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快遞員不再擺地攤 高校成菜鳥驛站智能物流試驗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7949.html

江南大學蠡湖校區距離太湖不過幾百米,附近就是無錫黿頭渚景區,這所學校里有一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菜鳥校園驛站,它像一個“快遞超市”一樣日均派發著5000件師生的網購包裹,這個單量在全國1500個高校菜鳥驛站中排名前三。

作為當前估值500億的菜鳥網絡中末端能力的重要一環,校園驛站已成為全國4萬家社區菜鳥驛站的智能技術試驗田。菜鳥網絡首席技術官兼快遞事業部總經理王文彬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很多新嘗試是先在校園驛站落地,校園驛站在智能物流、信息化分撥、大數據預測和物聯網上的驗證成果,將複制到社會化菜鳥驛站。

以往快遞員在學生宿舍樓下“擺地攤”發快遞的場景,正在隨著智慧校園、快遞信息化升級的進程而逐漸消失。

校園里的智能物流試驗田

“我的任務有點像超市收銀員或火車站驗票員,包裹信息和身份信息匹配後,放行包裹,半分鐘就能完成一單。”4月27日下午,在江南大學菜鳥驛站勤工儉學的大二學生馮朝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她已經在這個站點兼職了兩個月,按照每小時10元的報酬,她一個月能賺近400塊錢。

這是一個有點像超市、圖書館、倉庫三合一的寬敞空間,大大小小的包裹經過卸貨區後,被按照當日件、隔日件、當日大件等分門別類,學生的手機上會收到一條由菜鳥驛站發送的取件信息,他們就像在圖書館按照索引找書一樣在這些貨架上找到自己的網購包裹,再到馮朝艷這里掃描校園一卡通驗證身份信息和包裹信息,取走快遞。學生也可以在這里使用支付寶或菜鳥裹裹App。與馮朝艷做相同工作的是幾個來自郵政EMS的專職工作人員,在這個站點,EMS負責實際操作運營。

一個清晰的多方合作模式被勾勒出來。這間1000平方米的菜鳥驛站是由學校原來的一個鍋爐房改造而成,產權屬於校方;EMS等第三方物流公司入駐負責實際操作,參與訂單分成;菜鳥提供系統和技術支持,以及統一店面裝修。據菜鳥驛站校園渠道大區總監曹飛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每年菜鳥網絡在校園驛站上的投入是億元級別,技術和系統輸出等都是免費的。

目前,類似的校園驛站在全國有1500家。在菜鳥網絡的業務藍圖(快遞、倉配、農村、跨境、末端)中,菜鳥驛站體現的是末端能力,解決配送員和收件人時間不匹配的問題。高校這樣一個訂單量集中,有點像局域網的特殊區域,給菜鳥嘗試末端信息化升級提供了一個旗艦級施展空間。

以前24個人日均處理1000多件包裹,現在11個人日均處理5000件包裹,江南大學快遞效率的升級背後將菜鳥網絡的能力擺上前臺。由於80%的校園包裹來自淘寶、天貓等淘系平臺,學校在對接了菜鳥的系統後,這些快遞信息可以通過阿里方面直接獲取,工作人員無需再手動錄入。另一方面,隨著電子面單普及率提升,掃碼錄入也節省了時間。目前,全行業電子面單占比已經達到70%,今年有望突破80%。

無論從功能還是陳列上看,校園驛站已相當於一個智能化的小快遞倉庫,它實際上將郵政系統中的分揀能力運用到驛站中,讓找貨環節更系統更容易。去年雙11,江南大學菜鳥驛站日均包裹處理量飆升到1.6萬單,菜鳥通過大數據對包裹量的預測幫助這個站點提前增派了物流資源。

“旗艦店”的社會化輸出

吳松在菜鳥網絡負責的是校園驛站全國網絡管理,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在全國各地飛來飛去對接高校。他們團隊20個同事,負責著全國所有校園驛站的對接工作。對於高校快遞,他感受到的一個明顯變化是,以往快遞員在學生宿舍樓下擺地攤送件的場面越來越少了,很多高校後勤部門找到他們嘗試合作。

以輕資產模式運營的菜鳥網絡在校園驛站業務上采用的是加盟模式。與高校達成合作,菜鳥找一家第三方快遞公司進駐運營。吳松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菜鳥校園驛站的合作模式大致有三種,像江南大學是菜鳥直接和校方合作,這種模式總體占比超過20%;第二種是菜鳥和原本在高校做快遞服務的學生創業團隊合作,向對方提供技術支持,這部分占比最高,接近40%;剩下一種是和校園中原有的第三方快速公司合作,大約占比30%。今年,211、985等重點高校直接與校方合作的驛站將是發展重點。南京大學已經為此開辟出一個800平方米的空間建站點;清華大學也有意合作。

事實上,校園驛站也在嘗試形式和功能的多元化。拿今年8月份投入運營的浙江大學驛站為例,學生和老師的包裹采用分開取件模式,教師件放在辦公樓設置的智能自提櫃中,方便教師掃碼自取,不用排隊;學生件則采用“快遞超市”形式運營。

“有時候表面上的智能並不是真智能。”曹飛對本報記者說,一個智能自提櫃的硬件成本大約是5萬元,通常只有40個櫃口,能存放的包裹有限;隱藏在背後的人工運營成本比快遞超市更高。以江南大學11名工作人員日均處理5000件包裹為例,如果都換成自提櫃,可能需要20個人,因為自提櫃里包裹的添加和更新頻率比自助飲料售賣機高得多,而人工成本目前是快遞業最大的一塊成本支出。

從形態上看,高校驛站好比全國社區菜鳥驛站的“旗艦店”。在高校外,除了便利店、小賣部加盟作為菜鳥驛站外,圍繞小區的專業化菜鳥驛站站點也是快遞末端300米鏈路上的最主要節點。但與日均數千單的校園驛站相比,這些專業站點每天處理的包裹量不過300單,通常覆蓋1-2個小區。

在王文彬看來,盡管校園快遞包裹量只占社會總包裹量的十分之一,但用戶的智能化體驗需求是共通的,菜鳥前期在校園驛站上的大手筆投入,就是為了讓這些得到高校學生檢驗的技術能力得以實現社會化複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3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