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圖)
1月29日,上海“兩會”通過了市財政局提交的《關於上海市2015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值得註意的是,在全市一般公共預算中,2015年出現了收不抵支的“赤字”現象。收入5519.5億元,同比增長13.3%,支出6191.6億元,同比增長19.5%。二者相抵,財政赤字672.1億元。
這並非是上海的特例,在今年財政部公布的2015年全國財政收支情況中,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17萬億元,收入15萬億元,出現了突破2萬億元的財政赤字。
上海印花稅,2015年預算數16.4億元,執行數45.8億元,完成預算的279.3%。這組數據在整個“賬本”中尤為搶眼。報告中給出的解釋是:主要是本市證券市場交易量大幅增加,帶動印花稅增長高於年初預期。
在全國層面,證券交易印花稅2553億元,同比增長2.8倍。主要受上半年股票市場交易活躍帶動。與上海的增幅一樣。
在2016年上海預算中,印花稅預算數為6億元,減少86.9%。主要是從2016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全部調整為中央收入。
2015年,上海10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278.2億元,其中利息收入38.1億元。2016年,該項預算收入3528.9億元,增長7.6%,利息收入72.7億元。
在“兩會”的分組討論中,南方周末記者看到有代表提出社保基金出現了較為蹊蹺的翻倍。在總額增長不到8%的情況下,利息卻增長了90%。在代表審議的預算草案中對此並無說明。
在2016年市對區縣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中,上海16個區縣(靜安區、閘北區合並為新靜安區)中,浦東新區遙遙領先,從市里拿到的預算合計數182.2億元。崇明區位列第二,預算合計92.3億元。長寧區以及原靜安區最少,分別為16億和15.8億。
若將靜安、閘北拆分來看,17個區縣按金額多少排名為:浦東、崇明、寶山、松江、閔行、青浦、奉賢、金山、楊浦、嘉定、黃埔、普陀、虹口、閘北、徐匯、長寧、靜安。
根據南方周末記者在“兩會”會場所見上海“賬本”中的數據,在2015年上海罰沒收入中,交通罰沒收入居首,達到11.8億。罰沒收入1億元以上的機構分別是交通、公安、法院、工商,及其他。
2015年,上海市拍賣車牌收入為67.8億元。這筆收入又分別用到了公交購車補貼、軌交更新改造等補貼、其他政府購買服務中。且該部分支出大於收入,多出部分通過一般公共預算安排。
在預算報告中,支出部分數額最大的“巴士公交歷年綜合補貼”、“軌道交通更新改造等補貼”、“其他政府購買服務”均無更具體的使用解釋。
上海市2015 年新增機動車額度拍賣收入使用情況表(單位:億元) (南方周末記者 張玥/圖)
上海市2015 年罰沒收入情況表(單位:億元) (南方周末記者 張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