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常年在體制內從事醫療工作,見證了近年來愈演愈烈的醫鬧以及惡性傷醫事件,2014年,楊淩從體制跳出來,要做上門第一體檢。

從部隊醫院出來,她要重新創業做體檢,以下為楊淩口述。

我從小部隊大院長大,2000年的高考英語狀元,如願考取了第二軍醫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在知名三甲醫院工作,擔任心血管內科醫生,出於喜歡挑戰的個性,不滿現狀的楊淩在從醫三年後考取了同聲傳譯的碩士研究生,並擔任重大外事活動的翻譯工作。

常年在體制內從事醫療工作,見證了近年來愈演愈烈的醫鬧以及惡性傷醫事件,反映出的是醫患關系緊張,患者不信任醫生。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則是看病難看病貴,不敢生病,不敢看醫生。問題的根源並不是因為醫療資源的絕對稀缺,而是在於中國的醫療資源不匹配、信息不對稱。

抱著一顆理想主義的心態,2014年,我再次開啟自己的跨界之旅,加入女性的創業之旅。 

重新創業 

帶著一腔熱血我將我的想法告訴我的我們團隊的醫生大多有十幾年的工作經驗,做護士上門抽血的初衷,就是因為我們在醫院看到太多患者,為抽血化驗這一件簡單的事情,反複奔波於醫院和家庭,過程非常痛苦。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手段,運用標準化的流程,先將醫療檢驗這一環節從院內抽離出來,前推至患者家中,從而逐漸實現醫院的“去中心化”。現在的血液檢測技術已經非常先進,通過血液,能早期預警很多疾病。從健康管理和疾病預防這一目的來看,現在的體檢中心所提供的“大而全、一年一次”的檢查項目已不能滿足需求。人的身體千差萬別,並且在不停的發展變化,真正有效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預警一定要做到“量身定做、長期監測”。雖然一些智能硬件也號稱具有健康數據監測功能,但在精準度上是無法跟血液檢測相比較的。大型體檢中心的優勢是有大型設備,但這並非必需的,而且可以被血液檢測覆蓋。比如價格昂貴的CT或核磁共振,除非是高風險人群,一般來說是沒有必要查的。還有X光胸片,也能通過血液檢查中的癌標和結核菌素檢查代替,同樣能起到篩查癌癥和結核的效果。運用診療級的小型化設備(包括心電、b超等),醫護人員可以來到家中采集樣本或數據,從而將大部分輔助檢查項目前推進家中完成。

檢中和檢後的差異打法

我們的的線下的服務流程:用戶通過微信公眾號“103數據醫療管家”或者百度直達號,直接在線下單預約購買。之後平臺會派專業的護士上門為用戶做問卷調查、體格檢查、采集基本個人信息,包括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再根據用戶實際身體狀況,由醫生團隊會診後制定出最適合、最有針對性的體檢套餐項目。

上門護士會隨身攜帶體檢專用的小寶箱,里面裝有采血耗材試劑、美國GE牌的v-Scan B超設備,只有手機大小,以及小巧便攜的心電圖機等醫療級小型設備。楊淩解釋,這些小型設備完全達到診療級別,所以不必擔心準確可靠性,“我之前所在的三甲醫院ICU病房就使用相同的儀器。”

所以我們的上門體檢項目就包括采血、尿檢、心電圖、B超和體格檢查等項,采集到的樣本會直接配送到合作的三甲醫院檢驗科,默認是北醫三院及空軍總醫院,但也能根據用戶需求到指定的三甲醫院送檢樣本,出具化驗單,最後用戶能在移動端在線查詢檢查結果和我們專家團隊給出的健康分析報告。

與傳統體檢相比,對體檢報告詳盡通俗的解讀是我們檢後服務的另一亮點。因為大眾對體檢報告單上生澀的醫療術語幾乎是沒有概念的,通常都會請身邊的醫生朋友幫解釋各項指標,這種現象非常普遍。

我們的做法是通過自有後臺管理模板,加上合作的三甲醫院醫生對報告作個性化深層次的全面解讀,從分析指標異常的可能原因,到提出解決方案,讓用戶明明白白地了解眼下的身體狀況,抓緊時機調整健康。和國外的電子病歷存儲相似,每位客戶體檢數據形成的電子病歷,都留存在我們後臺健康管理平臺上,可以隨時通過手機端調取,方便今後到院就診使用。

目前,針對個人用戶,居家服務主要是血液檢查。優護家血液檢驗具有組合靈活、自如定制的特點,並且通過流行病學分析和臨床經驗設計出一系列通俗易懂的“場景化檢查套餐”,即便是沒有醫療背景的大白用戶也能一目了然選擇自己需要的檢查項目,比如客戶感覺最近胃口特別好,但體重卻往下掉,那就有可能是甲狀腺有問題,就建議血液檢查T3/T4的激素水平是否存在異常。

如果檢查後確實有身體癥狀,需要看醫生,那麽我們會為用戶提供三甲醫院就醫綠色通道,可以直接掛號,或者安排預約專家親診,確定就診時間,並可提供護士陪診、導醫等延伸服務。

延伸體檢外的院內醫療服務既有自有渠道,也有合作企業平臺。通過護士上門檢驗建立健康信任入口後,我們可以為下遊領域的公司導流。比如掛號平臺、手術平臺、專家會診平臺等。雖然不少移動醫療企業聲稱能預約搶手的專家號,但會有誇大宣傳的成分,用戶實際體驗並不好。但憑借獨特資源,敢大膽承諾凡是本公司包含的體檢項目,用戶一旦有病確診,都能享有專家治療。

互聯網思維玩轉C端運營 

我們的個人血液檢驗套餐項目起名獨具特色,都是通俗易懂,直白好理解的名稱,比如“滾蛋吧,腫瘤君——12項常見腫瘤篩查套餐”、“女性內分泌紊亂到底哪里亂——女性激素水平檢查套餐”、“痘痘肌原因篩查套餐”、“我變胖了”、“我最近變瘦了”等等,這些名目各異的體檢項目一共14種,涵蓋了頭痛腦熱、腫瘤檢測、激素水平、過敏原篩查、基礎差體、身體全面檢查、產前基因檢測、備孕體檢、心腦血管風險意外篩查、體重異常、皮膚疾病篩查等個性化項目。

以上套餐和傳統體檢差異明顯,在醫院是沒有相同的檢查類目的,可以說是我們的醫師團隊從專業化角度深入分析,將具有共同疾病指癥的體檢單項重組打包,才形成類目豐富、實用且很有吸引力的創新項目。

楊淩說,團隊會根據醫療研究進展,持續開發體檢服務,並實時根據市場反映進行調整。大病預警就是今後發展重點,其中基因檢測,也是新近的體檢服務。比如,對於糖篩高危的孕婦,優護家通過抽靜脈血,采用胎兒產前無創基因檢測法替代羊水穿刺,能降低風險,保證孕婦人身安全;針對乳腺癌的P53腫瘤基因風險監測,也是如此,能提早發現高發且致命的乳腺癌。我們在基因檢測項目的開展上秉持著嚴謹專業穩紮穩打的態度,以國外實施多年,經過臨床驗證、且疾病相關性非常高為實施依據。

“很多女性都想做P53基因檢測,但不知道去哪能做,因為不是所有三甲醫院都有設備進行檢測。為了避免用戶產生困惑,我們可以直接對接條件具備的醫院或第三方獨檢測機構。”楊淩告訴動脈網。

除了個體用戶,企業級的團體體檢則是我們目前的主營業務。不同於幾大獨檢寡頭,我們的優勢一是另辟蹊徑針對小型企業用戶,二是價格親民,三是用戶體驗佳。因為成長型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出於價格考慮,基本不會安排員工定期體檢,只有大企業會為員工購買體檢福利。所以服務小型企業的體檢業務存在大量市場空白,我們恰好利用本身成本可控的優勢來彌補了這一行業缺口。

以和百度與清華的創業孵化器合作為例,創業初期公司員工基本在30人以下,每人查體平均花10分鐘,我們只需派兩名護士就能一次性上門解決,總花費時間不到兩小時。而企業團體的基礎體檢套餐只需每人160元,包含項目有體格檢查、心電圖、血常規22項、尿常規26項以及血生化指標,比一般體檢中心的血液檢查項目更為豐富,所以很受企業歡迎。

而且因為用戶體驗好,很多雇員還會自發為子女或父母單獨購買體檢套餐,從而形成市場的二次挖掘與品牌營銷,無形中建立了我們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自去年10月份開展企業服務以來,我們已累計為50多家企業提供服務,目標到明年9月,完成北京20萬人次的企業服務,構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種子用戶庫,後續再圍繞核心用戶衍生更多健康管理類產品。

楊淩表示,因為針對C端用戶的市場開發成本較高,還要算上上門成本,在企業初創階段較難cover,所以前期我們會利用一年左右時間著重開發B端用戶。但C端的培育會持續加大力度,不斷運營加溫,提升品牌的滲透力。打造青年醫生個人品牌,吸睛吸粉就是我們的C端營銷策略之一。我們遴選了那些粉絲在10萬以上的醫療界微博大號,這些醫生有更多的自我表現意識與能力,同時專業素養過硬,所以人氣頗高。

我們在廣州的線上運營團隊就會著重培養、孵化、包裝宣傳大V醫生,且和他們簽立有獨家協議,這些醫生積攢的超高粉絲未來就能轉化為一我們的忠實客戶。楊淩說,平臺上的某簽約醫生就是品牌代言人之一,他經常受邀參加電視節目和各大論壇會議,他的在線講座,就由我們團隊負責包裝、運營內容、互聯網營銷,之後指數級吸粉。掌握的這部分專家資源,又會直接回饋粉絲和客戶,比如體檢客戶能連線專家,付費咨詢。