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麻煩大了】謎一般的富豪潘蘇通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470

資料圖:潘蘇通(東方IC/圖)

盡管早已被扒下“香港第六大富豪”的黃馬褂,但53歲的潘蘇通的一舉一動仍足以吸引商界的眼球。“謎一般的男人,至少這個稱號他沒丟。”有人揶揄。

3月2日晚間,潘氏旗下高銀地產(00283.HK)的高調亮相很成功——63.81億港元投得香港九龍何文田常盛街地塊。

此番擊退長實地產、恒基地產、會德豐等一幹本埠大佬以及誌在必得的過江龍——碧桂園聯合體,對於高銀地產而言,算是長臉一回。此前,它僅在同屬九龍的觀塘地區開發過唯一一個項目。

五年前的那次處女拍,潘只掏了34.32億港元。這一次不僅金額加倍,以10888.8萬港元平方英尺價計(約合每平米11.716萬港元)計算,也是2016年首季香港的地王交易了。

不過,只消瞄一眼外部氣壓,便不難得出一個結論:此宗交易頗堪玩味。

商業地產的玩家們正在暗黑的大海中尋找每一根浮木。素來不吝門面文章的英皇鐘表珠寶,被迫退出位於羅素街的昔日全球鋪王,接盤者租金則直線下降40%,而整個銅鑼灣地區的租金已較2013年攔腰砍落一半。

私人住宅亦五十步笑百步,自2015年10月至今年3月,售價指數跌夠6個月,保守估計全年跌幅在10%-20%之間。難怪即便是李嘉誠也感嘆,香港樓市正處於1996年後20年來的最差市道。

偏潘老板不信這邪。整個項目全部開發費用將達百億港元。有無能力獨立發展是一回事,能否最終完成則是另一碼事。

“他大概想證明自己的資金實力吧。”半信半疑間,難免有些腹誹變成小聲嘀咕。

僅僅時隔五天,又一份通告出現。這一次,潘蘇通將其持有的高銀地產64.38%股份抵押予某家未披露名稱的國際大型商業銀行。有意味的是,有關信息中也沒有透露質押所得流動現金數量。外界只知道,“此次抵押是為了投資私人業務,企圖獲取更大回報”。同時,商業銀行方面不能借貸、沽空或未經授權出售這批股份。有意做空者,此路不通,潘無需擔憂失去對高銀地產的控制權。

展示品位和炫耀財富,是這位祖籍韶關、通過獨占九十年代中國卡拉OK電視顯示屏九成市場發跡的神秘大亨的特征。潘蘇通曾花費4000萬美元購得美國排名前十的斯隆酒莊,也曾為了搭上英國皇室兩位王子連續數年冠名贊助某馬球慈善賽。同樣,他也毫不在意用俗氣的金色裝點其位於香港中環金融街8號的辦公室,從與家用冰箱等大的金色保險箱到案幾上金色塑料煙灰缸。辦公桌玻璃板下8張千元面值港鈔,更令部分細心的拜訪者忍俊不禁。

更奇特的是,他對其購殼而來的兩家香港上市公司——高銀地產和高銀金融(00530.HK)的股權有著高老頭式的偏執。名義上,潘氏個人目前持有兩家公司64.4%和70.3%的絕對控股權,如果不是香港證監會強力幹預,他可能會持有更多股權。

之於高銀地產,13名新近出現的股東持有30.75%股權,這些橫空出世的“太保”們是否是潘的“親密夥伴”或“忠實部屬”?若真如此,那麽真正的公眾投資者不及4.9%。同樣,高銀金融19位第三方股東共持接近30%股權。有一種說法,主營日式餐飲、葡萄酒貿易、保理、電子產業、地產的高銀金融——乍看有點像雞鴨一籠——真正來自公開股票市場的股權持有人不足1.5%。

看起來,潘老板對上市公司的融資功能毫不在意,他要的只是高度控股。

就此則不難理解兩個奇特的梗。其一,高銀金融歷史上三次供股(增發股票),無論是一供九、二供五還是十供十一,多以同價和溢價方式進行,且其間潘蘇通還要負責包銷並認購億元級可換股債;其二,潘從不質押或抵押股權。如此特殊股權結構的“公眾公司”,以何種價格供股已不重要,而券商和銀行也斷難按普通遊戲規則對質押股權給出放款扣率。

問題是,潘蘇通現在破例了。在確保不致喪失控股權前提下,他首度將個人所持高銀地產股權悉數質押,不論所得款項是否如市場猜測的那樣投向德國Gigaset公司(又名金階公司),用於超奢華高端手機的營運(這塊業務原本屬西門子公司,分拆後謀求在德獨立上市,據稱潘已握有其七成股權),潘蘇通急需流動資金已是不爭之實。而這恰恰是多年來他想極力避免予外界的印象。畢竟,無論人們怎樣猜測潘的真實財富數字,或議論其對控股權的獨特癖好,但他通過個人資金運轉著兩家上市公司,終歸不假。

當然,這兩只股票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也讓他坐上了財富過山車。在過去52周內,高銀地產和高銀金融曾分別錄得29.5港元和35.4港元每股的天價,總市值相加逼近3000億港元,而在這段“潘氏行情”啟動前,不過是5.19港元和7.26港元每股,總市值相加不過300億港元。高銀系,渾身透著金錢的荷爾蒙,火箭般冒出的“第六大富豪”也由此而來。

而2015年5月21日高銀地產和高銀金融分別大挫41%和43%——據說那是瑞信和高盛獲利了結棄如敝履的結果,潘氏一天身家縮水800億港元的事跡,無疑又令他登上若幹次新聞頭條。雖說之後無論是6月還是12月,配合某些雞血信息有過日漲幅30%的妖績,但打回原形的軌跡卻始終未變。

截至2016年4月8日,兩股分別收於3.49港元和8.08港元每股,可謂“回到解放前”。不過看看同為妖股的漢能薄膜(00566.HK)的命運,潘大概仍要慶幸自己的人品。後者已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停止交易,並且存在永不複牌的可能。有趣的是,據澎湃報道,高銀金融曾是漢能薄膜的財務顧問。

為何此次質押的是高銀地產而非高銀金融股權?相信明眼人可以不假思索回答:喏,還不是因為那棟117層摩天大樓。沒錯,在3月2日投標前,天津濱海新區這棟597米高、號稱“新京津·高銀天下”的北中國最高建築,及圍繞這座高樓的環亞馬球俱樂部、豪華度假村、12棟公寓樓、數十幢別墅,是其唯一的也是最重磅的資產。否則,僅以該公司去年9月末的公示,賬面只500萬港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比一年前又減少了1000萬港元,相信沒有一家銀行會同意此等股權的變現襄助。

按潘蘇通說法,他已為這個項目實質投入89億(僅涉及117大樓)元人民幣。就算周邊配屬別墅銷售相當慘淡,他依舊堅持對超過70%商業開發面積的自持。

同時,潘蘇通一貫承諾,即“別人只要有百分之幾十的利潤就會離開,而我至少要幾倍”。據說沃倫·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墻上留有一張貼示:You only need to get rich once,你只需要發一次財。要發,就來票大的,潘或許對此深信不疑。

然而,潘最終還是在這棟大樓剛剛封頂不久,距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還差兩年之際,讓渡了部分利益以回收資金。

在去年12月披露的信息中,高銀地產宣布以180億元人民幣代價將117大樓以及含購物中心、部分公寓、停車位在內的權益出售給由其關聯公司高銀特殊機會有限公司和境內某資產管公司各持一半股權的第三方。“讓公司有更多財務資源為其它投資機會提供資金,同時償還部分貸款改善負債狀況”。耳熟嗎?原來相關說辭三個月前已拋出過一次了。

那家真金白銀拍出90億元人民幣的大買家是誰?它真的看好117大樓未來的營運狀況嗎?要知道所謂當前中國樓高超過400米的十大摩天樓中,僅天津便獨占其三。除了117大樓外,還有號稱與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合資共建的羅斯洛克國際金融中心,樓高588米,以及同樣處於濱海新區設計高度530米的周大福濱海中心。以中國目前經濟狀況下,短期內三棟超高層辦公綜合大樓在同一區塊同時投入市場,前景著實堪虞。

更重要的一個信息是:目前一二線城市甲級寫字樓中有5%以上商業面積租予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和各色理財企業。日前,上海金融辦已開始對寫字樓內進駐的金融公司進行排查,一旦發現大面積高租金租賃的上述機構,且匹配大批中老年人流來往,即進行非法集資風險評測。好吧,天津濱海新區一度也是這類公司的心頭之好。若“上海經驗”得以推廣,一批潛在客戶流失則成為大概率事件。

就在外人好奇之際,3月,這位“好朋友”正式浮出水面:中國信達。且慢高興,原來信達方面是向高銀地產提供了9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貸款,期限三年,每半年付息一次。也就是說,信達是以股權投資名義存在,但仍按固定收益率賺取收益。仔細觀察部分條款後更有分析家們指出,這其實是一次通過委托貸款方式進行的融資行為,而信達在確保自身收益的前提下,真實貸款額只60億人民幣。

關於潘蘇通從不貸款的傳聞,可休矣。

潘真的好忙。這個對權力有著超強控制欲,對財富又有著鯊魚面對鮮血時沖動的老男人,忙著找資金,忙著質押股權,忙著拍地,未見得都是勝負手,卻樣樣重要。倒是少得可憐的投資者希望他盡快兌現私有化的建議,他似乎沒怎麽上心。沒有人知道這個一度頗為神話的故事將以何種方式繼續演繹下去。

二十年前,潘蘇通曾投資了一家名為松日的中甲足球俱樂部並在某年奇跡般保級。現在,他同樣需要一個奇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3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