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葉倫鴿派談話 衍生三個長期隱憂 聯準會若再出招 效力恐有限

2016-04-11  TWM

葉倫日前公開談話,其立場被解讀為轉趨鴿派,但字裡行間卻隱約透露出,對聯準會公信力未來挑戰的憂心。

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 (Janet Yellen)三月二十九日的公開談話,透露出聯準會的政策思惟,市場解讀其立場轉趨鴿派。在她發言幾分鐘後,市場立即給予正面反應:風險資產價格定揚,公債殖利率下跌,美元貶值,波動率指數(VIX,編按:又稱恐慌指數,代表投資市場的信心指標,愈高代表投資人對股市狀況愈感到不安)下跌。

在全球經濟環境維持相對穩定前提下,要持續近日這股正面趨勢,還須同時關注長短期的政策訊號。

葉倫此次出席紐約經濟俱樂部(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發表演說,對於美國的經濟前景表示謹慎看待,並提及聯準會在決策時必須小心維持平衡。

政策工具尚未用盡使用效力卻有限

她表示,二0一六年美國經濟前景雖然好壞互見,但已浮現令人振奮的跡象,其中,就業市場持續改善即是一例。

但她也強調景氣存在「外在」風險,包括:全球經濟腳步走緩、美元趨勢,以及市場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反應。她甚至提到,部分結構性利空可能會影響成長力道,且通膨前景面臨異常的不確定性。

為美國經濟體質把脈後,葉倫接著謹慎評估聯準會的政策走向,說明如何進一步維持經濟成長動力,達到充分就業與穩定物價的兩大目標。

她指出,聯準會政策工具尚未用盡,並強調採取貨幣政策必須按部就班,小心為上。

對習於仰賴聯準會抑制金融波動、刺激資產價格的市場而言,這席話彷彿一劑強心針,但她也預警說,聯準會未來若再出招救市,效力恐怕有限。

關於歐洲與日本央行紛紛走上負利率路線,成效引發市場激辯,葉倫此次演講並未對此發表立場。

市場將葉倫的發言解讀

為:聯準會將持續扮演支撐經濟的角色。影響所及,風險資產價格齊漲,股價與公司債價格走高;隨著交易員調降基準利率預測,公債殖利率出現下滑;波動率指數跌落,美元連帶貶值。

短期要維持這樣的正面走

向,還有待聯準會其他官員接下來幾天能支持她的論點。但聯準會內部是否同調,還是未知數,原因除了經濟訊號好壞互見外,聯準會之前一再大手筆祭出非正規貨幣政策,對市場與經濟是否造成間接傷害,令人擔心。也因此,若干聯準會官員日前提出更保守的前景預估,甚至有人表示在四月升息也不無可能。

聯準會頻上陣救火

政策改革卻蹉跎

長遠來看,聯準會還面臨另一個挑戰。即使聯準會願意持續出手救市,為經濟添柴火,但非正規措施能否發揮應有的效力,誰也說不準。一是寬鬆政策執行時間比各界預期長很多,好處已逐漸鈍化;二是聯準會被當成唯一的「救市主」,導致愈來愈多人擔心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例如影響未來的金融穩定等。

從葉倫談話內容對照目前

市況,最值得讓人省思的,或許並不在於她所討論的特定議題,而是美國與全球經濟的福祉為何。她的字裡行間仿彿在說,在無法控制的情況下,聯準會愈來愈受到三個力量的影響,可能危及它的公信力和政治自主權:

第一、聯準會頻頻出招為政治人物爭取時間,他們卻不懂得善用,反而遲遲未能全盤考量制訂相關政策,解決美國經濟的週期性與結構性挑戰,亦造成美國綁手綁腳,無法在全球政策協調上扮演領導的角色。

第二、隨著結構性與週期性利空因素同時出現,再加上歐洲與部分新興國家的政治環境愈來愈複雜,使得原本已經疲軟的全球經濟,成長動能進一步減弱。

第三、金融市場無視於經濟和企業的基本面,覺得有權、也有能力要聯準會表態,採取行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