放緩,並最終在2140年達到2100萬個的極限,業內人士預計目前總量已經達到了1550萬個。
李啟元認為,比特幣數量有限與目前各國央行大肆印鈔導致通脹與法定貨幣購買力下降形成鮮明對比。“比特幣產生的目標不是去代替現有貨幣,而是變成世界上通用的數字資產,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
業內普遍預期,隨著短期投機者的離場,以及比特幣相關應用的不斷開發、基礎設施的完善,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將處於良性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