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台商應遠離東協市場——「荷蘭病」不能重現台灣

2016-03-07  TWM

東協去年年底正式啟動,但資源整合難度高,加上人均所得不足,市場含金量淺薄無法支撐整體內需市場,台商要在此找到合適道路,恐怕不樂觀。

中正大學企管系副教授曾光華為新書《新東協新絲路》寫序時,描述東協十國非常傳神:國土面積與人口,從彈丸小島(新加坡)到大型國家(印尼);政治體制涵蓋君主立憲(馬來西亞)、總統制(菲律賓)、一黨專政(越南);經濟發展包含低度開發國家(緬甸)、發展中國家(柬埔寨)及已開發國家(新加坡);主要宗教信仰有伊斯蘭教(印尼)、天主教(菲律賓)、佛教(泰國)等。至於年齡結構、家庭結構,及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等,也是不同國家,各有特色。地表上沒有第二個區域有如此巨大歧異性。

東協十國土地總面積四四五萬平方公里,人口六.三億,全球區域人口排名第三,GDP(國民生產毛額)二.六兆美元,近五年平均GDP成長率五%,高於全球平均成長率三.九六%。

二○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吉隆坡宣言》簽署完成,十二月三十一日東協經濟共同體(AEC)正式啟動,成為結合商品、勞工、資本流通的單一市場。但其中種族、政治、文化差異乃未來發展極大隱憂,台商如何在此找到一條合適道路,是大思考。

我們的觀點是,遠離東協市場,台商才有重新轉動的能量,才能穿越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夾殺,本文由工作夥伴江若寧、原杰及我共同撰述,與讀者省思共勉。

東協交集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兩大貿易協定,雖貿易網絡連結全球,但我們認為東協對台商僅能視為「短期跳板」,萬不可為「目標市場」,我們從內需市場、製造基地觀點加以論述。

從內需市場看:

(一)人均GDP:發展內需市場須由高國民所得支撐,美國人均GDP為五四五九六美元、歐盟三六二六八美元、日本三六三三一美元,內需消費占GDP比重高的歐美日等國,人均收入皆至少三萬美元以上。

東協十國人均GDP為一二一六二美元,扣掉新加坡及靠石油致富的汶萊,其餘八國僅三五八六美元,而正準備發展內需消費的中國也還有七五七五美元,都走得很顛簸,何況是基礎未穩的東協十國。

東協十國人均GDP不足,以致市場含金量淺薄無法支撐整體內需市場,看似廣但淺的東協內容,到最後可能僅為一個夢,斷不可作為「目標市場」。

(二)市場破碎:成員國之間,經濟發展步調迥異,一四年GDP成長率最高八.七%(緬甸)到最低負二.三%(汶萊);人均GDP最高五六三一九美元(新加坡)到最低一二二一美元(緬甸);人口全球第四大的印尼二.四億人,到只有四十萬人的汶萊,經濟現況的高度差異,增加聯盟內經貿政策執行與整合的困難度。

因地理位置特殊,東協自古被不同國家殖民統治,造就多元的種族、文化及宗教,形成其不時因宗教而引發的衝突,例如:緬甸反穆斯林暴動;而被共產黨統治過的北越、柬埔寨(高棉)等地還隱藏歷史傷痕,民族性強烈,種種差異為日後埋下潛在隱憂,不容忽視。

經濟發展不一、文化和種族的歧異,無法將東協視為單一市場經營,商業模式難複製,而單一國家市場吸納量又不足,破碎的市場添增經營成本與難度,為欲進入東協者,應審慎思量重點。

然東協十國確有其優勢,並非一無可取,只因東協各國的資源、優劣勢各異,整合難度高,台商打入其市場實屬不易,最好遠離。

二、從製造基地看:

(一)天然資源:東協地區天然資源豐富,如泰國生產橡膠(年產量三百萬噸、占全球三分之一);印尼、汶萊、緬甸、菲律賓等生產石油(印尼,亞洲第二大石油生產國,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中唯一東南亞國家);錫、鎳、銅、鋁等礦產更是遍布東協地區,原物料成本優勢雖能凸顯東協整體經濟價值,但這不是台商當下轉型強求勝出所需要的,如果政府政策激勵台商再重新陷入「成本移動」的迷思,台灣GDP成長將永久沉淪!

(二)人力資源:東協人口總數六億,平均人口中位數二十九.二歲,勞動力充足,再對比其人均GDP三五八六美元與中國人均GDP七五七五美元內容來看,東協地區因而被喧譁為能提供勞力密集產業更大的競爭利基,世界工廠也將由中國移至該區域,但這不就是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前的翻版內容嗎?台商不就是要再次陷入「騰籠換鳥」的困境嗎?

(三)貿易資源:AEC生效後,東協九九%貨品進出將免關稅,更有利於企業生產原物料取得。

而去年十月通過之TPP,亦有關稅減免優勢,以越南為例,其九五%出口貨物在TPP保護下免關稅。TPP成員國約占台灣出口比重三五%,關稅利益確是吸引台廠一大誘因,但該地區非文明內容的「政務官大貪汙」、「人治非法治的典章制度」、越演越烈的「政府式工會罷工」,台商能穿越嗎?

一九八二年,經濟學家W. Max Corden和J. Peter Neary提出「荷蘭病」(Dutch disease)的經濟學模型,描述單一國過度依賴單一資源,所造成其他產業結構失衡的情況。巴西、澳洲在中國經濟起飛過程中,靠原物料崛起,全力施政在原材料領域內激勵發展,卻未趁時多方思忖更具競爭力的長遠策略,最後,終隨原物料價格崩落而殞落,就是「荷蘭病」最佳例子。

台灣政府面對中國成本和技術大跨越,如果將東協當作下一個中國,台灣將陷入另類形態的「荷蘭病」,政府和台商都應長思。

撰文 / 呂宗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3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